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因需付出 因生施教

2022-06-08

徐曼丽

还记得那是四年前的初夏,骄阳似火。教务处在学校内部网站上,公布了各科任课教师的评教评学得分。所谓评教评学就是所有学生给所在班级老师的各种教学行为打分,学校领导将此评分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100分的满分,大多数老师都得到了90分以上,只有少数老师得分在90分以下,其中就包括我,而且我的得分竟然只有82分,位列倒数!

看到这个结果,我心里真是既委屈又难过,既气愤又伤心!身为班主任的我,家住在市中心,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约1小时左右才能到达位于郊区的学校。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摸黑赶早奔到学校上早自习,从不迟到;为了班里的学生不掉课,班级纪律不松散,就算生病了,我也舍不得请假,自己买点药对付一下;为了让学生在成绩上有提高,学习上有紧迫感,我几乎每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中午放学后把全班留下来报听写,检查背诵情况,作业有困难的后进生,我还经常单独辅导;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我还时不时在周末休息时间,把儿子丢给父母,自己顶着烈日,冒着严寒,走进学生家里……我做了这么多事情,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没想到这帮“兔崽子”竟然这么不领情,不仅不感激,还“恩将仇报”。我越想心里越难过,不知不觉间,一滴泪划过面颊,悄悄滴落了下来。身旁的同事,发,现我神、情不对,纷纷询问我怎么了,我也没有隐瞒事实,将心事一一和盘托出。同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 “管它了,一个分数而已,不必当真,就当没看见好了。”有的说: “你在班里好好调查一下,看是哪些人给你打了低分的,狠狠教训他,让他下次不敢再打。”有的说:“你太没有经验了,以后在评教评学之前,先在班里做动员,道明利害关系,然后让班长检查评价结果,让打低分的学生现场改过来,最后再收起来上交……”扪心自问,让我看见了这个分数,一点儿不往心里去,我确实做不到。在班里调查是谁打的分,然后狠狠教训,这不就是打击报复么?如果这样做,老师的威信、老师的正面形象岂不是荡然无存?那些本来就对我有意见,对我不满意的学生,岂不是更加瞧不起我了?以后学聪明点,像其他老师那样,事先搞动员——“未雨绸缪”,应付学校的检查,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啊,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更何况,如果有学生不领情,不听你的动员,依然打低分,班长要他改,他“宁死不从”,那岂不是弄巧成拙了么?

究竟该怎么办呢?我真想冲进教室,对着学生发泄一通,可是理智告诉我,不能这样做!这样只会雪上加霜、适得其反!

晚上放学,心情很不好,回办公室的时候,正好遇到我班的三个成绩很差的男生。他们一见到我,就像看见了瘟神一样,赶紧扭过头,一溜烟跑了。我猜是不是我的样子太难看,紧绷着的阴沉的脸,有点吓人。这时一向乖巧听话的女生娇迎面走来。想到刚才一溜跑了的几个男生,我便勉为其难地咧嘴冲她笑了笑。没想到她很认真地跑过来对我说了声: “老师,再见!”我阴冷的内心,仿佛一瞬间照进了些许光亮。

为什么同样是遇到我,前面三个男生低眉扭头,赶紧跑了,而女生娇却迎面走来,大方应对,除了他们的性格上有区别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我恍然意识到:开始我脸色凝重,一看就心事重重,学生自然害怕躲避,后来我虽然勉强,但是毕竟露出了笑脸,即使不自然、不真诚,但是也好过板着的脸。

付出了什么,也就会得到什么;播种了什么,也就相应收获什么。可是,我的付出,学生是否认可了?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我好像从来没有问过,没有关心过。于是我心里突然有了主意,我首先需要好好听一听学生们的心声。

第二天的语文课正好在上午第一节,教室里异常安静,操场上鲜有人迹,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氛围。于是,我抓住机会,首先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说: “这次评教评学同学们给我打了不太高的分数,我心里特别委屈,我一直觉得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但是却不能让大家满意……”说着说着,我的声音哽咽了。有几个女生,用同情的眼神看着我,我继续说道: “我想我的工作肯定有一些不太让大家满意的地方,我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请大家告诉我,我究竟哪里做得不好?我今后一定注意。”没想到我说完以后,全班没有一个人答话,也没有一个人举手。循循善诱,依然不见效果。我想学生们可能还是有顾虑,不敢说,或者不好说。于是,我灵机一动,要求大家不记名写在纸条上,不需要写好听的话,就写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

收起来的纸条,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学生有那么多不满意的事儿:

“你每次放学都比别的班晚,我们回家只能吃冷饭。”

“你每次家访都是告状、批评、指责,从来不说一句好听的,我们都怕你去家访。”

“你一进教室就板着脸,同学们背后都喊你‘板栗’!”

