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2-06-08

一、体会思念之情,探寻写作目的

师:(出示学习任务)本节课我们完成四个任务:一、探讨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探讨作者选取的事例有什么讲究。三、探讨作者抓住人物动作写的妙处。四、探讨开头写景内容对表现刘老师形象有什么作用。

师:题目是写风筝,实际是写——

生:刘老师。

(师板书:刘老师)

师:很显然,文章是写人的。苏叔阳是著名的作家,30多年后,他还想着刘老师。文章中有一段话告诉了我们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打开课本,迅速找到那段话。

生:因为作者深深地,深深地想念刘老师。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很快就发现了这句话。那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思念。

(师板书:思念)

师:老师发现写思念很简单,因为作者直接就写在这里了,这样的写法叫直抒胸臆,我们来读读看。

生:(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要是我读,我就不这

样读。

(师范读,生静默,回味,再读。)

师:表达情感,你以为声音读得高高的就能读得深情吗?不是,我们再来一遍。

(生再读)

师:你读得声音越低,思念的程度就——

生:越深。

师:作者30多年没有见过刘老师,写这篇文章是表达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我发现这段话在人称上与前面不同,用的是第二人称。知道使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吗?一般什么时候用第二人称?

生:给别人写信的时候。

师:对,写信的时候用第二人称能拉近距离,让人感到亲切,表达的情感也更深。前面一直用第三人称,这里突然改了,为什么?老师查找了一下资料,发现原文中原来没有这段话,这段话是编者加上去的,作者可能在想——

生:想更强烈地表达对刘老师的思念。

师:不写这段话,你能不能看出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

生:能。

师:一个残疾老师,为什么让作者深深怀念呢?刘老师身上一定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在感染着“我”,课文也直接告诉我们了。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生浏览课文)

生:(读)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鼓掌!刘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两个方面,一起说!

(师板书:生命的顽强、对生活的热爱)

师:(针对板书小结)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来,作者思念刘老师是因为刘老师是一个残疾老师,但他生命顽强,对生活充满热爱,仅仅是这样吗?他和“理想的风筝”有关系吗?

(生思索)

师:这是最难发现的,是隐藏在文章里面的。课文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有没有看到?

生:(读)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师:对啊,生命的强壮和力量。一个残疾老师想和正常人一样,他这种渴望你能理解吗?第8自然段也有一句。(引读)

生:(读)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师:这句比较隐蔽,像少年,少年怎样?

生:有活力,有朝气。

师:有旺盛的生命力。老子说过,婴儿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句我们也很难发现,请大家用笔将这三句画下来。

(生动笔画句子)

师:你们画下来的句子是什么?是作者表达对刘老师的——

生:思念。

师:是在说思念刘老师的原因,也是在赞扬刘老师。这样的老师值不值得思念呢?

生:值得。

【评析:上课伊始,执教老师就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接着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旨在体会作者为什么写的问题。弄清楚“思念”刘老师是缘于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对于后面学习作者如何选材至关重要。】

二、比较事件详略,体会内在关联

师:文章写人一定要写事,有时候写一件事,有时候写两三件事,这篇文章作者写了几件事?

生:三件事。

生:第一件写刘老师笑谈腿疾,第二件写刘老师艰难地写板书,第三件写刘老师放飞

风筝。

(师板书:谈腿疾 写板书

放风筝)

师:作者选取这三件事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就选这三件呢?默读课文想一想。

(生自读思考)

师:女生今天表现得比较

好,我们来听听不确定的答案。我很推崇佐藤学说的一句话——课堂上不确定的答案往往很有价值。

生:三件事更能体现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也能突出刘老师的乐观和自信。

师:为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可以想想这三件事之间的联系。

生: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都能表现刘老师的乐观和自信。他残疾了,并没有悲观,而是笑谈腿疾,写板书虽然很艰难,但是他还是非常乐观地去面对他的腿疾。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放风筝,虽然他自己不能放风筝,但他不想失去那样的快乐,还故意松开风筝的线拐,不让学生帮他,体现了刘老师的自信。

