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电视体育媒介的变革与实践转向——央视体育频道贺炜、洪钢访谈录

2022-06-08

贺 炜,洪 钢

(中央电视台,北京100089)

摘要: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电视节目主持人贺炜、洪钢等一行,于2014年11月28日-29日在武汉体育学院讲学,访谈者借此机会围绕电视体育媒介的变革与实践转向这一主题对其进行了访谈与交流,具体内容包括电视体育解说的功能与具体业务、电视体育节目的策划思维、电视体育人的职业要求、电视体育的互联网转型等方面。贺炜等人以丰富的实践经历、生动的语言,对电视体育媒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关键词:媒介传播;电视体育;体育解说;媒介变革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3-0001-05

被访谈者:贺炜,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洪钢,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音组副组长。

1 电视体育解说的存在价值和功能

访谈者:

体育解说是电视体育媒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体育解说的存在价值和功能是什么?

贺炜:

电视体育解说是指在电视节目发展到现今阶段,体育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它使人民群众日常的文化生活、思想交流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体育解说员必须考虑到电视机前或者屏幕前的那些受众,他们不像专业的从业者一样,对体育有深刻的了解,或者说对体育资讯有深刻的了解。就像你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需要一个画外音,这个画外音作为“guide”,必须要引导和辅助受众去了解,所以作为电视体育解说,一个重要的性质叫服务。

可能更多的体育解说员或者从业者们表现出的是一种引导的态度,引导的态度和服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引导的态度是试图告诉别人,我在说的是什么,试图告诉别人,你在看的是什么。服务的态度是描述事实,告诉别人事实是什么。一个优秀的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所需要呈现给大家的是已有的事实,由观众自己做出判断,电视体育解说只陈列事实,只抒发自己的情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不需要你告诉他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每个人都基于事实,通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做出判断,这样我们的世界才多样有趣。如果有一个声音告诉你,这个世界应该是由白变黑的,那么不觉得这个世界是白变黑的人,就会认为这个声音完全没有权威性,没有可信度。这样一来,他就会放弃对这个声音的追随,那样这场体育解说也许就会失败。电视体育解说始终应该作为一个伴随物出现,随着比赛的紧张和舒缓,情绪时而高潮时而低谷,但绝对不能超越比赛。此外,在体育比赛直播中,解说员不太可能有播音稿,或者形成一个构思和架构再把话说出来。在直播中,解说员的反应是有人拿针戳了你一下,你往旁边躲,你不仅要躲还得做出反应,当然不能转身就骂那个拿针戳你的人,你必须非常文雅的、恰到好处地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

这里举个例子,在过去解说的一场比赛中,阿根廷队的梅西在进攻中丢球,之后故意拉拽了上来防守的对方队员,吃到了一张黄牌。作为梅西来讲,第一,他是球队领袖,他吃这张黄牌不应该;第二,在接下来的比赛当中,势必对梅西的进攻积极性造成影响。他身上背一张黄牌的话,再吃一张他就有可能被罚下去,他就不可能尽全力。在比赛进行到十五分钟的时候,梅西又吃到一张黄牌,他作为阿根廷的队长和领袖被罚下,接下来阿根廷队那场比赛兵败如山倒,最后输掉比赛。作为体育解说员必须描述梅西五分钟吃到的那张黄牌,但同时要为后面的比赛解说留有余地。所以在梅西第一次吃到黄牌时可以这么说,“梅西作为球队领袖、队长,而且是进攻队员吃到一张黄牌,一般情况下心态会发生变化,因为位置要求你不需要像后卫那样做一些危险的拦截或铲断,不需要因为位置问题而吃到黄牌,这个心态问题让梅西为自己加上了一个危险砝码,可能在后面的比赛中,还会吃到黄牌,如果在后面的比赛中还吃到黄牌,对整个球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体育解说在此时点出了后续比赛发展的可能性,把选择权留给观众,然后继续不停地把每一段时间之后,场上发生的事态描述出来给大家听。并把有可能的关键点描述出来,从这个关键点告诉大家未来有可能因此引发的一些状况,解说员此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某个关键点告诉大家未来将发生的几种可能。当然,这是基于体育解说员对比赛了解较深刻的情况下才能做出这样的预判,如果对该项目的体育比赛了解不够深入就不要妄加猜测和评论。只把关键节点罗列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做选择,这就是电视体育解说最重要的一点,把选择权留给受众,解说员所做的只是服务的工作。

