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初中古典诗歌“美”教法》

2022-06-08

文/高晓云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改革旧有的传统古典诗歌教学方法。以新的,贴近学生学习能力、爱好、兴趣的教学方法、方式提高古典诗歌教学的效果,是作为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古典诗歌;读诗;画诗;味诗;悟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记载着民族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民族深厚的情感,传载着民族不屈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欣赏诗美、领略诗情,我对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性地改进。

读诗—品读诗歌语言美

古典诗词,特别是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诗人创作时情感带动着语音和语义自然流淌而出,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一定是恰当地体现了音和义的完美和谐。而这也正是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代诗词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所以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诗歌预习阶段,我就反复指导学生口诵心惟,反复咀嚼体悟,润养身心。在吟诵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陶情冶性的快乐,同时收获了阅读的快乐和二次创作的满足,更深深地被诗词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所倾倒。如王绩在《野望》一诗中,描绘了薄暮中所见之景。诗人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设色点染,再用简约文笔粗笔勾勒,描绘了傍晚举目回望,到处一片秋色,在太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和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富有动态美。而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反复低朗读、吟诵读中,深深地被这幅山家秋晚图所陶醉,而图中的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的巧妙配合并非借有色之笔而是借极具表现力的诗歌语言。所以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学,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和吟唱是学诗的关键一步,更是提高学生对诗歌感知力的基础。

画诗—勾画诗歌图画美

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画相通,一首首精妙的诗歌,就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我在诗歌教学中,用极尽可能地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个人的声音和语言的艺术将诗歌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画面,这对于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欣赏诗美大有益处,如:我在教授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课时,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由远及近,村边绿树环抱,郭外青山相依,溪水潺潺,菊花灿灿,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远接青山,幽静而闲适,主客饮酒交谈,临别之时主人相邀重阳赏菊,客人笑而应之。一幅散发着泥土和稻花清香的农家田园风光如现眼前,这极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急于诵读的兴趣。

味诗—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意象是诗人抒情和表意的基础载体,学生只有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诗歌意味和内涵,才能体味到诗人在意象中所富存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我在教授曹操名诗《观沧海》之时,为了能学生准确和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怀和抱负,我着力引导学生寻找和理解诗中意象及内涵。曹操在诗中描写浩渺无边,气势雄伟的大海时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前文所描绘的廓落无垠的宇宙大背景之下,纵意岩开大笔,以大海的雄伟的气势、阔大的气象作为诗歌的意象,把大海的威严和力量托现于学生面前,学生根据自身所积累的成长经历以及对文字的感知力,能够深深的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大海与天相接,空濛而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及至银河的运行似乎都是大海的自由吐纳,大海此时已非实景中的大海,实已与诗人心中所孕之情合而为一,也即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此时,学生自然地理解到吞吐宇宙,气象宏伟的大海就是诗人心中伟大的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途充满自信的乐观气度。所以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学生在诗中独有的情感体味与他们旧有的生活经历及感悟结合起来,着意使学生在丰富而饱满的诗歌意象所创设的美好艺术境界中,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品味的鉴赏力。

悟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合二为一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眼前“境”与心中“意”的统一。在懂得寻找和把握诗歌意象作为突破口来理解诗歌主旨这一方法后,我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诗中是借助眼前的某景、某情、某人这一“触景”的机会来“抒怀”,来表现自己主观而强烈的情感。因此,要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就必须深入地理解并把握诗人如何借助抒情的客体表现心中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等多样的情感,与此同时,我则十分“精心”而“刻意”地引导学生领略诗中“意”与“境”如何浑然一体,“景”与“情”如何水乳交融。我在与学生研讨《湖心亭看雪》课后对比阅读题《江雪》的赏析时,我与学生通过“千山”、“万径”、“绝”、“灭”等词真切地感受到天地白茫茫、寒气彻骨而逼人,江面冰花弥漫,奇寒异常的“境”;后文则以“孤”和“独”分别起句,表现天地阔大,人的渺小而极微反衬出渔翁,即作者内心的孤独,失落之“意”的情感,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眼前之“境”与心中之“意”巧妙地结合,使人感受到整首诗扑面而来的沉闷和压抑之感,这也正是作者所表现的诗歌意境。这灿若星辰、斑斓多姿的诗歌意境的体味、把玩对培养初中生优良的禀赋和温柔敦厚的人文情怀是不可多得的饕餮大餐。

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和灵活多变的,为了使学生准确而全面的理解掌握诗歌内容,我们还须教给学生“联系背景法”、“词句深入分析法”等方法。只有在诗歌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做到真正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会到古人的思想境界,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化,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平香.《意境美—古典诗歌教学不可急缺的元素》

[2]李小华.《古典诗歌教学意境营造法探讨》

【作者简介】

高晓云,女,1978年2月出生,2002年参加工作,2014年被评为哈密市名教师。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市第七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