师:(指着板书)一是这三件事都写到了刘老师腿有——

生:残疾。

师:残疾了他还能笑着面对生活,很乐观是不是?可以看出生命力顽强。

师:残疾了写板书很——

生:艰难。

师:残疾了还要去——

生:放风筝。

师:三件事都与刘老师身体残疾有关,看来苏叔阳是抓住了人物的生理特点有意为之的。刘老师是残疾老师,和我们正常老师不同。二是三件事都直指要表达的中心,也就是说他的写作目的是要赞扬刘老师——

生:生命顽强,对生活充满热爱。

师:还有补充吗?

生:第10自然段中间那句话“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概括了前面三个刘老师腿疾的事情,作者想表达的就是那根圆木棍撑起了刘老师的自信和乐观。

师:对,你对圆木棍印象很深。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两点相同的地方,其实它们又略有不同,看起来是三件事,其实是两个方面,哪两个方面?当教师就要干什么?上课教书,这就是教师的工作,再看看三件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一方面写刘老师上课,在工作,另一方面写刘老师的生活。

师:对,另一件是课余,课余就是生活。既写工作中的事,也写生活中的事,这有联系吗?

师:工作中他那么乐观、认真、严谨,转来转去他都不怕辛苦。生活中更了不起,他敢亲手——

生:放风筝。

师:他故意把那个线拐甩掉,你看文章在篇幅上是不是更侧重于这段?

生:是。

师:这样子是不是和我们的题目很吻合啊?看来放风筝这段更能体现刘老师的——

生:生命顽强,对生活的

热爱。

师:所以,今天我们学到了一招,能反映文章中心的那一部分我们该——

生:把它写详细。

师:写详细就是要写长,写长是有讲究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是怎样写长的。

师:第二个问题搞懂了吗?

生:懂了。

师:看来,作者选材真是匠心独运。事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既有课内又有课外,尤其突出了哪件事?

生:放风筝。

师:是的,放风筝这件事更能反映人物的品质或者人物的精神。

【评析:我们的“关注文体,聚焦表达”阅读教学主张有六大策略——“判定文体、指向表达、整体把握、比较教学、聚焦核心、以读促思”。比较阅读是核心策略之一。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选取的三件事例是有讲究的。虽然是三件事,但是涉及刘老师的工作、生活两个方面。这样的事例选取全面、典型,更有说服力。再仔细体会,不难发现选取的两个方面事例都指向刘老师身体残疾。腿疾写板书腿脚不便,放风筝更是不便于奔跑。而所有事例都着力于表现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详写放风筝部分,更能突显文章主题。】

三、关注细节描写,体会动词妙处

1.关注一个动作

师:这一段我查找了资料,我不知道是不是原文,在“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后面还跟着一段话,(出示内容)我们的编辑在编教材时把它删掉了,留下了在讲台前艰难写板书这一段,你觉得删去这段好不好?每个人做10秒钟的判断。

师:赞成课文的举手。

(三名学生举手)

师:为什么?

生:刘老师写板书是动作描写,艰难地写板书可以更直观地表现他生活的艰难。

师:他说写板书主要是抓住动作,发现了吗?圈出来,共几个?

生:五个。

师:很好,动作表现人物形象,五个动作怎么能表现人物精神和品质呢?怎么让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呢?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男生读)

师:听了朗读,你担心什么?

生:我担心刘老师如果摔倒怎么办?

师:你们有没有感觉?“转”字有魔力,它让我们读出了担心。也许刘老师不会摔倒,可能他已经熟能生巧了。

(女生读)

师:每转一次都引起学生们一阵激动的心跳。看看老师写板书,再听听同学的朗读,你觉得刘老师写板书要比一般老师——

生:艰难。

师:艰难得多,这就是“转”这个动作带给我们的感受。这就是抓住人物动作进行细节

描写。

(师板书:动作描写)

师:(范读)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被刘老师的精神感

动了。

师:这就是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感受。抓动作有什么稀奇呢?写人可以抓哪些方面?

