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纳西族体育游戏的分类、特点及教学应用原则

2022-06-08

和春云

摘 要: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收集,运用体育人类学、学校体育学的理论分类整理具有体育本质特征的纳西族民间体育游戏,使之成为纳西族地区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的乡土教材,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纳西族地区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有效传承和保护纳西族体育文化,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纳西族体育;游戏;分类;特点;教学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06

纳西族体育游戏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民族意识、促进身体健康、改善人际关系、传承民族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整理纳西族体育游戏,使之成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对推进纳西族地区的体育教学改革,保护和传承纳西族体育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纳西族体育游戏教学应用的意义

20世纪以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丽江的纳西族社会从以农耕为主兼有畜牧的社会模式直接进入了现代社会。这种社会巨变使蕴藏着独特健身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纳西族传统体育逐步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文化基础。部分纳西族传统体育顺适旅游业的需要,或变成了舞台艺术,或按现代竞技体育模式进行改造,但其结果越来越远离了其关注人全面发展的本源。因此,通过纳西族体育游戏的教学应用唤起更多纳西族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并重新审视纳西族民间体育游戏的健身及人文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了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在课程标准中的极大努力。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等等新的要求就成了体育课程的新特征。特别是强调了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1]。促使体育教师由过去被动实施教材内容转变成了体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因此,极富民族特点的纳西族体育游戏进入课堂,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乡土体育教材内容,加大他们对教材的自主选择,丰富体育课堂内容。纳西族体育游戏中蕴藏着丰富的纳西族体育文化内容,特别是纳西族的学生在接受这些体育文化时也自然增加了民族文化教育,感受到了纳西文化的人文关怀。同时,这些纳西族体育游戏还缺乏理论上总结与提炼,也给广大体育教师留下了创新教材教法的空间,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有积极作用的。

2 纳西族体育游戏的分类

纳西族体育游戏大体可分成智力游戏、身体接触对抗性游戏和非身体接触对抗游戏三大类。

2.1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又可以分成为非身体活动性智力游戏和身体活动性智力游戏两类,对培养青少年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好的作用。非身体活动性智力游戏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注意力、耐心、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如:逼死棋、碰撞棋、大王棋、东巴棋等棋类活动。其中碰撞棋较为简单,主要适应于十岁左右的小孩,其它棋类则相对复杂适用于成年人和青少年。身体活动性智力游戏,除了强调身体活动能力外,参与者还要有说唱、心算的能力。这类活动以“次柯余柯金”、 “鲁侧拱”(抓石子)、“蛇、蛙、蜈蚣”最具有代表性。

2.2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

第一类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强调腿部的活动。明代木增诗句“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钲蹴鞠场”描写了古代纳西族地区上流社会开展蹴鞠的场面。由纳西族古代“蹴鞠”游戏演变而来的“踢猪尿泡”游戏,以及东巴祭天仪式后举行的 “老美老古余”游戏均属于这类游戏。如“老美老古余”(老虎抱蛋)游戏中,扮母虎者,要用手脚着地的方式将身下的虎蛋(可用石头等物品代替)护卫住。其他的游戏参与者则用手去掏“虎蛋”。充当母老虎的游戏者用脚去踢掏蛋者,被脚踢到则轮换去当母老虎。纳西族先民认为红虎是纳西族第一代武师,因此,游戏中含有纳西族武术腿功的攻守喻意。此外还有纳西族民间盛行的“斗鸡”游戏也属于此类游戏。

第二类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主要用手臂和头部的力量。如:“纳西摔跤”,游戏者用双手抓住对方的肩膀,用推、拉、拐、压的方法迫使对方失去重心胜,而禁止用脚部动作。扭锄头棒等游戏也主要用手腕的力量。此外,两人拉绳拔河、顶牛等等对抗性游戏,这些游戏主要体现了头颈及上肢的力量。

第三类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为集体打斗游戏。这类游戏对培养青少年勇敢机警、团结合作的精神极有帮助,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反应速度、奔跑能力、手臂爆发力、投掷的准确度等。如流行在乡村的模仿古代部落战争的“打土巴战”和“叠人打斗”游戏等等。

2.3非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

此类游戏在纳西族地区有很多,如“打陀螺”等。 “打陀螺”,纳西语叫“地跺螺”。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所不同的是,纳西族地区“地跺螺”的游戏性体现在从制作到最后“玩”的整个过程。究竟谁的“地跺螺”更好,除了形态以外,还得靠它的响声和强大的旋转力来进行评定。此游戏的玩法很多,可让“地跺螺”在地上旋转时互相碰撞,最后倒地的为胜者,还可用放“地跺螺”的方式去砸对方的“地跺螺”,砸到者为胜。“地跺螺”既是一种游戏也是青少年学习纳西族传统木匠手艺的第一课。体现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游戏还有玩泥巴。用沾土合上水,随游戏者的兴趣捏造各种各样的造型。也可以玩“放泥炮”。即用这种泥捏成一个小碗状,让小泥碗碗口朝下用力砸向平整的地面,让其“爆炸”。然后,缺口大者取对方相应的泥来填补泥炮的缺口,最后所获泥多者为胜。产生于旧石器时期“飞石索”,既是纳西族的狩猎工具,也是纳西族的游戏取乐的手段[3]。纳西族进入农耕生活后,飞石索等投准游戏演变成了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投瓶”的“投掷果核”游戏。这些游戏,既能满足青年少年的好胜心理,也能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还有一类非身体接触对抗性游戏适应女性参与。如跳橡皮筋、翻线、跳猪头等众多的游戏。这类游戏运动量不大,主要体现一种技巧性、灵活性和体育的审美意识。

