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补中益气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105例慢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2022-06-09

  【摘要】目的探讨纯中药制剂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纯中药制剂口服,个别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直肠、乙状结肠的配合灌肠治疗,三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105例患者中,有42例痊愈;49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三例当中有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再次结肠镜检查确诊是结肠癌。总有效率96%。结论纯中药制剂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葛根芩连汤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属于中医“泄泻”、“腹痛”范畴。病位在脾,可涉及肝肾。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浓血便,或拌里急后重,或腹痛腹泻交替出现。病人消瘦、乏力、纳呆、面白无华。多数病人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进行。本病往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后期易至洞泄,甚至恶变。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采用纯中药制剂,因其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的特点,以扶正祛邪为大法,以辩证施治为原则,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来源于2008年8月—2011年7月门诊,其中男性71例,女性34例,年龄在30—65岁之间,病程在半年至20年。
  1.2诊断标准慢性腹泻、腹痛、或腹泻腹痛交替出现,粪便夹有粘液甚至浓血,或纯稀便、或干燥。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增生、溃疡。
  1.3排除标准通过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恶性肿瘤、息肉、结肠纤维化、结肠黑变病、巨结肠病等。
  2治疗方法
  2.1选用补中益气汤合葛根芩连汤为基础方,结合辩证施治。其中脾虚重的,加入茯苓、白寇仁、薏苡仁;病久及肾的要增加补肾药,加入四神丸、炮附子、淫羊藿等,酌减芩连用量;病久及肝的要疏肝,酌加柴胡疏肝散;溃疡性结肠炎加入三七、白芨、仙鹤草,配合灌肠。
  2.2灌肠方:地榆30白芨15苦参10黄柏20败酱草30。伴有溃疡或有浓血便的,加云南白药1克锡类散1克。
  方法:病人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高20cm,药液温度以40度为宜,药量以100—200cm为宜。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天一次),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正常为痊愈;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每天2-3次),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炎症及溃疡明显好转者为显效;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示溃疡缩小及炎症减轻者为有效;症状无变化,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无变化或加重者为无效。治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3.2结果病程在半年—5年者,痊愈率达85%;5年—10年者痊愈率约60%;10年—15年者痊愈率不足30%。在观察的105例患者中,坚持治疗及巩固治疗均达三个月,其中痊愈者42例,占40%;显效52例,占49%;有效8例,占7%;无效3例,占2.8%,总有效率达96%。
  4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男,52岁,农民,2009年3月就诊。主诉腹泻、腹痛十一年,加重半年。患者平素脾胃虚弱,于十一年前因为饮食不洁而出现腹泻腹痛,大便呈稀水状,经抗炎治疗后缓解,而后饮食稍有不节即出现腹痛,痛则泄,一年后变成持续性腹痛腹泻,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口服西药柳氮磺偶氮嘧啶片等一月余,症状缓解。两个月后又复发,再服西药柳氮磺偶氮嘧啶片效果不显,并且出现毒副作用,因而停服,改服中药。此后十来年中,曾多次口服中成药及中草药,服药最长时间达两个月,都是缓解症状而未能根治。此次半个月前又加重,再次结肠镜检查,发现有溃疡形成。患者消瘦,倦怠乏力,面色无华,大便中夹有浓血,来我院就诊,即按上述方药结合灌肠治疗。方中加入三七、白芨、仙鹤草,经过三个月的不懈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因为惧怕肠镜检查之苦而未做结肠镜复查。恐日后复发,瞩其口服补中益气丸三个月以巩固治疗,并注意饮食调理,禁忌生冷辛辣,暴饮暴食。两年后随访,没有复发,状态良好。
  5讨论
  慢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其经常复发及缠绵难愈而著称。该病病程超过十五年即很难痊愈,少数患者因为治疗不当,以结肠的纤维化,甚至癌变而告终。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而且用药时间一长,其毒副作用就表现出来,用药时间短又难以治愈。笔者采用纯中药制剂,以扶正祛邪为大法,结合辩证施治,在培护患者正气的基础上,施以祛邪,达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的目的,并且可以长时间的应用,因而能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医将慢性结肠炎的病机归结为脾虚湿盛,恙及肝肾,兼夹湿热瘀血,日久则寒热并见,虚实并存。其中脾虚湿盛是其病理基础,因此采用李东垣的补脾名方补中益气丸用来健脾益气升气,再用伤寒论名方葛根芩连汤,来清热解毒燥湿,兼以健脾升清生津,两方合用,共凑健脾、益气、祛湿、升气、生津、清热解毒、燥湿。此方确能取得理想疗效。临症中脾虚甚的佐以茯苓、薏苡仁、白寇仁来加强健脾祛湿;肾虚重的加入四神丸、附子、淫羊藿来补肾;肝郁的用柴胡疏肝散来疏解肝郁;有溃疡的加入三七、白芨、仙鹤草有消炎、止血、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的作用;其中溃疡面在乙状结肠的,再配合灌肠治疗。方中地榆、白芨、云南白药、锡类散有解毒止痛、收敛止血、化腐生肌之效;苦参、黄柏、败酱草有清热解毒燥湿之效,直接作用在病灶部位,加速病变部位的愈合,缩短了疗程。此外,对那些病程缠绵难愈的,则瞩其注重食疗,可用山药、薏苡仁、白术磨粉,调汤常服,有健脾止泻作用;也可用大枣、莲子桂圆煮粥食用,健脾效良。阳虚的禁忌寒冷之物;阴虚的禁忌辛辣之物等。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