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2022-06-08

官铁宇

(新疆医科大学体育部,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在对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体育锻炼各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提升城市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感提供体育锻炼的新路径。结果表明: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各因素总体来说与其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总量、锻炼年限、锻炼方式、锻炼项目的健身人群,其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城市社区 健身人群 体育锻炼 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12—04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2013 年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3XYSK38。

作者简介:官铁宇(197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内在的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1]。有研究表明,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2],曾芊指出,体育锻炼不仅直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而且还通过很多方面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3]。而对我国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各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却鲜有报道, 本研究拟以城市社区健身人群的体育锻炼总量、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锻炼年限)、体育锻炼方式、体育锻炼项目、体育锻炼指导、体育锻炼地点等方面作为变量来研究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旨在通过身体练习的手段,去帮助更多人更健康、更幸福地生活,为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阐明身体锻炼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更多的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健身人群中的一员,沟通人际关系,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为提升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感提供体育锻炼的新路径, 这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验证主观幸福感的理论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乌鲁木齐市的七个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米东区、达坂城区)各抽取3 个社区,从每个社区各抽取30 名健身人员(不分性别、年龄),共计630 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MEDLINE 等搜索网站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运动锻炼心理效应、主观幸福感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及现状;通过查阅心理学书籍,了解幸福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向被调查的健身人群发放调查问卷630 份, 回收有效问卷621 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6%, 其中男性309´份(占49.8%),女性312 份(占50.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从事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3)量表测量法

本研究拟选取上述被抽取的健身人员作为被试, 用阿吉尔编订的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测量其主观幸福感,该量表由29 个项目组成,是a-d@´4 点自评式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85。计分方法为:a=0 分、b=1 分、c=2 分、d=3 分, 把被测对象每项得分加起来即为总分,得分越高则幸福感越强。参照积极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和国内外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维度含义,将《牛津幸福感量表》(修订版)分为3 个维度:生活满意感、人际和谐感和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感是指对个人的生活感到满意(简称“满意感”);人际和谐感是指在与别人交往时,感到开心、高兴,热衷于别人的事情并对别人充满爱(简称“和谐感”);个体能够主宰和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容易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决定,能很好地安排时间并尽职尽责等, 被命名为自我效能感(简称“效能感”)[4]。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该量表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对被试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评测,从身体锻炼的强度、一次锻炼的时间及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身体锻炼量,每个方面分为5 个等级,5 级评分。身体锻炼量的得分= 强度×(时间-1)×频率,身体锻炼量最高分为100 分,最低分为0 分。身体锻炼量标准为:小锻炼量≤19 分,中等锻炼量20-42 分,大锻炼量≥43.分,该量表的测试信度为0.8200,以身体锻炼量来衡量身体锻炼参与水平。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 进行数据处理,用EPiData3.0 进行量表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总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为了探讨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不同体育锻炼总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体育锻炼总量进行均值比较,比较结果见表1:显著性标准选择P<.0.05,用*表示,非常显著性标准选择P<.0.01,用** 表示。

体育锻炼总量是从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一次性锻炼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三方面来考察的,是锻炼强度、锻炼频率和一次性锻炼时间的综合作用。从表1 分析得知:体育锻炼总量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感和人际和谐感两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从主观幸福感总体得分来看,体育锻炼总量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选择大运动量的健身人群,其生活满意度最高,中运动量次之,小运动量生活满意度最小,差异显著;随着运动量增加,人际和谐感逐渐增强,且差异显著;随着运动量增加,主观幸福感的总得分逐渐增加,说明总体主观幸福感增强,差异显著。以上表明:大运动量对健身人群生活满意感和人际和谐感影响较大,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影响较大。

科学适当的锻炼,是在人体产生轻微疲劳感的同时,在体内(脑内)产生一种内啡肽,使人心情愉快,这种良好的心理效应,获得了一种良好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 从而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一项科学实验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驱散抑郁状态下释放的激素、葡萄糖和油脂,提高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的能力,儿茶酚胺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另外,体育锻炼可刺激人体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它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的调节能力,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 使人镇静并感到快乐, 从而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5].

