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与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研究

2022-06-08

孙维国 辛治国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 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2014 年12 月4 日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设立的首个宪法日,其意义非同凡响,不仅标志着我们尊重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脚步跟进一步,也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更标志着离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更近了一步。达成共识、制定规则、执行规则、惩处违反规则,奖励遵守规则是宪法精神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真正做到在体育领域深入贯彻“宪法精神”,才能早日在体育领域实现“奥运争光”,才能实现“全民健身”,才能实现“体育产业繁荣”,才能实现伟大的体育中国梦。

关键词:宪法精神 弘扬体育事业 良性发展 宪法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6—0022—03

作者简介:1.孙维国(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2014 年12 月4 日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设立的首个宪法日,其意义非同凡响,不仅标志着我们尊重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脚步跟进一步,也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更标志着离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更近了一步。

1 宪法日的建立

1.1 宪法制度的建立

之所以在今年的12月4日设定宪法日,是因为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82 年12 月4 日正式实施的。2014 年11 月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设立每年12 月4 日为国家宪法日。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宪法日, 丹麦的宪法日是6 月5 日,宪法日是丹麦法定节日,纪念1849 年通过的第一部丹麦宪法。这一天丹麦到处悬挂起国旗,政治家们出来发表演说, 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 选民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草地上休息,享受宪法为他们带来的自由权利。

1.2 宪法日建立的必要性

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乏宪法意识, 导致了种种乱象:有的拆迁案件中,公权力与私权利发生冲突;还有一些地方,用土政策对抗国家法律。

“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的价值共识。宪法来源于人民,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韩大元说。他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这本身就是提高公民宪法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宪法意识的一个具体举措。应当在全社会进一步开展宪法宣传和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切实保障宪法的全面实施。

27 年的宪法学教学与研究生涯中,韩大元经常有机会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每当看到一些国家的宪法纪念馆,整理留存宪法发展过程中的文献和资料,他都心生羡慕,因而在各种场合呼吁建立我国的宪法纪念馆。他还倡议在公共场所放置宪法文本,免费发放给公民,公民特别是公务员要携带宪法文本,培育宪法文化,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韩大元表示,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展望未来,应通过宪法的实施,落实“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他认为:“宪法的实施不只是一套技术, 更是一种价值和理念。通过宪法的实施,要构建一种公共生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宪法的实际意义,能够在宪法的阳光下获得尊严的、体面的生活。”

1.3 应该视宪法为一种信仰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从年轻时代就开始学习宪法、信仰宪法。20 世纪80 年代末,林来梵东渡日本学习宪法,一去就是8年。他半开玩笑地说:“民商法是齐家的学问,而宪法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越来越认识到“宪法不只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还是普通老百姓手中的法宝。只要制度齐备,灵活运用,宪法就能成为每个公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

作为战败国家,日本的和平宪法是当年盟军主导制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接受了这部宪法的理念,平时可以看到街头巷尾, 很多普通的日本人都在谈论宪法上的问题。其实宪法是很生动活泼、平易近人,与每个人的关系如此密切。

1954 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成为法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宪法和法律被束之高阁,导致了惨痛的教训。改革开放以后,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回到正轨。

“宪法一方面制约公权力,一方面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所以列宁有一句名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 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加强宪法监督,追究和纠正违宪行为,是推进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对宪法的信仰。林来梵认为,一是要把立法法规等现有的制度规定用足用好, 二是要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从宪法实施过程中尝到甜头,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对宪法的信仰。”

1.4$$$宪法精神

(1)宪法精神是一种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精神;

(2)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

(3)改革开放的精神;

(4)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5)宪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保证公民权利;限制公民权利;增进公共福利;实现社会公正;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

2 体育领域的“宪法精神”

2.1 宪法精神在体育领域的内涵

宪法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参与群体(即公民)的社会准则,既包含了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又包含了参与者的福利和奉献。它体现的是一种在社会大背景下的共存准则。

2.2 体育“宪法精神”的内涵

在体育领域“宪法精神”的体现主要体现在“规则制定”、“遵守规则”、“共同获益”、“可持续发展” 上。宪法精神不仅体现着“游戏规则”的制定,还在于参与者的整体认同的和遵守、更在于今后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反馈于民,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收益。