除了以上这些游戏以外,纳西族地区还按不同的季节开展荡秋千、放风筝、磨秋、跳绳、跳沟、射箭、爬粮架、打连杆等非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

3 纳西族体育游戏的特点

3.1娱乐性

“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是纳西族传统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也影响到纳西族大多数体育游戏的表现形式。因此,大多数纳西族体育游戏竞技性较弱而娱乐性较强。如上文提到的“踢猪尿泡”游戏,在少年儿童争抢“猪尿泡”的过程中有对抗,但没有什么规则可以判断谁胜出,一般随着猪尿泡的爆裂,游戏也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投掷果核”等游戏则更突出的是一种全民参加的娱乐性。这些都是与游戏的娱乐本质是一致的。

3.2健身性

纳西族体育游戏多数体现一种娱悦身心的功能,突出的是娱乐性,但很多游戏已经具有独特的健身功能。跳皮筋、跳绳、跳猪头等以活动腿部肌肉为主的游戏,还有能够锻炼全身肌肉力量的叠人打斗、纳西摔跤等等。

3.3教育性

纳西族体育游戏中有大量约定俗成的规则,对参与者而言可以充分感受到体育的“规则效应”,从而把游戏中养成的行为延伸到纳西族的社会生活中去。另一方面,“老虎抱蛋”、“射杀仇敌”、“拾柴赛跑”等游戏,本身就是纳西族东巴仪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能了解到纳西族体育游戏产生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传播过程和典故内涵,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不屈的尚武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3.4季节性

纳西族的体育游戏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如荡秋千常常在春节举行,投果核、地跺螺等等游戏则在秋季进行,“玩泥巴放泥炮”则多数在夏天进行。

3.5多样性

纳西族的体育游戏种类很多,既有适用于少年儿童的,也有全民参与的;既有运动强度大的,也有重在娱乐的。这样也就便于游戏者根据自己的年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游戏。

3.6竞争性

纳西族的体育游戏很多都有游戏规则。如模仿古代部落战争的“打土巴战”、“叠人打斗”、“老虎抱蛋”等都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些规则既能让游戏按其独特的方式进行,还可以培养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7原始性

有些纳西族体育游戏还没有完全从生产劳动或宗教活动中脱离出来,还带有浓厚的原始体育色彩。如“飞石索”,既是狩猎工具也是游戏工具,“射杀仇敌”、“拾柴赛跑”则完全就是宗教仪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4 纳西族体育游戏的教学应用原则

4.1因地制宜的原则

纳西族体育游戏既是体育手段也是体育内容,合理运用这些体育手段和内容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挖掘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乡土体育教材。 但是,“玩泥巴”、“捉迷藏”、“打土巴战”等游戏在城区学校开展则会受到场地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展则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学效果就会很明显。因此,在运用纳西族体育游戏时,各学校可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一些富有民族特点的运动场地及器材,如有条件的地方,可艺术化地设计“走羊洞”、“跳猪头”等等固定的场所,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地形,设计磨秋、跳沟、捉迷藏场地等多种体育游戏合为一体的民族体育园。这样既能解决丽江城乡中小学体育场地及经费短缺的困难,又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还能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富有民族特色的运动场地。

4.2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与开展活动并重的原则

过去纳西族全民普及的体育游戏现已面临消亡的危险。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面临消亡的,民族的,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的东西,就可以不重视。有些不合时宜的,带有封建迷信色,没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游戏,我们要放弃,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纳西族体育游戏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这是极具价值的史学研究材料。因此,要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高度来审视这些体育游戏,使之成为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重要宝贵财富。

4.3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游戏的原则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首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如“鲁侧拱”,适合于6至11岁左右的小同学玩,如果安排给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就没有兴趣,效果自然就差。其次要根据学生性别来安排游戏内容。如在女同学中安排纳西摔跤,而男同学安排跳猪头,游戏的效果也肯定会打折扣。

4.4“健康第一”的原则

纳西族的体育游戏有很多是大运动量,身体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如“打土巴战”等。可以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土块”用沙包来代替,这样考虑到游戏的竞争性、对抗性,同时,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场地、器材及其它任何存在的安全隐患,真正让学生的身心在欢快中得到发展。

4.5按体育的本质特征来选择游戏的原则

一方面,体育是人类的身体活动,是人以自身自然为对象的特殊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体育又是人类的游戏行为,是以身体直接参与和承载为外部表征的游戏行为。进一步考察体育双重本质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体育的身体活动本质更多地体现了体育行为的形式特征,而体育的游戏本质则体现了它的功能性特征,缺乏基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体育[4]。用这样一个尺度衡量纳西族民间游戏时,单纯的智力游戏和毫无改造自身自然动机的嬉戏就会被排除在体育的范畴之外,使所选择的纳西族体育游戏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服务,真正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纳西族体育游戏既是纳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对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和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明确纳西族体育游戏教学应用的意义,以及纳西族体育游戏的分类、特点和教学应用原则,是纳西族体育游戏成为纳西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特色体育教材的前提条件,也是纳西族传统体育走上课程化、科学化的道路,以满足纳西族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现实需求的有益探索。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1996SS14027) 】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

[2] 和春云.动感丽江——纳西族体育文化解读[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42.

[3] 和春云,谭华.从“飞石索”看纳西族原始体育的起源[J].体育学刊,2009:98.

[4] 谭华.体育本质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8.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云南 丽江,674100)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