缔冠期刊网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建

2022-06-09

 

  摘 要: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我国"三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本文基于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依据实际案例,提出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明确了体系的原则和主要要点,以期达到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农村 生态 环境标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事业的薄弱环节。在经济大规模展开和人口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持续加剧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生态质量持续变差,生态功能持续降低。土地资源破坏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的农用化学品污染的耕地超过1亿亩,污水灌溉污染的耕地大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坏的农田超200万亩,合计约占我国总体耕地面积的1/10 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 亿元。 

 

  水资源萎缩、河流断流,甚至出现干涸或季节性干涸;湖泊有富营养化的趋势,农村饮用水已部分受到污染。森林人为破坏严重,草场退化程度每年约为5%,而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建设速度,每年约为3%,草地植被破坏,超载过牧;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许多物种濒于灭绝。 

 

  1.2生态灾难增多,生态建设跟不上生态破坏的力度和速度 

 

  自然灾害频频出现频发,洪水、干旱、沙尘暴、泥石流、山崩、地震、滑坡等时有发生,危害程度不断加剧;草原被风蚀、沙化;酸雨、病虫灾害继续威胁着森林资源;蝗虫灾、不明原因的植株萎缩等。仅洪涝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就在100亿以上。全国每年因旱减收的粮食100~150 亿公斤,在1.33 亿亩的耕地中,尚有0.55 亿亩是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有0.93亿亩的草场缺水。全国每年有0.2 亿亩农田受旱灾威胁,有 800 万农村人口和6000 万头家禽饮水困难。 

 

  2我国现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现状体系 

 

  所谓环境标准体系,就是各种不同环境保护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间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该系统中的各类环境标准之间互相匹配和支持,有效地发挥出系统的综合作用,从而为环境监管部门提供依据,并作为其改善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的主要手段。环境标准是环保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规范之一,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是由三级构成的,即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级;对于国家标准它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从1973年我国发布的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到现行的各类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841项中,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环境标准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也涉及到了农村生态环境。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环保法制",遵循的是城市和工业中心主义的立法思想,侧重规范的是城市与工业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于是,在本就有所欠缺的环境保护标准方面,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更显得问题重重。 

 

  2.1现行标准管理体制与法律规定仍有差距 

 

  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环境保护标准。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都属于强制性标准。按照国际惯例,强制性标准应完全转化为具有强制效力的技术法规,这样一方面与国际惯例相符合,另一方面也助于提高环保标准的法律地位,让"超标即违法"成为多数环保法律的基本内容。 

 

  2.2环境监测标准方法落后 

 

  在自动化成为监测技术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我国的手工操作的传统化学分析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比如使用经典化学法和原子吸收法都有国家标准,如《水质 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水质 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有些发达地区的检测中心由于地方政府重视,财力支持,配备了ICP(电感耦合- 等离子发射光谱),ICP 可多元素同时检测,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广,可达 4~6 个数量级,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我国需及时将先进的监测技术制定成方法标准,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并逐渐普及,从而推进技术的发展。 

 

  2.3环境保护标准落后于时代进步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许多排放标准实施后长期没有修订,技术内容与当前形势已不适应,控制水平落后,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足,需进行全面复审和修订,提高其排放控制水平。如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IV 类水是可以用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也就是说 IV 类水如果与人体直接接触就很有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V 类水的质量标准明显低于 IV 类水,V 类水中一些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等的含量也远远高于 IV 类水。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却将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有着非凡意义的农业灌溉用水质量标准规定在可能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工业用水和与人体非直接性接触的娱乐用水之下,实在匪夷所思,也与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反差。 

 

  2.4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空缺 

 

  我国目前的农田灌溉用水环境标准主要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这些环境标准不仅要求明显过低,而且还是针对全国的普遍情况制定的,并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的实际。2010 年河南省实施的《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明确了,即"严禁将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直接向农田灌溉渠排放"。但却缺乏相应的农业灌溉用水标准配套体系。没有根据实际制定更为严格的地方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导致标准的适用泛泛,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并无好转。 

 

  3黑龙江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黑龙江省自80年代以来,围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乡村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及乡镇企业污染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已建各类生态农业试点85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省级生态示范区12个,以及一批地、市级以下生态示范区试点,这些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变,子系统间互相作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黑龙江省在众多的因子中筛选出最灵敏,又便于度量的概念描述和预测整个系统变化的因子或参数作为指标,确定寻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态效率,优化生态经济结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因此,黑龙江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标准 

 

  针对自然资源,设计专门的环境保护标准,如环境空气质量、地面水环境质量、饮用水质量、农田灌溉用水质量等,作为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标准予以划分。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