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愚公移山》为例浅谈学生质疑品质的培养

2022-06-08

浙江省温岭市职业中专 毛顺友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如何实现这一理念呢?培养质疑品质便是打开这个空间的金钥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程;探究学习;质疑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30-0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由此,教师们深刻领会到新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视,对素质能力的重视。那么,语文学习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那就是培育质疑的思维品质。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这里仅以《愚公移山》为例来展开研讨。

《愚公移山》作为传统的教学篇目,编者、教者都无可置疑地强调了精神的力量,强调了愚公的伟大,甚至千百年来一直传诵着这个“不朽的传奇”。殊不知,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迁,我们的现实生产力、思想观念有了质的飞跃,那么对文本的解读,我们是否应该多点思考,多点对学生灵魂的关注,多点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呢?笔者认为,《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就是一篇很好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文章,不妨以此为范例,打开思维的突破口,践行教与学的新方式,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持之以恒进而养成语文学习的好品质——质疑探究。请看新课《愚公移山》的教学实践。

一、《愚公移山》的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梳理字词,理解文意。

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领会寓言主旨。

3.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自选角度谈谈自己独到的感受,写成300字左右的随笔。

【课堂教学】

1.新课导入。《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可见愚公在我们心目中的伟大。那么,时代发展到今天,你我有怎样的感受、思考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愚公移山》。

2.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

(1)熟读课文,梳理字词,理解文意。(预习完成)

(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领会寓言主旨。(预习完成)

(3)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和体验,自选角度谈谈自己独到、真实的感受。(重点、难点)

3.走进文本。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师):请同学们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简要谈谈自己读后的真实感受,分作两问回答。

生1:愚公苦于太行、王屋二山的堵塞而移山,天帝感其诚心,命夸娥氏二子移山。(不少同学鼓掌)

生2:愚公移山(齐呼简洁)。

生3:不是愚公移山,应该是:二神移山。(顿时一片沉默)

师:同学们真有自己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还有其他表述吗?

生4:愚公诚心感天地,天帝命神移二山。(学生鼓掌,有感于语言对称、内容简练)

师:同学们真棒,都有独到的解读,那么你的真实感受有哪些?简要说说。

生1:愚公移山气壮山河、惊天动地,让人敬佩、值得传扬。(全班鼓掌,看来有共识)

生2:愚公年迈体衰,能做出惊人之举,实属难能可贵。能力排众议,坚定不移,更是让人敬仰。

生2:还有,愚公有远见,会用发展、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生3:我在想,我们学习上要是有愚公的精神,那该多好!堆积如山的作业就是“小儿科”,大家说呢?(同学大笑)

生4:我感觉文中有不少地方值得商讨,有不少地方值得质疑。(开始转向)

生5:愚公不该移山,应该修路,他的方法不对。投资那么大,历时那么长,不划算。(全班静默,随即赞同)

(其他同学意犹未尽,纷纷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的课文梳理很不错,我们既读通了文章,还读懂了主旨、人物形象,预习过程很充分。老师很佩服同学们的精彩谈吐,这么多的想法,真是见识了你们的聪明才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文本,用慧眼、慧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的感受吧。

(2)研读课文,质疑探究。

师: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慧眼。其实语文学习也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敢于质疑的品质。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同学们,你能有独到的发现吗?

观点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到底有多高啊?

生1:文章下面的注释,“仞”,古代七八尺为一仞,那二山的高度是在七八万尺吧。

生2:那就有当今的23000多米高呀(1米=3尺)。

生3:《邹忌讽齐王纳谏》有说明“一尺=23.1厘米,这样的话,二山高度是16000多米。

生4:当今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8800多米,而这两山远超这个高度,这不科学呀。(全班大笑)

师:(心想,这个问题以往不会有人质疑,而且也不可能把文本、学科前后联系如此之多。幸好这个问题老师还有知识储备,无忧!)这里的“万”在古汉语里面就是和“千、百、三、六、九”一样表示约数,意思是很多,不是确指,“万仞”即言很高。

