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诗词创作,在运用中打通阅读和写作

2022-06-08

施荣怀

现代教育注重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诗词阅读和创作是极好的实现途径。诗歌以语言为美、意境为美,抒发着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现实中,语文教师注重对诗歌欣赏的教学,却往往不重视引导学生诗歌写作。学生对于诗歌美的欣赏,也往往实现不了教学的期望。每年的江苏高考诗词鉴赏考查题都是得分率很低的一类。这样的教学实在是没有能挖掘出诗词本身的巨大魅力。

首先,诗词的内容本身就是令学生着迷的语文教学材料。“诗言志”,这样的文学形式最初就是应人们内心情绪表达需求而产生的,诗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也确是最生动有趣的,包含在其中的人文情怀和诗画结合的意境之美更是永远的心灵诱惑,数千年以来人们都会自发运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还在此基础上,以诗词的文学形式为蓝本创造了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如:对对子,猜灯谜等都深受人们喜爱。人们自发学习,不断创新出的作品。陈寅恪先生还用对对子作为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试题,认为对对子不仅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还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甚至当今的很多流行歌曲也很注重吸取格律诗的许多品质。可见,诗词应该是一类令学生兴趣盎然的教学内容。因此,只要语文老师们善于发现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的人文情趣和受人欢迎的文学样式,设置情境,给学生以生活体验的情境,打开创作的运用之路,学生就会在运用过程的每个细节中,一边体验真正的情趣,一边在不知不觉的轻松中学习语文。

在诗词写作这样的运用活动中实现了真实的阅读学习,还切实地实践了这样一个理念: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兴趣才是语文学习实现高效的重要前提。

其次,尝试诗词创作,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好方式。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贵在立意。青年学生通过欣赏诗歌,实现了精神的穿越。学生的心灵深处蕴藏着美好的事物,他们认识事物的感受是独特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纯洁、美好的心灵可以通过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起来,表达出来,他们的作品常常具有成年人作品缺乏的光泽、鲜活特色,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真正体现。中学生在青春成长的道路上,一定要不断发出自己稚嫩而又真切、单纯的,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心声。而诗歌就是学生喊出真我的最佳途径之一!尝试诗歌创作,是十分受学生欢迎的事情。因此,诗歌写作十分有利于学生个人修养、气质、精神力量的形成。

因此,我主张:语文诗词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多开展诗词创作活动,在尝试创作中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对生活的感悟,打通诗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再说,诗歌创作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尝试创作诗词是实现高效诗词阅读和提高写作教学效益的“捷径”。

有这样一个案例,2013年下半年,我们举办了一次高中诗词教学研讨会,两位教师分别执教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引起了我反复的思考。第一堂课上,年轻的老师提供了有关诗词知识,要求学生利用相关资料,自学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并尽力理解并借鉴这首词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以“国庆节”为话题,自定主题,尝试创作一首主旨明朗的诗词。课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创作,六名学生代表六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自己的词作,详细地解说自己学习《声声慢》的所得,这样的效果,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想,在场所有的人,包括听课的老师们都被学生们讲台上作品的交流展示活动带动起来。另一堂课,也是教学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上这一节课的教师确是一位公认的语文功底很深的教师,采取的是对话式教学法,课前,教师精心备课,反复试上,课上采取读——品——讲——再品的形式,教师广征博引,努力和学生一起细细品味,深刻挖掘,学生们努力地配合,想提起精神来,但课堂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研讨会上,与会老师一致认为:我们确实发现了一条值得尝试的高中阶段诗词教学的高效途径——在尝试创作中学习诗词。

有人说,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标对教学并没有提出创作诗歌的要求,在高考中也不太主张鼓励学生去创作诗歌,为什么要强调把尝试创作的行动引入语文教学行为中来呢?这是因为,学生学习语文最缺少的是真实的阅读,不仅缺少在理解中读、在思考中读,诗歌欣赏过程中更缺少用自己的情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带着自己的见解去评判作品中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读,是可以促进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提高的。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有教师的作文教学着重于技法培养,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僵化了学生思维,习作往往不带学生的主观色彩和个人感受,内心情感得不到表达,这样做,是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写作,剥夺了学生对于写作、对于诗歌、对于语文的兴趣,结果是学生无法写作,不敢写作,讨厌写作,进而讨厌语文。诗歌写作却不是这样,诗歌就是言志,诗歌又具备十分自然的形象美和流畅和谐的自然美,教师只需要稍作提示,学生就可以创作出优美的诗歌作品。几年前,我曾经从报纸上读到一首诗:题目是《一碗油盐饭》:“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这是一首文字极其简单的小诗,不曾用任何一个渲染情绪的形容词和华丽的词藻,然而它整齐的形式下的意境却是深邃而丰富的,给人们的思索和想象以无穷广阔的空间。这首小诗正体现孩子写作的真意和灵感,表现出人类共同关注的人性光辉。

在阅读和生活中写作,在诗歌写作中感悟自我,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感受生活真情趣,因此,尝试诗词创作也是能带动学生对于传统文学样式——诗词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很自然地改变高中学生对语文学科少有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扬中市教育局教研室。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