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王维诗画的静寂美

2022-06-08

钱 敏

宋代苏轼在评价王维诗歌妙处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首次提出关于诗画统一的问题。的确,身为画坛巨擘,王维的诗歌常常注重构图技巧、色彩运用、声光结合,读他的诗,眼前就像出现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田园画。自王维之后,我国诗歌中描绘画面,在画面中体现情感的诗歌传统便薪尽火传,形成了一种风尚。然而,“入画”一直只是对王维诗歌胜处的经典评价,与后代一大批长于描写的诗人无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王维独享了这一盛誉?

王维是唐代颇有影响的山水画大家,一直被后世推崇为南宗文人画之祖。“文人画”即文人之画或士大夫之画、士人画,苏轼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明确提出士人画概念,究其意思,是在强调士人画与画工画在绘画风格上的差异,即士人画观其意气。王维生活的年代,由于佛禅哲学的广泛流布,崇尚空灵淡远的画风,力倡洗去铅华而趋于冲淡清新的艺术风格,着力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空寂中生气流行”的意境。这是古代文人画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王维诗画共同追求的境界。

王维的画现世留存不多,现藏于台北故宫的《山阴图》是王维山水画的代表作,画作描绘的原野远树,用笔拙朴细巧,恬淡宁静的氛围萦绕整个画面,确能让人兴起田园之思;王维画喜用雪景、剑阁、栈道、晓行、捕鱼等题材,时论提及的《雪溪图》、《江山雪霁图》有王维笔意,从中传递出的诗意禅境,实为空寂无声的静观之态,仿佛王维在说,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临风听蝉、月下弹琴、雨中观槿。

读王维的诗,你读到的也是“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每一句天然都是一幅山水画,高山深涧,只有松风拂面,寂月朗照,花自开落,这寂静是自然的安静又是生命的律动;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悠然独坐,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逍遥自在,不同于鼎沸喧扰的现实世界,此刻,心灵从躁动归于平静,一切目的性的追求被隔绝,人在无冲突的寂静中关照自己的内心,寻找真实从容的自我。自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以后,王维深感自己的仕途也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借书画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在苦闷中追求精神的解脱。他的诗画就是他(特别是在晚年)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的自然流露。

唐顺之论明画家周臣《长江万里图卷》时说:“少陵诗云:‘华夷山不断,吴蜀水常通。’只此二语写出长江万里之景,如在目中,可谓诗中有画。”

妙就妙在这“如在目中,可谓诗中有画”。千百年来,历代的诗论家们公认王维“诗中有画”,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的“诗中画”大多是“绘画所描绘不出的画境”。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皓月当空,透过摇曳的松树枝桠,将如洗的月色星星点点洒在淙淙流泻的清泉上,满载清辉的渔舟从亭亭玉立的荷叶底下露出一角船头,推动着粼粼的波纹向四面扩散。这一幅光、色、影构成的秋夜图画,带着跃出画面的爽朗而悦耳的欢声笑语,冲击着你的视听。可是,如果所写景致仅仅只是让人“在目”,而不是“如在”,那么所谓的“诗中有画”就要大大折扣了。诗人通过巧妙的笔法和独特的感受完成了对画面的超越,让人感受到清新宁静的画面下那个“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的诗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诗人苦苦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表面上看本诗只是在描绘山水风光田园物象,实际上诗人是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绘,以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洁净纯朴的思想感情。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首联和颈联写景,山是苍翠的,水是流动的,落日不忍离去,炊烟唤我回家。这里,寒山、秋水、落日、孤烟,描绘出的不仅仅是一幅清丽淡雅的山水画,山水田园的温情亦包孕在这一山一水、落日和孤烟之中。那个“倚杖柴门”的隐者,兀自在秋风之中听晚树鸣蝉,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将寒蝉的孤绝之音从辽远与空茫中拉回耳际。时间静止,画面定格,画中那个超然物外的诗人自己,是整幅山水的灵魂。这就是王维的山水诗,不仅是流淌光彩与天籁的一幅画,他几乎把每一项景物都注入了自己特有的灵魂和感觉,又把自我消融在景物里,达到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庄禅境界。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批评只求形似是比较幼稚低级的阶段,不足为法。苏轼的画论告诉我们,以形似为基础,而又不止于形似,能够让人想象描画不出来的意蕴的艺术作品,才有不尽之意趣。诗书画之所以能够相通相融,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人们思想、意志、情感的艺术表现;它们都强调诗外、书外、画外功夫,把更高的“意境”作为共同的追求。而王维在诗画中所创造的自由澄明之境,折射出古代文人对个体生存的思考,唤起无数文人志士内心的共鸣,他们在现实世界(尤其是仕途)没有实现的人生价值,在艺术和宗教中追求超越;在自然中参悟生命,在静寂中审视自我,这是中国艺术的本质,是文人的人格精神。从这个角度说,只有王维可以获得如此的评价。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人民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