观点二:愚公吃苦耐劳,意志坚韧,浩气长存令人敬仰,可是,愚公之“愚”不可否认。(不少同学举手赞同)

生1:年且九十移山,近一个世纪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不愚蠢吗?风烛残年,老之将死,却去实施一个天大的工程,不是以卵击石,玉石俱焚吗?结论“愚”。

生2:这可以理解为,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愚公大彻大悟之后的幡然醒悟。我们闭关锁国几千年,到上世纪才改革开放,不也如此吗?(社会课代表的发言,掌声雷动)

生3:愚公还是“愚”。再美丽的梦都需要现实支撑,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可见工具之简陋,不像今天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一应俱全,只凭钢钎、畚箕,肩挑背扛腿走路,面对极其高大的两山,理想就是一厢情愿的神话。

生4:还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了,才往返一次),可见耗时之长,劳动强度之大,即使“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子孙中毕竟能够移山的数量仍是捉襟见肘地少!面对天量工程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可见愚公之“愚”。

生5:也可以理解为“愚”,那么多的土石移到海边同样也会危害海边的居民,不是堆积如山也会海水四溢危害无穷。

生6:愚公不“愚”,他有移山精神,他持之以恒,反驳智叟……

生7:愚公“愚”,智叟“智”,因为……

师:(默默赞许!)同学们真是智多星啊,老师我都没有想到如此多的问题!

观点三:其实愚公的方法有误,自古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怎么流传千古的经验都不用,而偏偏要移山呢?百思不得其解啊!

生1:对呀!愚公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就是出入要绕远路,那么移居山外不是很好的选择吗?或者修宽路道,裁弯改直。甚至开挖隧道,造木船顺流而下都是很好的选择呀。既不毁坏山体的美观,又能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生2:愚公虑事不周,好端端的原始生态环境如此就毁掉了,他没有替子孙后代着想。如果迁移、挖隧道,走水上交通,愚公于子孙功德无量,也不会让子子孙孙挖山不止,劳民伤财。

观点四:愚公的观念也有问题:开头不少同学说“愚公有远见,用发展、长远眼光看问题”,这观念值得质疑。愚公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推论出“何苦而不平?”事实上,从科学、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家族的灭绝是常有的现象,自然愚公的思想理念要一以贯之下去也就是个问题。还有自然界瞬息万变,更何况大自然沧海桑田的现象无处不在,一座大山、一条大河今天在,明天不在;今天垮塌,明天隆起,怎么就没有可能呢?凭什么愚公就是那样地武断定论“子孙无穷匮,山不加增”呢?是维护权威,还是好高骛远?结论:愚公也只是凭当前现象推知以后,而且把以后看做一定是现在“同样”的延续,难道这不也是静止的眼光吗?愚公不懂科学,自然他做的这些也是不科学的呀!(班长振振有词,瞬间掌声一片。)

生2:班长阐释精辟啊!真让人茅塞顿开、耳目一新。

生3:愚公活在精神里,智叟活在现实里。其实智叟的批评应是正确的,在他身上体现的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求真精神,恰恰是新时代所要大力提倡的。(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刚才班长给予我们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让我想起了岑参的诗句,哪一句呢?

生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对,我们只要敢于质疑,敢于深度开掘课文内容,就会有驿路梨花处处开。

生1:老师,我以为标题不对,应是“二神移山”。

生2:老师,愚公精神可嘉,他的想法、方法、做法不对。

生3:还有很多质疑的地方……

生4:愚公也爱面子、好大喜功……(整堂课,气氛都是如此地热烈,学生们热情高涨。)

【收束全文,最后总结】

师:愚公九十而移山,敢叫天地换新颜,这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创举,这个传演千年的寓言故事,给予我们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美好,践行美好。当然,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做事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更让我收获的是:同学们质疑创新的精神,同学们精彩纷呈的辩论。我在想:你们不屈从、不盲从、不自封的学习方式将会掀起新时代的愚公移山,我为同学们的质疑精神、质疑品质而喝彩!(掌声)

二、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智慧,他们有思考,有思想。他们有特异的视角,有独到的感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收器和存储卡,而是有生命活力、有理性思维的生命体。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应是传统知识的识记、应考,而应是主动学习、质疑探究。我们要积极关注他们:不要屈从“圣贤”,不要迷恋“经典”,更不要盲从于“课本”、“老师”。要让他们养成质疑探究的思维方式,要让他们面对语文学习要有质疑的品质。作为课堂的参与者、引导者,教师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质疑品质的培养呢?