“作业布置得太多,每天晚上都要写到很晚,我们没时间去学别的科目。”

看完这些纸条,我心里真是充满了自惭和愧疚。

我以为我的晚放学,是为了学生们好,为了“擂”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他们也有吃饭的需要和权利!

我以为我的家访,是指出问题,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努力,帮助学生进步,可是没想到学生们一片怨言,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是吗?我总是板着脸?我自己都忽略了这一点,我的笑容到哪里去了?

作业都是我精心挑选和设计的,作文、周记、摘抄、读后感、学典,等等,看样子我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他们是否能承受。

我一直以自己的标准在付出,一直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努力和不易,却忽略了这些付出是否是学生需要的、愿意的、喜欢的。于是乎,我的辛苦并没有换来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反而招来了他们的反感和厌恶。

看来付出也分两种:一种是有效付出,是真正受到学生理解和欢迎的,是符合学生内心需求和发展规律的;另一种付出是无效的付出,即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大部分都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没有真正考虑该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特点,而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付出,学生不喜欢、不乐意、不待见。虽然教师在付出的过程中很累,很辛苦,但是学生不领情,如果师生之间没有恰当的沟通,长此以往就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

我决定在班内召开一次班会,让大家敞开心扉好好聊一聊,倒倒苦水,说说想法,提提建议……那天的班会开了足足一个小时,我首先上台向全体学生承认了自己的问题,甚至还主动提到了学生们没有写到的方面,比如:有时候缺乏耐心,跟同学们说话的时候有点不耐烦;看到有的同学几次考试下来没有太大的进步,就劈头盖脸地一通批评;有时候过于专制,运动会报名、元旦合唱全是我亲自操刀,根本不和大家商量,直接上报学校……我的真情告白,很深刻地剖析了自己,教室里学生们渐渐露出了理解的表情。

黄齐突然站起来说: “其实老师很关心我们的,上次体育大课间要求带油壶,我家里没有,全班就我没有带,后来是老师从自己家带来一个给我的。”周优也站起来说:“上个星期有一天中午,我把妈妈给的钱弄丢了,没钱吃饭,是老师您给我买的盒饭。老师您别太自责了,我们也有错,我们每天就想快点回家,作业多了,就背后说老师的坏话。”学生们一个个低下了头,我趁势说道:“同学们,不如我们来个君子协定,大家最反感我的地方,今天起请同学们监督我,我能改的地方,一定改,实在不能改的,我们再商量约定,好不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

于是,大家分组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讨论完了以后,他们将意见、改进办法汇总写在纸上,交给了我。我综合各组的建议、意见,对今后的工作,做出了如下的调整:

1.今后中午放学必须在12:20以前,晚上放学必须在17:40以前。如果超时还没有放,由放学监督员起立,提醒老师放学,以保证学生们中午、晚上有热饭吃。

2.每天布置的语文家庭作业,书写量不能超过1小时,如果超过了,且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不满意,就必须减量。由作业监督员收集全体同学的意见,向老师反馈。

3.凡是班级、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班主任必须征求全体学生的意见,获得认可以后,才能施行活动方案,不可一意孤行。由活动监督员监督。

4.每天走进教室前,对着镜子笑一笑,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走进教室。(这一项同学们一律认为应该靠老师自己自觉,不需要设监督员,于是我欣然应允。)

5.家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每一个被访的学生,都必须找出其至少一个优点,带着优点上路。见到家长后,先表扬、赞美,再委婉地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由被访学生检查监督。

6.每天坚持三次表扬,三次针对不同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关注。(这一点,我没有对学生们说,而是暗暗地在心里告诫着自己。我想这也是一个拉近师生距离的办法和契机。)

这次班会课以后,我转变了以前专制、威严、不讲情理的工作作风,一步步将原本无效的付出,转变成了有效的付出。我慢慢发现,自己反而比以前轻松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渐渐缓和了很多,学生们偶尔对我有意见,也通过周记、小纸条或者向监督员反映等方式,向我提了出来。只要不是非分的要求,我一般都会“依计行事”,改进作风。

以前我以为严就是爱,爱就是严,我以为我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为你好,你就必须领情,你就必须感恩,你就必须回报。现在我渐渐明白了:爱学生是前提,但不是全部!作为班主任老师,除了要爱,还要会爱,爱也要有正确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 “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这样的教师连他学生内心最隐秘的角落也都很了解,因而他口中的话语便成为能在年轻的、正在形成中的个性上起作用的有力武器。”我想: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情感,明白他们的需求,只有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正实行“有效付出”,才可能灌溉出信任、尊重、理解之花!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