2.2 不同锻炼持续时间(锻炼年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从表2 可以看出,随着锻炼年限的延长,健身人群主观幸福感的总得分逐渐增高, 说明主观幸福感逐渐增强且存在非常显著差异。锻炼年限在1-1.5 年的健身人群,其生活满意度及人际和谐感最高;锻炼年限在1.5-2 年的健身人群,其自我效能感最强,不同锻炼年限的健身人群其主观幸福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心理学家调查表明,随着运动总时间的增加,运动产生快乐的良好心理效应就会增强。[6]运动可以改善体能,运动是神奇的幸福处方。若长期坚持运动对提高居民的躯体健康程度和认知能力等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就会大大减少不良情绪带给我们的困扰,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2.3 体育锻炼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从表3 可以看出, 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很大,不论是对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感还是自我效能感都达到显著性水平。选择和朋友在一起锻炼的从健身人群,其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感和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最高,说明和朋友在一起锻炼轻松快乐、畅所欲言。人际和谐感是指在与别人交往时,感到开心、高兴,热衷于别人的事情并对别人充满爱。在共创和谐社会的今天,每个人都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人际和谐感。独自锻炼的健身人群, 其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及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最低。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与朋友的紧密配合和协作,可以有效增强健身人群的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人际和谐感,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2.4 体育锻炼项目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经过前期的调研得知: 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健身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呈多样化趋势,所从事的锻炼项目为:散步、桌球、广播操、太极拳(剑)、瑜伽、健身气功、民族舞、民族舞、交谊舞、武术、慢跑、抖空竹、乒乓球、自行车、徒步、登山、国标舞、跆拳道、羽毛球、篮球、网球、健美操、游泳。参与人数排名前10 位的项目分别为:散步、羽毛球、慢跑、篮球、健美操、跆拳道、民族舞、乒乓球、国标舞、游泳。[7]

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是影响体育锻炼兴趣、持续性和效果的因素之一。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受到锻炼种类、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率等运动处方因素的影响。从表4、表5 可看出:参与健身操、国标舞、民族舞、跆拳道锻炼的健身人群生活满意度高于从事其它项目的锻炼者。由于健身操、国标舞、民族舞这三个运动项目在练习时都配有音乐, 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心情,可以消除疲劳、陶冶情操,消除抑郁焦虑情绪,从而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健身操、民族舞、国标舞是提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比较有意义的体育锻炼项目。

2.5 体育锻炼时指导与主观幸福感方差分析

从表6 可以看出:锻炼时有指导的健身人群其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感、自我效能感及主观幸福感的总得分明显高于无指导的健身人群,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个体能够主宰和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容易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决定,能很好地安排时间并尽职尽责等,被命名为自我效能感(简称“效能感”)。体育锻炼时有人指导对一个人情绪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目标理论认为:目标的确立与维持、靠近目标以及目标的实现,使人感到生活有意义,自我效能感增强。有人指导的健身人群,在锻炼时能了解所锻炼项目的基本知识、锻炼方法及项目的基本技术要领,更能接近锻炼的目标,减少锻炼的盲目性,使自我效能感得以提高,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2.6 体育锻炼地点与主观幸福感方差分析

从表7 可以看出:选取不同锻炼地点的健身人群,其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感、自我效能感及主观幸福感的总得分之间无显著差异, 说明不同的体育锻炼地点对城市社区的健身人群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大。

3 结论

(1) 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各因素总体来说与其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 大运动量对健身人群生活满意感和人际和谐感影响较大,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影响较大。哈佛大学泰勒教授在其幸福课上说:“获得幸福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 而运动却可以让你以最快捷的方式体验幸福”。

(2)随着锻炼持续时间(锻炼年限)的延长,健身人群主观幸福感逐渐增强且存在非常显著差异。锻炼年限在1-1.5 年的健身人群,其生活满意度及人际和谐感最高;锻炼年限在1.5-2 年的健身人群,其自我效能感最强,不同锻炼年限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心理学家调查表明,随着运动总时间的增加,运动产生快乐,良好心理效应就会增强。

(3)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很大,不论是对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感还是自我效能感都达到显著性水平。选择和朋友在一起锻炼的健身人群,其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感和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最高。

(4)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是影响体育锻炼兴趣、持续性和效果的因素之一。从主观幸福感的总得分来看,参与健身操、国标舞、民族舞锻炼的健身人群其总得分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5)锻炼时有指导的健身人群其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感、自我效能感及主观幸福感的总得分明显高于无指导的健身人群,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选择不同锻炼地点对城市社区健身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大。

4 建议

(1)城市社区应加大对广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从而促进城市社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开展。

(2)健身人群在选择运动量时不能盲目追求大运动量,还应根据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年龄特点。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对提升健身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体育锻炼贵在坚持才会收到良好效果,要使锻炼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4)健身人群在对健身项目的选择上,还要兼顾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不能千篇一律。

(5)政府应加强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扩大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加强对健身人员健身项目的培训,增强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健身人群健身目标的实现,从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幸福心理学[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7.

[2]JoeD0W,Linda0F0C.Exercise0Psychology.Hum0an0KineticsPublishers,1992.

[3]曾芊.论休闲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

[4]0李义安,陈彦垒.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的维度结构及信效度检验[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35-36.

[5]0哈佛幸福课[M].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217-218.

[6]运动与健康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3.

[7]官铁宇.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情况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5(6):222-223.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