电视体育解说的功能是将现场的情绪传递给大家。本人2014年在巴西里约玛拉卡拉的现场,跟现场8万多的观众一起见证了阿根廷走到决赛门口失去冠军,德国队在踢到113分钟的时候才拿到冠军,作为体育解说员要把现场这种所有人的情绪传递给远方的中国观众。

体育是多么美好的东西,体育是多么美好的社会文化载体,我们需要用体育这种载体告诉人们很多社会生活中被蒙尘了的光明理想。因为体育,比方说足球在90分钟内就能告诉大家在人生30年可能才学到的道理,比方说你浪费的机会,五分钟之后现实就给你一个巨大的耳光。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荷兰队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澳大利亚队错失了一个进球机会,荷兰队马上反击,本来是1:1的比分,结果变成了3:2。在足球的世界中,只用了20秒不到,人生如果给你机会,“天予不取必受其就”。电视体育解说的功能就是在这样的闪光点出现的时候,尽量把握住它,提炼出来,然后告诉大家,我们的人生是美好的,还有那么多闪光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正面去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美国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这样说道,“人生就像是在垃圾堆里找宝石,我们周围大部分的世界都是复杂的、功利的,有肮脏和丑恶的一面,但是就为了垃圾堆里的一两个宝石,人生当中的一两个闪光点,就不能后悔我们在这个红尘当中活过一次”,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去挖掘体育当中的美。

2电视体育解说的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

访谈者:

电视体育解说有没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贺炜:

更准确的说应该叫“中文电视体育解说”。电视体育解说的发展主要来源于西方,电视体育转播的规范与标准是西方在电视体育转播当中逐渐地摸索然后确立起来的。电视体育解说在西方属于字母语言,主要指的是像英语、德语这种字母组成的语言文化,这个行业的标准也是西式的,包括前面提到的“sever”。我国是有五千年文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传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在我的领域由我在控制”、“在我的领域是我来掌控局面,我说了算”。这种思维可能跟现代体育的理念有一种结构上的冲突,现代体育尤其是团队项目所体现出来的完全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是一个社会团队。参与过这种团队项目的人应该都有经验,只有每个人都把自己看成是这个团队的一份子的时候,这个团队才是最优秀的。可是我们的现实中很少出现这样的团队,即使出现,一段时间之后,每个人的想法也就不一样了。电视体育解说试图在解说当中传递给受众的必须是这样的概念:所有人都为了同样的目标,一起向同一个目标努力,最后达到目的,哪怕我们达到目标之后团队解散,但在当时那一瞬间,在突进目标的一瞬间,我们是不会有任何阻碍的,电视体育解说要不断的向大家传递这种思想。

3 中文电视体育解说的语言表达

访谈者:

对于中文电视体育解说,能不能具体谈些业务和操作性方面的内容?

贺炜:

对于我国的体育解说员来说,语言或者说中文,和中国五千年文化又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中文进行电视体育解说的时候就又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有很多特点方面的冲突,例如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中文讲求言简意赅。我们非常古老的那些经典文献,像诗经、大雅、小雅等等,它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用四个字的短语(成语)表达复杂的思维。中国人特别擅长在4到5个字之内把复杂的情绪、细腻的情感和相当曲折的故事讲述出来。可以说中国人在四个字上面发挥了自己文化的所有精髓,现在的很多成语,都是在当时的文章中,再加上一些特定的时期限制和文化背景而传承下来的,中国人在这些地方做得很好。

