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注重揣摩景物语提升语文读写能力

2022-06-08

文/朱成登

不管是在阅读还是写作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景物描写都没有特别的在意。其实,若运用恰当,景物语往往是辅助人们表情达意的独特的、别有风韵的一枝语言奇葩。因此,不仅在语言运用板块中经常考查对景物语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学生要是在平时的作文中能够恰当地加入景物描写,熟练使用景物语,则更是起到一种烘云托月、增添文章文学色彩的美妙作用。因而,对景物语切莫等闲视之,而应比较、赏析,把握其特点,总结其规律,了解其写法,以提升我们的读写能力,滋润我们的文学素养。

一、比较景物语,弄懂景物语的对象特点

变幻莫测的自然景物,不管它是光秃秃的枝条还是枝繁叶茂的树木,不管它是寒风凛冽的冬日,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这些特定背景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信息。

而一般的人们往往容易“以物喜,以己悲”。因景物的好坏和自己的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最好的印证。因此,不同语境中的景物语往往因情感对象的不同而意义不同。且看——

同一轮月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触,亦有不同的词语:

因思乡而彻夜难眠的李白看到床前的月光也恍若寒冷的白霜凝聚而成,不由得直抒心中满溢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遭遇了人生最险恶的生死变故之后的苏轼,虽然心中也有愁,可凭着一颗慧心,善于从自然中捕捉美景来寄托其人生感慨的苏轼,在他夜游承天寺时看到的月光竟如“积水空明”,月光下轻轻摇曳的竹柏影子在淡雅清丽的月光的映照下竟如“水中藻荇交横”,如水的月光,幽静的寺院,疏影摇曳的竹柏影子,与苏轼那淡淡的喜悦,淡淡的愁绪竟是如此的吻合。

同一轮明月,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有时也会有不同的景物语,而不同的景物语则反映出描写对象不同的思想情怀:

同是苏轼,虽然饱受思念之苦,但深受儒、佛、道思想影响的他表现出来的却是积极乐观与豁达的哲理情思和美好的人生祝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同是苏轼,同样的明月,在他的《赤壁赋》中,竟同时出现了柔美的现实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苍凉的历史之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以及饱含独特的人生体悟的哲理之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文中的月亮成了苏轼在痛苦的人生际遇中畅达地看待生死起伏的特定景物之一,也委婉地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的感叹,以及因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豁达情怀。

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语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弄懂了景物语的描写对象的特点,无论是阅读或写作,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赏析或运用景物语,提高读写能力。

二、扫描景物语,把握文脉主旨

有时,一篇立意看似不是特别出色的作文,但里面恰当巧妙的景物描写能够做到情景交融,真切自然的传达出作者的意绪的话,则同样可以令文章熠熠生辉。以写人或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中,恰当而巧妙的景物描写无论出现在哪个位置,都能给文章增添光彩,韵味无穷。开头恰当巧妙地运用景物语,可以起到一个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

如鲁迅《故乡》的开篇语: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深冬、阴晦、苍黄、萧条,从这些词写出了故乡的荒凉与冷落,没有活气的村景,贴切地衬出了自己的悲凉心情;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不但可以营造全文的情感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生动,优美的语言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为后文的写人记事做了铺垫。

三、揣摩关键景物词,品形象,明写法

成功的景物描写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脉络主旨,对人物的心境刻画、形象塑造等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而揣摩关键性的景物语,明确景物描写的方法,对于提高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样重要。

如朱自清《春》中描写“春花图”的景物语: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文中的“让”、“赶趟儿”“闹、飞来飞去”“像火、像霞、像雪”“仿佛满是”“眨呀眨的”等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用得生动形象,并且传神地写出了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音响、气味等特征,既突出了灿烂、热闹、鲜艳的春花图的特点,也流露了作者的满心欢喜之情。

再看鲁迅的《风筝》开头的句子“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从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积雪”“灰黑色”“禿树枝丫杈”可见一种严冬特有的肃杀气氛,以此来烘托“我”的悲哀心情;而点出“风筝”一词,则一为点题,二为睹物思情,触景生情,因其处在文首,故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根据对景物描写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的分析可见,这些景物描写的成功之处除了调动人物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来突出景物的特点外,还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换时换位的感知的写法,甚至发挥联想想像,以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的写法来突出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在平时的阅读、写作中若能探究、明确这些景物语的写法特点,对提升阅读、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对于景物语切莫等闲视之,要觑准语境,比较揣摩,由浅到深,由特点到写法,就能赏析美文,写出好文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浅谈记叙文景物描写的训练》(作者:潘桂球)选自《中考教学参考》2011第03期

[2]《让景物接受主体的光照——从课文中学写作》(作者:曹津源)选自《初中生学(中文读写)》2003第2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社区教育中心)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