生: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师:这些不稀奇,关键是什么稀奇?

生:刘老师是残疾人。

生:残疾人,动作不方便,却偏偏写他的动作,这就很

稀奇。

师:这就是苏叔阳的高明,通过动作描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刘老师的——

生:生命顽强,对生活的热爱。

2.关注一连串动作

师:其实,作者抓动作描写还有一处,那就是放风筝。放风筝这部分是课文的哪两个自然段?

生:第8、第9自然段。

师:是的,这部分作者也抓了动作,虽然有其他内容,但主要是动作。哪一段最多?将这段中的动作圈画出来。

(生默读圈画,师生交流圈画的动词。)

师:这一连串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刘老师放风筝时是幸福快乐的。

生:刘老师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师:我们选两个写在黑板上。(板书)老师就写一个“撒脱”,你们猜猜老师为什么在这么多动作中就选这个?为什么不选“追赶”“蹦跳”呢?

生:“撒脱”能体现刘老师挑战自我的勇气。

师: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刘老师不是随意撒脱手的,而是故意撒脱的。他为什么故意撒脱手呢?

生:因为他想体验一下跑的感觉。

师:那么,他想体验一下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刘老师是想体验一下正常人跑的感觉。

师:是的,你说得很对,他想体验一下正常人放风筝的感觉。他还想证明什么?

生:他还想证明自己和正常人是没有区别的。

生:刘老师是残疾人,本来行动就很不方便,他还故意撒脱线端,让风筝跑得很快。他想挑战自我,看能不能追上线端。

师:所以你看“撒脱”这个词用得好在哪里?

生:很生动。

师:这时,他是一个正常人,他甚至超越了——

生:正常人。

师:就像前面所说的,“在我的心中,那时的他不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位和我一样的少年”。

师:这样的词才能让我们感觉到他——

生:生命的顽强。

师: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好?就读有动作的这一部分。

(生读)

师:(范读,读出动词的连贯)老师读动词时,没有停顿,想想为什么这样读?

生:体现出刘老师心情很

激动。

师:还有呢?

生:更能体现他生命的顽强。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老师读前面四句,你们读最后一句。

(师生合作读)

师:对啊,为什么刚才我独独写一个“撒脱”,因为 “撒脱”让我们感受到了刘老师生命的——

生:顽强与力量。

师:撒脱、笑着、跳着……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都说明刘老师放风筝时内心是无比快

乐的。

【评析:把这个环节作为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口,无疑是抓住了核心。因为教学直接指向了动作描写。写刘老师,作者描写了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还有作者“我”的心理活动。教者能敏锐捕捉到作者的独特表达秘妙,紧紧抓住人物动作展开教学,力求在此处凿一口井,深入体会刘老师面对生活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教者还能抓住两次动作描写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一个“转”字的担心、艰难和心酸,一连串动作带给我们的快乐、乐观。尤其是能引导学生发现刘老师明明不便于行走,作者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的良苦用心,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动作描写,进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四、关注景物描写,体会衬托作用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文中除了写了三件事之外,还有景物描写,其中以第1、第2自然段最为典型,这些内容能去掉吗?想想看。

生:不可以。

师: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大家看看,这里写了春天里的哪几种景物?

生:柳枝、连翘花、风筝。

师:这三种景物都有什么

特点?

生:它们都是生机勃勃的

样子,都充满生命的活力。

师:是啊!充满活力、充满生机,这不正像刘老师一样吗?看来,这里的景物描写正像王国维说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是在借景

抒情。

【评析:环境描写这部分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点到为止。教学中让学生思辨能不能舍去,在于其能否启发学生联想,文章各部分是否与主题相关。景物描写往往与主人公的心情和内在的精神品

质密切相关,这里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