第二点是中文表达感情内敛。中国人在情感抒发和语言表达上是非常内敛的。在中国文化里,文章使用的感叹号非常少,逗号或句号居多,更擅于使用省略号,意思说一半不说了,然后让大家去猜。每个中国人爱你或者不爱你,恨你或者不恨你全都在心头纠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它始终是在内敛的环境下。就像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和张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西方人很少这样,他们会直接为了一个美人决斗,当然在决斗过程当中女生赶到了现场,把这个误会消除了,于是故事完美结局,这是西方人的方式。但是体育是勃发的荷尔蒙分泌过剩的运动,它在传播的时候你怎么样拿中文这种含蓄的言语,这种纠结在眉头或心头的语言去表达那么强烈的情绪呢?就拿感叹号来说,首先从发音的语言习惯来看中文就不适合用感叹号表达。如果一个中国人经常拿感叹号来表达,大家听一会就可能觉得这个人表达有问题。比如说在进球之后,西方英语当中只用一个词叫“goal”,“goal”同时也是球门的意思,“goal”是个开口音,口唇成“O”的形状,所以这个音非常方便发声,而且是一个平音,是适合把所有的情绪通过“goal”表达出来。这时候人的情绪处在一个亢奋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喊“goal”你会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背景音。在中文表达“进球”也有很多方式,如“进球了”是一种,“进球啦”也是一种,因为“啦”是个开口音,韵母a是个开口音,有助于我们表达情绪。“了”是个闭口音,因为上下颚得合并,用舌头来辅助它发声。一个人在很激动的时候,一定不会说“了”,这样他好像把自己勒住的感觉,他一定要用“啦”来表达。记得刘建宏老师在2010年世界杯的时候试过用“进了进了进了……”连续说了八个,刘建宏老师想说偶数,因为在心理情绪上,中国人讲对称和对仗。也许你在看电视的时候,也会感慨“唉,怎么没了?讲完了?”所以他说偶数最多八个,说十个太长,说四个六个可能有点短,这是个很好的创新。另外一位同事黄健翔在2005年荷兰世青赛的比赛当中尝试过一种解说是“球进啦”,他把后面的“啦”拖的非常长,其实像“goal”尾音拉长一样,只可惜黄健翔反馈说效果不好。“球进啦”是一个三字的短语,但是如果把前两个字说的很快最后一个拉的特别长,本身就不符合语音表达的习惯,语音表达的习惯是要求匀速进行,每个发音点都要特别的清脆、利落,这样别人才能听懂。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位前辈段暄在本届世界杯上也有一个尝试,直接说“goal”。他个人觉得在表达的时候情绪得到了释放,相信很多球迷看球的时候情绪也都得到了释放,当然把这个“goal”直接拿来是可以的。所以中文电视体育解说如何用中文这么一个特点鲜明、情绪相对内敛的语言去表达激昂奔放的情绪,是今后需要继续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第三点是中文电视体育解说用语要规范。大家在中文的解说中可能出现种种状况,很简单的语言需要大家经过不断的雕琢和琢磨,才能在现场直播中说出来。比方说,前几代体育解说习惯性用“丢掉了重心”来形容将摔倒的球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不可能丢掉自己的重心,人的重心是一个物理存在,无论是你躺着、翻滚着、摔着、站着、坐着,你的重心都是一个物理存在,你可以说“队员失去了平衡”,但是绝对不能说失去了重心,或者可以将“重心”这个词换成“这个队员失去了对重心的掌控”或者“重心不稳”。从我们日常用语的规范准则来说,这种表达的问题会经常存在。再比如解说员会说守门员在小禁区以内是有不被侵犯的权力的,判了冲撞门将犯规,在体育解说中足球没有“小禁区”这一说法。足球有两个框,一个小一点的框一个大一点的框,一般情况下把大的叫“大禁区”,把小的叫“小禁区”,然而足球规则当中没有小禁区这个说法,足球的小框叫球门区“goal area”,大的是“panties area”叫禁区,就是受惩罚的区域。所以很多解说员会说“在小禁区以内,守门员被撞了”、“这个球已经到了小禁区以内”,希望大家以后把这个改成球门区。类似这样的语言不规范,在我们日常的表达中司空见惯,但作为体育解说员要不断改进用词用句,做到规范。

4 电视体育节目的策划及策划思维

访谈者:

能否具体谈一谈电视体育节目的策划及背后的策划思维?