3 在体育事业中贯彻“宪法精神”,使我国体育事业获得良性发展空间对策

(1)大力宣传宪法和宪法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宪法,热爱宪法,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珍惜自己的“宪法”福利。宪法是全体社会公民的道德和法制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一种良知,也是所有社会公德以及利益分配的基准点和出发点。没有宪法精神的灌输, 单纯依靠违反宪法后的制裁来达到制度和规则的实施无外乎饮鸩止渴。

(2)让广大群众了解违反“宪法精神”的后果,以及对比当今履行宪法精神最彻底的丹麦、德国、法国、美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体育福利现状。让他们在对比中对遵守“宪法精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解到什么是“宪法精神”,什么是制度和规则,并且有一颗共同参与,积极遵守的心,才能认识到什么是整体获益。正如我们常见的“加塞现象”:这方面,我有关系我可以加塞, 而另一方面, 别人有关系照样也可以加塞,整体而言丧失了规则的遵守和诚信,也损害了社会风气,降低了社会整体运行的效率。通过这种对遵守宪法精神结果的对比,可以使更多人更深刻、更清晰、更形象地了解到遵守宪法精神所带来的利益,和丧失宪法精神的严重性。

(3)树立体育领域正确的“宪法精神”,用规则正确导向体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体育领域出现了好多体育腐败现象,例如前不久的足球领域打黑反腐。由于受利益的驱使,许多足球界的榜样人物沦落为了反腐的对象,并有了相应的惩罚。鞍山运动员证书的泛滥和我国教育机制的运动员加分监督机制不完善,直接导致了我国在前几个月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体育校园反腐高潮。归根结底,种种腐败根源皆归根于对“宪法精神”的缺失,对利益的过渡追求。他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根本忘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

在宣传宪法精神、贯彻宪法精神、遵循宪法精神的同时,扩大体育领域对“规则”的认同。只有有一个广泛认同的“规则”,并辅助以行之有效的执行和监督机制,才能使这种“宪法精神”和“宪法”意识在体育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发展。

(4)加强规则研究,加大规则的奖惩力度。源于宪法,根植宪法精神,加大体育规则的研究,让规则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让规则成为一种人人必须要遵守的共识。加大奖励和惩罚的力度。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同时,也让人们享受到遵守的福利和对违反规则时应受到相应的惩处。这种惩处在某阶段,特别是制度的创立阶段和违反规则现象的高发期,要特别重视,甚至要加大惩处力度,使他们想到违反规则就害怕,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

(5)贯彻宪法精神的体育领域。宪法精神的贯彻要贯穿于体育领域的所有方面和各个角落。不仅要在体育项目的练习、比赛、推广、竞技中贯彻宪法精神;还要在体育领域的各类人群中贯彻宪法精神,例如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管理人员;机会的获得也是贯彻体育宪法精神的一个重要领域,例如,职称的评定、职位的升迁、教育机会的获得等,目前国内这些领域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它们已深深限制了我国体育事业前进的步伐。

这些领域内的宪法精神如若得不到解决, 将会直接影响到体育的诚信度,发展的前景一目了然。由于体育代表了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公平、公正, 所以也会间接影响社会整体的建设和发展。

达成共识、制定规则、执行规则、惩处违反规则,奖励遵守规则是宪法精神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真正做到在体育领域深入贯彻“宪法精神”,才能早日在体育领域实现“奥运争光”,才能实现“全民健身”,才能实现“体育产业繁荣”,才能实现伟大的体育中国梦。宪法精神的实施任重道远,但我们满怀希望,期待在中国设立宪法日的不久将来,迎来中国梦的实现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梁光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精神[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6).

[2]范毅.轮宪法的精神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04(7).

[3]林金贵.宪法精神与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3).

[4]胡胜.论宪法精神[J].时代人物,2008(10).

[5]沈晓倩,贾丽娟.保障权利与限制权力是宪法精神之本[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6]林金贵.宪法精神人权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学术探索,2006(3).

[7]范毅.论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J].求索,2004(8).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