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当前在弱势群体中开展太极拳健身的可行性研究

2022-06-08

黄俊魁

摘 要:从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中开展体育健身的困局入手,进一步分析作为我国传统健身项目的太极拳对弱势群体的健身意义及易于开展的可行性研究,为在弱势群体中大力开展太极拳健身可行性得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太极拳;弱势群体;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00

1 前言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所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身体障碍及缺乏经济政策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现今我国的城市弱势群体一般均能保证基本生活需求,在基本生活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由于受经济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与制约,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体育健身意识都与全民健身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担忧。

那么如何在体育设施条件不完善,经济不富裕,工作繁忙,以及自身身体条件受限等制约弱势群体进行体育健身行为的条件下,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就成为我们体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难题。而本文正是希望通过探讨太极拳健身的特点与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关系,为在弱势群体中大力开展太极拳健身找出可行性理论依据,为我国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能更好的进行健身活动铺桥搭路,提供理论支持。

2 在弱势群体中开展太极拳的健身意义

2.1 开展太极拳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

太极拳是一种轻柔徐缓、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健身运动。它对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吸收系统、运动系统均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疗作用。对于中老年人占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得他普遍都有各种中老年疾病。而太极是一种集健身修养于一体且行之有效的健身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练习,可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的机能,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 高脂血症以及动脉硬化的发生。太极拳的呼吸吐纳功夫,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等都有一定作用。

2.2 开展太极拳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太极拳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弱势群体普遍以消极、悲观、苦闷等消极情绪居多,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由此产生的自信心不足,自卑感,都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而练习太极拳要求 “心静”,“ 体松”,在静中思想集中,气沉丹田,大脑感到清新身体各部位自然舒展,在心理上始终保持安静状态,练拳后就感到很轻松愉快,久而久之会使练习者心胸开阔,豁达乐观。另外,太极拳的练习要求常年不懈,坚持有恒。通过不断克服训练过程中的种种磨难,培养出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太极拳讲究柔克刚制敌效果,这些可以潜移默化改变弱势群体的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与生命相抗争的进取精神。同时共同练习太极拳为他们提供了彼此间的社会交流平台,使得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种种困难的弱势群体,能够在太极拳拳理中悟出解决人生困局方法,帮助他们重新走向社会,重塑个人信心,

3 在弱势群体中开展太极健身的可性行因素

3.1 太极拳是符合我国人民的健身文化的传统健身项目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健身运动,长久以来太极拳在我国因其具有广泛深远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健身价值被称为“国术”。在中国传统健身养生术中,太极拳以其深厚的哲学原理和明显的健身效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众多健身爱好人群中得到广泛播传。全国城乡普遍都有太极拳的爱好者和辅导站,出版的书籍、挂图、影像制品等种类繁多。太极拳的普及性和历史性使得在它成为了符合我国弱势群体在内各类人群的优秀的健身项目。

3.2 太极拳的拳理思想适合在弱势群体中开展

太极拳动作轻舒缓,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小力胜大力的技击效果。其运动强度易于控制而健身效果明显。动作优美,结合到中国传统中正稳定,又能作到坚韧顽强,灵活圆融的处事精神。对于背负沉重生活与经济的压力弱势群体人群来说,能进行运动强度适中但健身效果良好的太极拳,对于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和锻炼。

3.3 太极拳健身不受场地设施的限制

由于受体育设施不完善及自身经济状况条件的制约,弱势群体在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时,往往选择便于进行且经济花费小的健身项目。而太极拳健身则不受场地设施的限制,在街道空地、公园广场、自家空地,随便一块空地都可当作练习的场所。面对经济条件相对困难,而大众体育设施相对紧张健身状况,太极拳健身能够满足弱势群体健身的需要。

3.4太极拳健身形式灵活多样便于开展

在进行太极拳健身时,传授拳法时可以采用集体集中学习,也可两三人间彼此交流提高,甚至单人就可进行演练,形式多样不拘泥于单一的授课练习程式。而且在集体锻炼学习功法过程中,练习者彼此的交流有助于拳法的学习,同时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也是一种彼此间交流生活感受,排解心理压力的渠道,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养成,

3.5太极拳健身对时间的要求随意灵活

在进行太极拳健身时,不必占用大量的时间。选择早晨,工作之余,晚饭之后等细碎的日常时间,都可随时进行太极功法的演练。这对于工作及家务繁重弱势群体来说更加灵活,适应他们日常生活工作健身的安排,易于在弱势群体人群中开展。

3.6太极拳动作难易程度易于控制,便于编排练习

太极拳动作既可简化,又可灵活编排,对传授者和练习者自身素质要求较低,易上手学习。对于当前我国的体育指导人员相对缺乏,而弱势群体健身意识不强的现状来说,在弱势群体中开展太极拳尤为可行。一位负责任且技术相对合格的拳师甚至太极拳爱好者就可以组织大家进行太极拳的传授和学习,对锻炼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易于中老年人中进行练习,特别对于中老年人占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太极拳动作难易程度易于控制,利于他们开展。

4 建议

地方体育部门应积极在街道社区成立太极拳协会,或组织成立辅导站,定期派人去宣传和辅导弱势群体帮助极拳的学习和提高。以便使弱势群体太极拳练习者更早的融入太极拳的学习。为加深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应多编排和传授一些简单易学的太极拳套路,并定期举办一些街道社区的太极拳比赛,加强宣传和奖励力度,提高弱势群体太极拳的学习积极性。

5意义

弱势群体由于受教育、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得并不令人满意。而太极拳以其自身祛病强身,健全人格的特点,作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健身方法,既符合目前我国经济、环境等条件,又适合弱势群体的健身特点,对促进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 推动弱势群体体育向前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在弱势群体开展太极拳健身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调适社会关系、促进弱势群体逐步融入主流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GH-368)

参考文献:

[1] 郭福厚.太极拳秘诀评解[M]. 天津: 天津科学出版社,1993:5- 6.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7- 8.

[3] 刘忠伟.21 世纪都市太极拳发展与现代社会亚健康 [J]. 搏击·武术科学, 2005, 2(3)

[4] 宋卫东.康复运动处方在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6)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焦作河南454000 )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