洪钢:

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依然包括了电视和网络视频,但和以往几届不同的是,中央电视台这次拥有整个世界杯的独家版权,因而我们主要是通过CNTV来看体育比赛。当然,这届世界杯并不是一届特别好的世界杯,很大程度是因巴西和中国有11个小时的时差,对于实际传媒工作来讲,电视台要向电视观众呈现出最好的传播效果,同时收获最大的经济收益是比较困难的。大家都知道,比赛是在北京时间的后半夜,也就是12点以后,但是白天的这些时间电视台必须要转播一些内容,这是电视的一个尴尬。无论是新媒体还是平面媒体,尤其是新媒体,那些门户网站都是有多少内容就放多少内容。但是电视台面临的一个压力就是有24小时的播出,当没有那么多赛事资源的时候,其他的时间则必须要把它填满。所以,电视在面临世界杯这种传播,在技术手段上确实不具备什么优势。巴西世界杯的比赛时间,对于电视台来说都是极为不适合传播的,它能够创造出的价值也会非常有限。因此体育频道在这次世界杯中策划节目的时候,重点就是如何把白天时段,即非比赛时段设计好,能够吸引和留住观众。64场比赛直播的收视率不需要担心,肯定是能达到预期,但是非比赛时间对于球迷来说就是睡觉。所以体育频道这次设计和策划的重点是白天的8点到晚上24点这个时间段,最后的规划:白天以播放录像为主,就是头一天比赛的录像播报。这些录像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下午是整场回放,基本不做任何剪辑;上午则有一定的加工,比如提炼出关键的进球,在每场比赛设计一些记忆点;到了晚上就创造几个互动性的节目,比如《5要赢》,还有《豪门盛宴》这个过去一直是品牌的节目。另外,在直播比赛的时候,以5套为主,5套播了56场,5+播了8场(这8场球是小组赛最后一轮同时开球的比赛)。

做电视节目,宣传是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当然,娱乐也是其中一个职能,但对中国体育频道这样的专业频道来讲,最终还是要创造利润。世界杯期间,大家第一位要看的就是64场比赛,而白天的所有节目虽然花费了央视编导们很多的精力,他们绞尽脑汁去设计一些节目,思考观众会看什么,但这些节目的存在是为电视台创造收入,收视率并不是核心目标。世界杯如果没有商业回报,中央电视台是没有太大的必要来播放的,设计和策划每个节目的核心目的是要为电视台或者公司赢得利润。

就像欧美的市场经济,在市场当中你所设计的节目有没有人愿意投资,有没有人愿意买你的创意,他投资的目的是要赢利。作为世界杯这个比赛来讲,它在短短31天里边创造出的商业价值是无可比拟的,仅仅从经济总量来讲就超过了Fl,超过NBA,超过欧洲五大联赛等。世界杯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商业本质就是阿迪和耐克的商战。阿迪从1970年就开始成为世界杯的官方赞助商,而耐克是从美国起家的,一开始是篮球跟网球,但在最近的这些年,它向足球领域的渗透也是非常成功的,它签了巴西队,然后还签了C罗。每届世界杯之前耐克都会在官网播放一些堪比艺术片的广告,它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大。还有欧冠,每场比赛都有贴边广告:“本场比赛南官方合作伙伴XX为大家呈现”云云,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官方赞助,世界杯应该是8000万美元起步。

我们当下的国内市场,按预期来说,体育产业应该给国民生产总值创造数亿或者十几亿,而真正的数字还不到一亿,这对于一个拥有2.7亿体育迷的国家来讲是很少的。世界杯在整个体育产业传播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育营销,比如这次世界杯的射手榜冠名被天猫以1. 41亿人民币拿下,比掏8000万美元去成为非法的官方赞助商要便宜。像体育频道《我爱世界杯》这样的节目已经相当商业化。在《豪门盛宴》当中,有一家品牌居然用了23种方式来植入广告,宣传其企业形象。制作电视节目也好,网络节目也罢,决策者并不一定看你的节目形态的设计,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回报,所以一个制品人最感到自豪的时刻就是他的节目被广告商看上,愿意来赞助或者投入或者植入,这就是一个成功节目非常重要的标准。

5 电视体育媒介从业者的职业要求

访谈者:

请谈谈电视体育媒介从业者的职业要求。

贺炜:

我结合中文电视体育解说的职业要求来谈一谈。体育解说公正地为大家服务,为大家播放整理过的资讯,帮助大家在观看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更好地观看比赛,这是电视体育解说的职业要求。球迷在看球的时候往往带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情绪,电视体育解说应该也是有的,但如何把控这种情绪非常重要。

