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凸显文本意识,提升解读能力——以论述类文本为例

2022-06-08

任克元

一、分清文本要素,提取中心

传统论述文的构成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如果在文本解读中关注要素,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论述类的传统议论文“江苏卷《谈静》”为例。

①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②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③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④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⑤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⑥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上面材料是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谈静》的第一段,一共六句话。如果按照文本构成要素进行分类,会发现①②⑥是观点句,其中②是概念阐述句,不是具体观点态度的阐述句,①是观点,⑥是结论(观点)。③④⑤是论证部分,其中③是①②的论据,⑤是⑥的论据,④是③⑤之间的过渡。而议论文的关键点是观点,分清要素,就可以分离出关键观点句是①⑥句。第一节主要内容就是: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整合概括为: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感受。感受力有强有弱。

二、理清段内层次,有效整合

对于比较复杂的语段,我们除了要抓住文本基本要素外,还要能分清话题间联系与区别,进行有效分层,找到各层次间关系。

①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②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③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④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⑤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⑥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上面材料是《谈静》的第二段,一共六句话。如果按照文本构成要素进行分类,会发现②③作为论据论证的是观点句①,可以说①②③句的中心是①,如果给本段分层的话,①②③句是一个层次,主要内容是:天才的感受力更强。

这时候看剩下的④⑤⑥句,它们是谈论的同一个话题,可以归为一个层次,中心句应该是第⑤句(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但是这两层是个在一个段落里面,应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我们还要对这两个层次进行整合概括。仔细研究各句之间关系,会发现第④句表明这两个层次之间联系: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因此我们可以将“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替换成:“所谓感受,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也就可以换成“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感受的人。”换而言之,也就是“感受力最强的人最快活”。最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整合两层的内容,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第二自然段的观点:感受力越强,越能从生活中领略趣味。

三、关注承接过渡,合段研究

抓住议论文基本要素,学会理清层次,只是解决一段文本的解读,而对文本的有效解读必须有整体概念。如果就段论段,往往不能把握文本的脉络。以《谈静》第四段为例。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我们很容易发现上面这段主要是谈“静”的问题,观点句是第二句: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但是第四段谈“静”却和前三段(第三段观点是:领略到趣味的人不会岑寂、烦闷。)似乎没有关系,显得非常突兀。因此我们还要合段研究: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仔细研究第四段各句内容,会发现第一句不是谈静的问题,其实它是勾连上下文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得出第四段的观点:领略趣味应在静中见出趣味。

此时,我们回顾各段内容发现:文本首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然后进一步说明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生活不会岑寂、烦闷;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抓实文本要素,理清段落层次,抓住承上启下的句子,文章的内容和脉络就显得十分清晰。

四、掌握文本差别,有的放矢

论述类文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类型的论述类文本差别是明显的。解读文本必须掌握文本之间的差别,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说《拿来主义》一文,表面上这是一篇“议论文”,让学生按“议论文”的套路来解读课文,用“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来分析“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采用‘拿来主义’”,“怎么‘拿来’”;只会将一篇鲜活的文章分析得死板生硬。

《拿来主义》是“议论文”这一大文体中的一个小类文体——“杂文”。杂文虽包括在“议论文”之中,但它属于文学作品一类,是文艺性的论文,是社会评论、文化评论,是政论与散文相结合的边缘文体。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但又和一切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形象性,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因而又具有文学的艺术魅力。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这些都是杂文的显著特点。《拿来主义》等杂文的教学,应把握杂文的特点,从其特点出发去解读、鉴赏。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领悟杂文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与“实”(举实例)——以虚说实,以实带虚;语言运用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用。既要熟悉杂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还要发掘其超时代的普遍意义。

因此,教师对文本特征要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充分了解并掌握文体分类的规则,认真、仔细考究具体课文的文体类属,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很容易造成了文本解读的肤浅。

★作者单位:江苏清河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