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感悟素材背后的味道,加深立意的深度

2022-06-08

文/杨科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考作文分值的提高,写作也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作文的语言、结构、构思、立意等无一不成为学生们夺取这半壁江山的阵地,而在这之中,立意显然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作文的立意决定了一篇作文思想的厚度,能让阅读者发现作者智慧的光芒,这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一种素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以小见大;借象传意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结合近几年来中考作文的倾向,也不难发现作文的立意深刻是夺取高分的关键所在。往往同样的素材在不同学生的眼中,因为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角度与深浅不一样,会挖掘出截然不同的中心。而那些眼光独到、剖析得鞭辟入里的作文自然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同时,作文立意的深刻也是高考作文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所以初中阶段我们势必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立意的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在观察事物和生活的时候能更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也能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进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记叙文要达到立意的深刻,我们说在写法上一般有五种方法(高屋建瓴法、借象传意法、虚实相生法、大小互化法、多角立体法)。但是通过我们的实践,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初中生去写作,结合实际经验,我个人认为,初中阶段立意的深刻在写法上最常用、最易被学生掌握的两种分别是:

一、以小见大,引发思考

有学生说,我的生活如此枯燥而平淡,我怎么去写出深刻的立意呢?其实,作为学生,生活都是类似的,三点一线,家庭、学校,构成了生活的主体。关键在于你能否有一双慧眼,能否从点滴小事中看到社会的正能量或者阴暗面,引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能否从一言一行中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引起思想的震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就事写事,而要通过细枝末节去发现,捅破事物的表象,看到窗子里的内容,发现素材背后的意蕴。平时的上学途中、放学途中,那些修车人、摆地摊的人、门卫……细细观察他们,我们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发现他们身上的光辉,他们的衣着、谈吐、动作都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对象。而透过这些小细节,我们能看到更大的方面,可以由个体的生活看到群体的生活。比如,有个学生写了一个卖糖画的老人,一开始就紧扣糖画的有趣和美味去写,于是我提示他从以小见大这个角度去立意,后来他这样写道:将糖画放在嘴里,蜜的甜味唤起味蕾的回忆,将手中的竹签在天空中肆意的描绘着,像是画家,在自己的天空肆意创作自己的画作,而我就像迷途的孩子,尾随着他,去寻找那份被人们遗忘的艺术。这样经过思考,把糖画这个点,上升到遗忘的民间艺术,立意就一下子深刻了,而且描写出来,非常有生活气息,仿佛让人找回了童年的回忆,很有感染力。

以小见大,还可以由小言行看到人性的光辉。比如有的学生在写到奶奶这个人物形象时,抓住奶奶在浇花时的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发现奶奶始终那么享受生活,从而看到奶奶是一个精神灿烂的人。由浇花这一件小事,看到了精神灿烂这个大主题,从奶奶这一个点上,看到了许多老年人身上永不逝去的青春。这就水到渠成地使主题更深刻了。

二、借象传意,寄意深刻

借象传意,就是借助某一物象传达作者内心想表达的主题。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我觉得借象传意中典型的最适合学生的立意方法就是借景喻理、借景喻人。因为这两种方法写起来比较有画面感,能让人身临其境,而又不乏思想的光辉。

借景喻理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立意方式,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绘,从中得出感悟、得出理蕴,更有艺术感染力,读起来感到含蓄、生动,从而有力地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想像。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借对紫藤萝的描写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课外的如唐敏的《花的九重塔》、杨子敏的《柳》,苏雪林《秃的梧桐》,再比如季羡林《神奇的丝瓜》借对丝瓜的描写,感悟到“怡然泰然悠然坦然,含笑面对秋阳。”贾平凹的《落叶》通过描写落叶“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感悟到“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邢增尧的《生死胡杨》,在胡杨树身上“忆起了劬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能体悟到生死相容、死即是生。我们学生也可以借鉴这种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一枝一叶,来感悟出某种道理或哲理。

借象传意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借物喻人,比如教材中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借白杨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有学生也借用这种方法,通过对油菜花一生的描写:开花、菜苔、菜籽油,借油菜花平凡而奉献的一生来赞美中国的农民。按着这样的思路,我也这样去指导我的学生,效果很好,比如一个学生写了篇作文《落叶》,通过描写秋日落叶灿烂的一面,引出对祖母的描写,祖母热爱阅读,在秋日翻捡落叶,制作书签,让我感到“愿作祖母一样明媚的女子,像一片写满诗意的落叶……”这样写出来,就比一般的赞美落叶要更有感染力。

不管是借景喻理还是借物喻人,都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紧扣景物的某一特点去挖掘立意,这样才能使人读起来有理有据。

对于初中生来说,因为受限于他们的阅历,有些思考的深度可能无法企及,但我们可以借用名家的美文、同学的范文、教师的下水文,引导学生注重思考、关注民生,在思考、借鉴和关注中写出深度,不断强化学生关于立意深度的思考和训练,让学生珍视自己内心体验,深刻自己对素材的感悟,绽放智慧的光芒!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