1.去掉分数外壳,培育素质基质。语文课堂教学,不要把考试的指挥棒架在学生的脖子上,更不要用分数的“紧箍咒”将他们禁锢。课堂语言“考点、试题”字样尽量不出现,如此死记硬背,题海鏖战更不可取!如果还是“分数是命根,考试是法宝”的课堂教学,肯定失败。去掉分数的外壳,转变应试的理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只有改变教学理念,才有可能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转变应试理念就要树立素质理念,也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是主体,要关注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如上述《愚公移山》的教学中,课堂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能动性,字词、文本的解读没有“分数化、应试化”,而是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素质是人成长必需的基质,所以语文教学要顺应新课程的理念,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放下考试的包袱,开动质疑的机器,让课堂变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权利、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得以体现,人性得以张扬,活力得以洋溢,这样素质教育就会越走越敞亮。

2.营造自由气氛,点燃质疑之火。传统的课堂要求规范,有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从知识、制度、思想等去约束每位学生。结果是课堂死寂,思维僵化,内容固化,没有一点新鲜的空气。教师应该要开放课堂,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才能点燃他们质疑的火花。笔者在《愚公移山》这课中,始终没有固化愚公的形象,而是把“愚公”开放,让学生去评价愚公,结果在学生思维的自由碰撞中,不断激发出新的思考:愚公的精神可贵,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方法不可取,后者都是以往课堂要“枪毙”的内容,甚至不允许学生自由讨论的内容。而这堂课,笔者彻底放开去,在自由、民主、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学生的质疑品质在提升,希望之火在燃烧。

3.尊重个体差异,质疑异彩纷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性别、家庭、性格、经历、思维能力等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就决定了质疑的呈现多样化,如果教学组织者不尊重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扼杀他们的天性,就是在遏制“质疑”的产生,让“质疑”火花熄灭,从这个角度看,尊重个性差异其实意义非常重大。就如上面的案例中,多数学生认识到“共性的愚公”,善于质疑的学生能看出“问题的愚公”,而班长能看到“科学本质的愚公”,并提出值得“深刻质疑的愚公”,这就是个体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个体差异的不断碰撞,自然而然“质疑”就会引向深远,就能引向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真相——这是探究学习模式所追求的目的。

4.关注文本细节,开掘质疑深度。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蕴含问题,质疑就要从细节入手,通过关注细节,就能打开学生质疑的广阔空间。如《愚公移山》里“出入之迂也”,可见愚公只求出行便利,那为何是移山呢?移居山外很好,且古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常理,怎么愚公就是“逢山移山,遇水填河”呢?这是需要关注细节才能提出质疑的。细节的深入就会不断开掘新问题,就会提升质疑的广度、深度!

5.养成良好习惯,铸就质疑品质。人的行为有偶发性、随意性、阶段性,如果教师在培养“质疑”的学习方式上,只是讲台“作秀”,只是“T台”表演,只是“教学大比武”捞金,“质疑”肯定就会瞬间即逝。因此,只有像上文《愚公移山》那样,持之以恒,不断训练、不断激发,放飞学生质疑思维的翅膀,才能使课堂有大的收获,学生能力有显著的提升。语文教师有责任把一种瞬间行为培养成长久的思维习惯,把一种思维方式变成思维品质,那我们的质疑创新就有可能成为现实,新课程的理念就有可能成为现实,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新课程是缕缕春风,让语文教学千树万树梨花开;质疑品质更是缕缕春风,让学子智慧千树万树梨花开。关注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质疑品质,就能为语文学习开启新风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朱泽玲)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