比方说,在有中国球员或中国队参与的体育比赛中,适当倾向于我们的主队,这种心理预期是合理的。比方说在奥运会上美国队的运动员夺冠之后,NBC解说员的口气肯定会比中国运动员夺冠要激动得多。那么有人会说“你怎么不职业啊”,他相当职业,他以一个美国人的要求要求自己,他很职业。那么我们中国的解说员呢,如果2012年刘翔没有摔倒,最终拿到了冠军,作为中国人本能会表达出兴奋,在这样的情况下,相信整个中文的受众群体会跟你具有同样的感受。那么在没有中国运动员的情况下,又该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呢?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个职业人,作为解说员往往不能表现出一些倾向,甚至要矫枉过正,稍微偏向对方。这是人的本能,他为了避免走到左边去,会稍微靠右。当然,你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有人抨击,说“你的位置站偏了”那你只能做到问心无愧。因为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和客观,所谓的公正客观也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能尽量做到最好,对于一个标准跟你不一样的人来说,这种公正客观对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恪守自己的内心,守住正道,不去管旁边的人在说什么,告诉自己每个人的标准不同,你在为绝大多数团体人服务,你没有办法满足所有的受众,只求问心无愧。

洪钢:

不管是广大受众还是幕后从业工作者,都希望能够有最专业的电视节目或者最专业的体育节目,但是这一点在世界杯这种比赛当中对中国媒体来讲还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中国没有多少人“懂足球”,这应该是一个现实,如果中国有人“懂足球”的话,中国足球的成绩也不会每况愈下。但是相对来说,中国人对乒乓球、羽毛球、女排、体操、跳水这些是“懂的”,所以在这些节目当中如果去追求专业性应该更容易一点儿。中央电视台在世界杯之前邀请贝克汉姆作为转播嘉宾,但其实他并没有真正成为我们的嘉宾。其他的比如莱因克尔,实际上他就是BBC的一个客座主持人。经过这么多年之后,他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有专业背景的主持人。但在中国,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就非常困难。

另外,从受众的角度讲,真正专业的受众非常小,一个节目真正做专业了,还真没人看,因为大家不一定很感兴趣。可能网络媒体上能够有_些专业的东西,例如战术分析,网络用它的低成本能够做一些真正专业的节目,但是电视不行,他的一个属性是大众传播,再一个是要使专业内容可视化。这次世界杯的众多节目组,可能唯一一个比较和战术沾边儿的,就是<我爱世界杯》里面用了一个顶机位拍的一个模拟的J型图,由嘉宾把每个队员“拽”到应该在的位置,还要画线。这个看起来很容易,真正操作起来却非常难,机器很迟钝也不好拽,效果欠佳,甚至如果没有海尔的商标在机器上面,这个环节恐怕也早就拿掉了。在电视创意和节目制作中要想做到理想的专业化,往往会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把你想到的每一点都视觉化,只靠几个嘉宾在上面描,也并不是电视最好的呈现形态。电视台如果想做专业的节目,需要专业手段和服务意识还有收费方式,也就是盈利模式的转变,不能光靠广告费活着,也不能姿态摆得太高。

6“互联网+”背景下电视体育媒介的变革与实践转向

访谈者:

现在业界流行“互联网+”这个概念,是否预示着电视体育媒介的变革与实践转向,请为我们指明一些变革的方向。

洪钢:

五屏联动是这次世界杯之后提的特别多的一个概念,就是电影、电视、电脑、iPad和手机。其实现在的很多节目已经提到了五屏联动的使用,就是在电视节目当中,其设计的环节有时候受众可以用手机来参与,或者在网上可以参与。业内包括中国整个行业以内所有的从业人员应该都在思考怎么能够利用三网融合和五屏联动的这种机会来成为传媒大亨,谁能够在这几年采用一种新的手段或者新的节目形态,谁就能够重新确立自己的领先地位。在这个变化当中,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的受众首先需要的不是接受而是表达。不管是看电视,还是看电影,或者在网上,所有人不是来听你说什么,而是他要说些什么,这应该是现在中国媒体环境在这种自媒体泛滥情况下的一个变化。这也是一种机会,哪家媒体,或者哪个制作人,能创造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能够适应当下的形势,便会成为一股新的传媒力量。

(本文根据电话录音整理,在此感谢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张钢花老师,以及硕士研究生黄靖捷、戴雍伦、邓君肤、任嬛对文字的整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