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亲历审美过程培养审美情趣

2022-06-08

文/杨叶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见,美育已被列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语文学科美育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中学各学科都兼有美育教学的任务,但是,语文学科美育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远远超过其他学科。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作品的形象、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丰富与净化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语文学科教学恰恰最具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形象诱导的特色。因为语文课本中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就给语文课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的美学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和谐社会的建设、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美育教育的重要,可以这样说,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机进行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

四十五分钟,三尺讲台,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情趣妙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板乏味,课堂沉闷窒息,学生昏昏欲睡。这里面虽有诸多因素,但毫无疑问与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一定有关:缺乏情感的震撼,忽视审美教育。

审美过程虽然也有理性活动,但更多的是情感活动。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其直观性、可感性,它以感情活动为中介,如果将感情活动这一中介淡化或去掉,必然会使教学陷入一种枯燥无味、呆板无趣的泥沼之中。总之,随随便便埋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不高,张口闭口嫌弃学生在课堂上不很好配合,恐怕是我们的一面之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需将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诗文中去,做到披情入文,使语言中的形象也和自己具有同样的情感,达到审美客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欣赏者)的情感上的交流融合、升华共鸣。例如,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可先把自己录制的朗诵和演唱磁带放给学生欣赏,从感情、气魄、意境上先声夺人,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这时浮现的是一幅气魄宏伟、意境深邃美丽,似景如画的北国风光图,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同时为理解诗词下阙作了很好的铺垫。

审美的又一特征是情感体验。换言之,就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它。学生对美的感受,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品评,让学生来感知其中美的因素。如自读课文《邓稼先》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学生可能对这句话理解不深。教师对此就要分析:邓稼先身负重任,在研制核武器时每一个数据都要精确,如果不能做到胸有成竹,会给核武器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作者关心邓稼先签字时手有没有颤抖,正是对半个世纪的朋友的关心,对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关注。这样的分析与品评,能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两位科学家那半个世纪的友情之深厚,从中得到真情实感的审美体验。

如今,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单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愈来愈显得有其重要意义。只有把学生的这种情感活动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自己也处于作品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正确地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尽情地欣赏,以期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如鲁迅的《孔乙己》主要是通过孔乙己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的不同外貌、语气、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反映作品主题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鲁迅先生塑造的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美的评判:心地善良(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少与人争(不在乎人们的嘲笑);品行还好(从不拖欠);受尽凌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只有深刻而透彻地产生了这样的情感活动,才能领悟到鲁迅先生写《孔乙己》的目的,在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从而更激起学生对迫害孔乙己的封建制度的愤恨。这种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效果自然就不错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意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其实美育和德育在目的、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纯粹的人”,既蕴有美的情感形态,又放射着崇高的道德感情的光辉。应该看到,美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道德的价值与道德美,要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还应该看到,在语文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求的道德上的“善”是与“美”相存在的。德育的内容是在美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学生的道德观决定着他的审美观,会影响他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人物美时,如果学生的道德观不同,那教师对这位学生的审美教育就是无法实施的。比如让学生学习雷锋形象,如果教师从道德思想教育方面促成学生接受,那么学生可能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这个学生认为“雷锋不是美的,而是有点笨”,那么教学审美效果就无法达到。

语文教师应极力把美育有机地贯穿在教学之中,美育的具体性、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心灵,并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反过来,再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式再现现实生活,生动鲜明,富于理想和激情,培养了学生追寻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