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个性化阅读及其教学研究

2022-06-08

陈媛

一、个性化阅读目前存在的教学误区

(一)理解的表面化

1.将个性化阅读等同于个体阅读,并排斥合作学习。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涵义,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开启。课堂上,他们往往在出示课题后,只说了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阅读时教师则一言不发地在教室里巡视;学生读后教师让学生们个人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读之后就让学生发言,最后用一句“大家都读得很好”草草结束学习。

2.将个性化阅读变成了“自由化”阅读,甚至走到了“惟自主论”的极端。给学生过度的自由和随意性,“想读哪儿就读哪儿”“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一切都由学生说了算,将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学生主体绝对化。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结果只能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自主变成了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课堂虽然热闹,但沸沸扬扬之后,学生什么也没有留下。

(二)理解的偏狭化

在当前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只看到了加强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和由此获得的感受、体验、理解的这一面,只重视了学生这个主体,却忽略了课堂学习中的另外两个主体——文本(作者创作主体性的表现形态)和教师。具体表现在:有的课堂,要求学生只用三五分钟的时间阅读文本随即就开展讨论和探究,文本位置常常“空缺”或“半空缺”;有的课堂则干脆把文本弃之一旁,让多媒体代替了文本,把文本变为各种各样的画面,表面上是帮助解释文本,实际上却消解了文本的主题意义。

(三)教师主体性的缺失

1.对学生的阅读实践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与帮助。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都不够丰富,因而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学生面对文本,有时会读不懂,不知其所云。学有专长的教师理应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来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语境,照顾学生“先在结构”的差异性,帮助学生进入文本。可有些教师却“淡化出场”,形同虚设。

2.对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味肯定。由于学生理念观点、生活经验和阅读水平的不同,他们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难免会有深刻与浅薄、全面与片面、正确与错误之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置可否,对也真棒,错也真行,甚至当作“新奇”来认同来欣赏,让学生在称赞中迷失了辨别是非的方向。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情境,搭建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1.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人文情境

新型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要身体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心理需要,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应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作为学习的同伴共同解决问题,彼此可互问互答,互争互辩,质疑争鸣,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2.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情境

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要重视营造和谐的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教学中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希望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想方设法帮助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二)开放灵活适时引导的课堂对话,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提升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要善“导”,组织教学又要求“活”,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起来,而不能死抱教案,机械刻板。请看案例:有位教师上《乡愁》,教师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作什么?”

学生答道:“乡情。”

“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的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作什么?”老师又问道。

“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

“不该这样回答。”老师有点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的语气显然不太自信了。他抬头一看,教师已是满脸阴云,连忙换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我只要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启发道。

“深情。”学生吸嗦道。

好在此时下面有学生接口“叫作‘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读罢这个案例,在让人失笑的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深思:许多语文老师上课都按一定的程序操作,或者设计一个程序,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程序,好像是在流水线上“做工”。教师上课当然应当有预设目标和思路,但预设的不应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不是预设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而是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预设怎样广开学路学习,预设多元解读,预设课堂的各种变数,即预设一个落实“三维目标”的学案。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需要指出来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阅读体验和感悟的差异性、独特性,还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意义达成的共识,也就是“共性化”。理解是多元的,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置文本的应有之义而不顾,对个性化解读我们应该把握好时机和尺度,因文而宜,因时而宜。

在对话交流中个体扭转了偏差,发展完善了认识,走向统一,也是一种阅读提升。

(三)倡导激励性、引导性、建设性的阅读评价

1.激励性评价

个性化阅读中,学生的感受或深或浅、或多或少,都是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韵味的碰撞。对此,教师都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哪怕是不正确的见解,教师也要从中看到闪光的东西——独立思考是对话的起点,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就表明他们开始具备探求真理的勇气了。教师要多肯定多勉励,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到自己不同程度的成功,学生乐学、乐思,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当然,激励性评价并非没有原则的一味地肯定、叫好,面对不合理的、偏差的、错误的认识,教师不能放弃引导的神圣责任,因为个性化阅读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2.引导性评价

当学生的阅读处于停滞状态或偏离正确轨道时,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把学生带入新的情境之中,以实现阅读的深化。教师的提问和必要的讲解、点拨是“导”的体现,是把握学生学习方向、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生成质量的关键。引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体认知的深入、情感的升华。

3.建设性评价

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误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会对文本、对作者产生误解,也常常会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消除误解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的。当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与同学出现暂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误解一时难以消除时,教师有必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如提议转换一个探究的视角,或将问题暂时悬置起来,指给学生深入探究的路径等等。因为,在学生按照老师的建设性提议去做时,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点点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为其提供的催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肥沃土壤,将促使他们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另外,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评价不应只是教师的特权。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应把部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评价,把评价的过程当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