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本体感觉训练应用现状研究

2022-06-08

张彪 刘鸿宇

(中北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当今社会各学科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不断,本体感觉训练起初只是出现在康复医疗领域,如今被体育界借鉴、利用形成一种新的训练方法,文章将对本体感觉的概念、生理机制、检测方法、以及训练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使广大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其应用现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本体感觉 生理机制 检测方法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83—02

作者简介:1.张彪(198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2.刘鸿宇(196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医学。

1 前言

本体感觉与人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如昏暗条件下行走、借助感觉运动等。本体感觉应用也十分广泛:一方面可以用于医疗领域,作为辅助诊断、治疗以及功能康复训练的手段。当前环境下本体感觉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 其中本体感觉量化研究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于体育训练领域, 用于预防运动员机体损伤和提高运动专项成绩等。在体育界,本体感觉研究主要是缺少本体感觉训练方法及本体感觉训练与专项结合的实例, 因此深度系统的开发本体感觉训练方法十分重要。

2 本体感觉发展概况

本体感觉(proprioceptive(sensation),传导来自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对压力和肌肉、关节形状的变化,感觉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这种感觉称为本体感觉也叫深部感觉[1]。

Charles>Bell 最早将本体感觉作为感觉、知觉和运动的基础。早在上世纪70 年代,Roland 等[2]就提出本体感觉是身体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感觉,是由存在于关节、皮肤、肌肉、肌腱中的感受器受到机械刺激而获得, 可以对身体空间位置以及用力大小进行判定。当今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本体感觉是评价肌肉运动觉和关节位置觉的重要指标[3]。

3 本体感觉训练的生理机制

本体感觉训练也称为机体运动感觉系统的训练。一般是通过提高局部或是中枢的本体感受器功能而发挥作用。

人体的肌肉、肌腱、关节囊、皮肤、韧带及周围组织中分布着多种本体感受器,主要有:快适应感受器- 环层小体,其持续受刺激几毫秒后兴奋减退,通常感受突然的运动减速、加速、运动停止等。慢适应感受器- 鲁菲尼小体(Ruffini>endings)和高尔基腱器官可以持续感受刺激,通常感受慢速运动及关节位置。以及游离神经末梢等。骨骼肌主要的本体感受器是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前者存在于肌肉内可以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后者位于肌肉与肌腱连接处主要感受肌肉收缩和关节伸展的程度。人体在运动时本体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 使兴奋在运动中枢中有规律的传递,激发神经控制功能,进而激活和募集相应数量的运动单位参与运动[1]。

4 本体感觉的检测方法

本体感觉的测定对于评价本体感觉训练效果十分重要,目前本体感觉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角度重建法[3],首先使受试者的关节主动或是被动定于某个角度, 而后使受试者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并通过自身感觉重建上述角度,测量上述重建角度的精确度。

阈值测量法, 通过全自动角度变化仪为受试者提供持续且慢速的被动性关节运动, 测量运动开始和结束时关节的角度以及受试者能够感觉到运动时的关节角度, 比较两种角度的区别来判断关节本体感觉的精确性[4]。

视觉模型法[4],要求受试者的关节被动或主动的处于一定角度后,经过自我判定在二维、三维的模型上完成上述屈曲角度,或通过观察关节模型的角度, 受试者利用自身的关节完成上述观察角度,然后比较受试者关节与关节模型的角度差异,并以此评判本体感觉的精确性。

感觉整合实验法, 如采用意大利Tecnobody 公司生产的PRO-KIN3 动静态本体感觉评估仪进行本体觉测试。人体姿势稳定主要依赖视觉、本体觉、前庭觉,因此在实验中分别干扰视觉、本体感觉、以及视觉和本体觉,采集人体四种不同的状态下稳定指数的变化,计算可得视觉、本体觉、前庭觉所占比例,从而了解测试者感觉的参与情况。

5 本体感觉训练的应用与研究

5.1 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

本体感觉训练最初产生于康复与医疗领域, 以恢复为主要目的,其主要运用于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预防踝关节不稳者再损伤、提升偏瘫患者本体感觉及平衡功能等方面。

