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引导学生感受《散步》一文的人性美

2022-06-08

◇湖北省公安县夹竹园初级中学 谢代琼

摘要:教师教学《散步》一文时,应该把握课文的审美阅读,充分挖掘课文丰富的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善于讲究策略,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让自己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从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求真正实现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融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散步;审美阅读;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107-01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意境创设是情感激发的前奏。对于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创设引起情感共鸣的良好氛围,才能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对生活的热爱,感受语文的魅力,才有可能使文章的情感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并发挥其丰富的文化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做到“润物细无声”。

初中语文课本中不乏体现人文美性的文章,但是,有关于亲情、孝悌传统美德的文学作品却并不多见。其中,最弥足珍贵的一篇,笔者认为当数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这篇清新优美、情感温馨的散文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焕发出亮丽多彩的人性美,是一篇可以用来培养情感价值的典范作品。那么,如何利用《散步》的教学,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地完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呢?笔者结合个人教学中的尝试谈一些策略和体会。

一、再现课文画面,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流淌的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及祖孙之情呢。如果单纯地让多媒体展示几幅天伦之乐的画面,播放几首感恩的歌曲,学生在课堂上当场可能会有感悟,但是课堂结束,这种亲情的感觉就会荡然无存,课堂上营造的那种温馨的氛围会淹没在平时的琐碎小事中,并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得到教育。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大家看一看大屏幕,一起读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美文,一篇很美、很精致的散文。我们有三项阅读活动,读一下:理解文章,朗读活动,品味语言。

笔者用形象、优美的语言设计了一段饶有诗意的导入语,并让学生一起朗读出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南方初春一幅幅迷人的画面:“田野”、“新绿”、“菜花”、“鱼塘”无不充满着春天的气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导入有效地“点燃”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并唤起了学生积极的联想。这种“未品其曲,先动其情”的导入方式,一下子就紧紧攫住了学生的心,很快就进入到教师所营造的美妙、和谐、温暖的意境中。

在学生学到“……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话时,学生纷纷质疑,并互相释疑,教师最后把各小组问题理解归纳为两个主问题:为什么这句话中写“我和妻子”背起“很瘦”、“自然不算重的母亲”、“幼小”、“自然也轻的儿子”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交给全班讨论,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再读书,再讨论。学生最后认为,这一句话是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对“我”和妻子的动作、心理描写,刻画出深沉、稳健、有责任感和生活使命感的中年人形象,歌颂一代人传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生正确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加深了课文主旨的理解。

二、指导课文朗读,激发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和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散步》中,笔者特别注重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互动中加深体验、思考,有所理解和感悟,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特意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环节:一是个性阅读、自主感知,精读课文,以一个或几个角度赏析文章之美;二是小组互动、交流合作;三是集体探讨、全面感悟;四是教师点拨、产生共鸣。

在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探究劲头十足;教师借题发挥、归纳出文章的人性美,并且因势利导,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其一,赏作者写景叙事,发乎性情,毫无矫情做作之美——文中祖孙三代散步于春野,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作者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朴实的文字中氤氲着浓浓亲情。笔者以此启发学生作文应该表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向,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其二,学作者选材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之美,促进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作者莫怀戚借“散步”这个题材宣扬了一个伦理原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选择顾老的一头,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会和美。笔者巧妙地利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平时要善于从平凡小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生活真谛,合乎情理地感悟哲理及情感,得到灵魂的洗涤、思想的升华;告诫学生不做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其三,析作者构思之美,启发学生理性思考,学习如何化解生活中的矛盾——《散步》一文叙事线条简单明晰:“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作者却将之写得饶有兴趣,发人深思,让文章尺水兴波,一波三折,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欣赏构思美的同时,笔者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处处有矛盾,时时有困惑,我们处理矛盾时,应该顾全大局,敬老爱幼,要有责任感;其四,品语言之美,促进情感道德的升华,培养高尚情操——《散步》的语言朴实精美,其独到之处,笔者认为莫过于大词小用、小题大做。教学中,让学生品析这些词句,对感受文章的深意大有裨益。例如,一处是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是“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责任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尤其是结尾处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的世界”。通过品析这些词句,学生品出了“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悟出了一个“孝”字和责任感;教师以此教育学生要讲孝心,对家庭、对社会要有责任心,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且引导学生学习从个别提升到一般的抽象,产生一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识形态。

三、缩短生本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1.联系生活,诗意表达,升华情感。在研读学习《散步》之后,笔者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用一组富有诗意的句子描述生活的片断或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例如:爸爸是我的……,让我……;妈妈是我的……,让我……;家是……让我……。我为爸爸……让他……;我为妈妈……,让她……,我为就家庭……让它……

2.延伸拓展,感恩行动,陶冶情操。

课堂活动:情景表达——“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要求:用“假如我有一束鲜花,我要献给_____。因为他(她)_____”的句式表达来表达感恩。

课外活动:行动在线——倡导学生坚持为家人或者社区里需要帮助的人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并且在日记中写下体验感受。

用这些活动形式,让学生走出文本,身临其境,缩短生本距离,一节枯燥的阅读课上得生动活泼、乐观有趣,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趣味中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散步》一文时,结合文章的内容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体会,也是在教学中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点尝试,希望与大家共勉。

(编辑:杨迪)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