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小说研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2022-06-08

文/杨寿松

【摘要】小说研究性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能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方面对文本有较高、较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型的阅读能力,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探究问题,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研究性学习,以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阅读主体性;审美独创性;创设问题;合作探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它主张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和建构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探究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问题来研究。研究既可以是个体的学习,也可以是集体的协作、讨论、交流。同时教师适当的提供指导与帮助又是必要的,尤其当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出现断层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困惑。这种阅读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特征的具体体现。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课标”对小说的要求是考查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小说在语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可读性都很强,研究性阅读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小说较之其他文体更适合成为学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载体。学生若是能以小说为载体,在研究性阅读方面取得较大的收获,那么他们就能对小说的语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体会,进而将小说的研究性阅读方法带入到其他文体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个人语文素养,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和建构者,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宗旨所在。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小说研究性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能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方面对文本有较高、较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型的阅读能力,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探究问题,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研究性学习,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有助于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去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市片段教学示范课展示,回校后将示范课《智取生辰纲》的片段教学内容在课堂阅读教学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主要讲述了一个两路英雄斗智斗勇的故事。小说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刻画两组人物形象:一组是以杨志为首的押送队,一组是以晁盖为首的八位好汉。本篇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是解开杨志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鉴赏小说的基本途径之一,更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小说涉及的人物众多,课文节选部分对杨志押送生辰纲之前的故事又未作必要的交代。倘若有学生没有完整阅读过《水浒传》,那么仅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就容易导致学生在人物形象的感知上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也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以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激发学生阅读鉴赏小说的兴趣,回归阅读主体性,触摸作品的主体灵魂

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名著阅读。但是我校地处城郊,许多来自农村地区的农民工子女往往存在社会视野偏窄、经济购买能力低,家无藏书,导致他们“一无时间读书,二无书可读,三不会读书”。《水浒传》是一部古典文学名著,但多数学生还没有完整看过一遍,为弥补品读文本的不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准备阶段笔者准备了大量的视频资源,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文本内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生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学生通过视听的感受,弥补了品读文本的不足,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鸣,自然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同时笔者在班级里还掀起一个“水浒英雄故事会”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在每天的晨读上,要在班级讲台上讲讲自己喜欢的一个水浒英雄故事,而且不能重复别人讲过的人物,这样多数学生会有一种紧迫感,因为他之前准备的一个英雄故事可能在前一天会被同学讲到,这就得迫使越后面的学生越要通读整本名著,才能讲出和别人不同的英雄故事。讲故事竞赛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活动结束后,很多学生对老师纷纷表示自己以前从未有过这么详细地阅读一本名著,这次体会到以前从未有过的一种读完名著的荣耀感。这样老师因势利导,引导他们自觉去看其他名著,学生就易接受了。这种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的阅读方式,更能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为此,笔者认为小说研究性阅读教学就应该把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朝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发展。它在再现研究性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小点:1.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失去主体性的原因;2.要巧妙设计让学生回归阅读主体性;3.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的余热性;这也就是新课标中指出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二、发挥教师诱思探究能力,架设可持续性发展平台,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小说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学生阅读小说主要是依靠个体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社会阅历来完成的,以期和作者达到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但多数学生因年龄、生活阅历上的限制,不能走进人物,导致无法从主观情感上融入作品,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把诱思探究带到课堂上,诱思探究的核心在于学生的“思”,“思”的前提是教师的“诱”,“思”的结果则是学生的“探究”。只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能为思维已经出现断层的学生架设起可持续性发展平台,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得以深入,为继续研究、捕捉文本背后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指明方向,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五官并用、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从而展现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那么,在小说研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诱思探究方法有哪些呢?现结合《智取生辰纲》一文谈谈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联系小说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智取生辰纲》一文里,杨志在押送生辰纲的路上为何对军士要求苛刻?学生在探究这点问题时都只看到了杨志怕半路被人劫了生辰纲这点原因,至于为什么怕?多数学生是没有深究的。这时教师就要诱导学生思考:如果杨志失了生辰纲他的命运会怎么样?他为何如此看重这次押运任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小说背景,创设问题,将学生原本停留在文本的平衡的知识结构打乱,给学生提供一个连续思考问题的框架,重新激发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这样学生就会跳出文本的束缚,对原著展开深层次的解读。通过细读原著、深层解读,更好地把握文章暗含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因此,杨志对军士要求苛刻的原因很快就被学生探究出来了,即杨志本是将门之后,“封妻荫子”是杨志的人生目标。如果顺利押送完生辰纲这趟任务,他就能受到封赏,可以弥补之前丢失花石纲的过错,光宗耀祖了。

第二、抓住矛盾冲突,品味关键语句。

《智取生辰纲》一文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双方可谓斗智斗勇,明暗线交织。学生在分析矛盾冲突时既能看到杨志和晁盖的矛盾,也能看到杨志和众军士的矛盾,但在具体分析杨志和众军士为什么会产生矛盾时,学生的答案也仅停留在文本里提到的“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杨志的性格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了内部矛盾的激化,为生辰纲被劫惹下了祸根。倘若教师进一步深究:众军士为什么不听杨志的话?杨志身为领导,为什么不能阻止众军士喝酒呢?学生的思维在这些问题上就产生了胶着状态,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以协作探究的态度参与学生讨论,通过问题组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语句来解答这些疑问,如问题组合一:老都管年纪大,为何梁中书要安排他随行,岂不是累赘?老都管对杨志的态度如何?问题组合二:杨志为何怕老都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志怕老都管?这两组问题是笔者结合之前学生的回答进行筛选、整理、组合起来的。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查找、争论、探究。在仔细阅读原著,细细品味文中关键句后,学生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的见解:其一,老都管是梁中书安排在队伍中监视杨志的,理由是梁中书没有完全信任杨志,梁中书是用其艺而疑其人;其二,杨志当初受命之时,曾对梁中书说:老都管“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的奶公,倘或路上与小人鳖拗起来,杨志如何敢与他争执得?”说明他确实对老都管心有余悸;其三,课文第2段写军健向老都管诉苦,老都管听了后说:“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这表面是帮杨志做思想工作,其实在表明他才是队伍中的领导;其四,老都管开始还对杨志有所忍耐,但后来就忍不住了。来到黄泥冈前,杨志对着军健“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时,“老都管喝道:杨提辖……”这段话就能看出他在仗势欺人。尤其一个“喝”字,说明他根本没把杨志放在眼里,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其五,对老都管的咄咄逼人态度,杨志只是说:“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哪里知道路途上千难万难!”不是以牙还牙,而是轻声细语地解释,说明他不敢得罪他;其六,杨志看到众军健都到松林树下睡倒了而喊“苦也!”这“苦也”是他置身多种矛盾之中备受煎熬的集中释放,是被官僚所逼发出的悲怆之音,是英雄无路壮志难酬的凄凉挽歌,是残酷的现实与强烈的官欲在杨志头脑中矛盾的反映。由此,我们发现当老师通过适当的点、拨、导、引后,学生的灵智就开启了,求异、求新的思想就不断地迸射出来,整堂课就充满了阅读主体的审美性。

以上仅是笔者参加片段教学后,小说研究性阅读教学方面的粗浅探索。通过这次教学尝试,笔者进一步认识到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学习主体,同时也要能意识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它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才能融会贯通学到新知识。总之,小说研究性阅读教学还有许多新的领域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津.《智取生辰纲》鉴赏——《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第16期

[2]《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陕西人民出版社(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张熊飞教授著)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启悟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