张鹏等对18 名患有膝关节损伤的游泳运动员进行3 个月的本体感觉训练,经关节位置觉测试、膝关节功能评分发现:与康复治疗初期相比,膝关节功能有显著差异,说明采用多样化的本体感觉训练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膝关节及周围本体感受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刺激, 优化了本体感觉信息在神经通道中的传递[5]。蔡西国等等通过本体感觉训练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注射的方法对45例老年KOA 患者进行5 周的对比治疗, 结果发现: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研究认为在对膝关节注射透明酸钠的基础上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KOA 患者的运动能力[6],本体感觉训练在稳定膝关节及提高关节控制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Berinier 等[7]运用本体感觉训练对15名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患者进行6 周的对比训练,训练强度为3 次/ 周,10min/ 次。训练结果发现:本体感觉训练组稳定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体感觉训练可提高肌肉骨骼系统对关节的保护能力从而降低踝关节再损伤的机率。徐海等[8]对120 名脑梗患者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辅助平衡训练,结果训练后2、4、8 周患者Berg 评分、Tinnetti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认为本体感觉训练可提高肌肉纤维,关节囊及肌腱的神经支配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平衡及运动能力。

5.2 体育训练领域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运动员完成各项运动都是以感觉开始, 心理活动为中间,肌肉效应而结束[1],大多数运动都可以依赖视觉判断身体姿势而完成,但如果视觉受到干扰,本体感觉则发挥代偿作用完成动作,余芳[4]认为开环控制- 投掷、技巧类项目、力量-耐力项目中本体感觉具有重要作用。本体感觉训练强调身体的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快速转化, 其中本体感受器则可依据外部负荷的变化反馈使身体得到及时的调整。对于本体感觉训练与传统训练方法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而对于本体感觉专项训练的应用,国内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尝试。

林甲换[9]应用本体感觉训练对16名篮球运动员进行8 周的训练,实验后发现实验组的投篮命中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持续的本体感觉刺激, 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机能从而更好的控制投篮的力度、角度,提高投篮命中率。汪浩[10]对10名射击运动员进行7 个月的本体感觉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提高幅度有很大差别,两组训练后差异有显著性,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成熟的快或慢与本体感觉的灵敏度有关, 本体感觉越好动作分化就越精细,训练中加强本体感觉训练,能更有效发展射击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促进运动技能的更快形成。

6 结语

本体感觉训练有着清晰的理论基础, 但研究发现其主要还是运用于医疗康复领域,体育训练中应用较少,体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本体感觉训练方法, 以及本体感觉与体育专项结合的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在全面认识本体感觉理论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上述问题,使本体感觉研究更加完善,更好的应用于体育界。

参考文献:

[1]陈瑞凯,王勇.本体感觉与表象训练的关系及二者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重要意义[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94-196.

[2]RolandMPE, LADEGAARD-PEDERSENMH.AMquantitativeanalysisofMsensationsMofMtensionMandMofMkinesthesiaMinMmanMEvidenceMforMaMperipherallyM originatingMmuscularM senseM andM forM asenseM ofM effort [J].Brain,1977(4):671-692.

[3]杨念恩,李世昌,黄文英,等.本体感觉差异性特点及其神经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14(4):41-48.

[4]余芳.本体感觉与运动训练研究[J].运动,2010(9):37-38.

[5]张鹏,王惠芳,钱风雷,等.游泳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康复中本体感觉训练的应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6):640-642.

[6]蔡西国,钱宝延,曹留拴,等.本体感觉训练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6):445-448.

[7]BerinierMJN,PerrinMDH.EffectMofMcoordinationMtrainingMonMproprioceptionMofMtheMfunctionallyMunstableMankle [J].JOrthopMSportsMPhysMTher,1998(4):264-275.

[8]徐海,徐奕鹏.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辅助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20):11-13.

[9]林甲换.本体感觉训练对篮球运动员投篮技能定型的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1):38-40.

[10]汪浩.浅谈少体校射击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训练[J].运动,2010(1):18,27.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