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谈古诗词教学中的“美感”追求

2022-06-08

 古诗词因兼具格律感、丰富的意象性和审美情趣,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特殊的内容,甚至成为很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而进入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尤以唐宋诗词为主,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卢照邻“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骆宾王“那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之中有着欣欣向荣的情绪”;刘希夷的“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些古诗,无论在画面感还是节奏感上,都能给人一种意境深远的美感享受,让人流连忘返。

  相对语文课堂上对于古诗词普遍存在的简单的“讲讲、读读、背背”的教学现状,显然,这样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能否在当今信息时代为学生广泛接受,充分感受到其中的美,并融化在血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古诗词“美感”课堂的内涵

  何为“美”?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许慎的《说文解字》云:“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大就是美,这说明美与满足人的感官存在的需要,比如视觉的、听觉的、或者嗅觉的等需要有关。

  何为美感?《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感,对美的感觉或体会。美感属于心理科学范畴,是审美心理学说专门研究的问题。

  心理学家荣格(Jung)的“无意识集体原型”论认为,人的大脑在历史中不断变化,长远的社会(主要是种族)经验在人脑结构中留下生理的痕迹,形成了各种无意识的原型,他们不断遗传下来,成为生而具有的“集体无意识”,他们是超个人的。诗人或词人的任务就是把读者头脑中隐藏的原型唤醒,让人们从原始的种族的经验中苏醒,读者在诗词面前,不需要靠个人经验或联想就可以本能地获得这些原型的感受,这种感受也是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文化底蕴”有密切关联。

  从这个角度出发,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唤醒学生头脑中的“原型”。传统的诗词教学只是教给学生如何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几个方面,肢解诗词,或是按照导入情景、介绍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学生齐读、教师按照教参机械地“讲解”,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味同嚼蜡,自己看着辅导书都能读懂的,为什么还要教师在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去讲解?这是造成许多学生不爱在语文课上学习古诗词的重要原因。尼采曾认为,如果从接受者即欣赏者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和美学,只是女人美学(尼采:《强力意志》)。尼采强调要从创作者的角度研究美学。由此可以反思我们教师的教学,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从诗人的角度来研究诗人的诗词呢?

  笔者提出的具有“美感”课堂的构建,是要让学生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在大量信息中感悟古诗的意蕴和美感。这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二、古诗词“美感”课堂的实践

  1.遇见“美”——整体感知诗词之“美”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过故人庄》为例。首先,让学生吟读。基于图式理论,学生脑中有一幅画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增效不少。而画面的获得又有赖于学生对诗词的整体感知,而朗读是获得整体感知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式——两位好友,在绿树青山脚下,对饮叙旧,老友预备了丰富的菜肴,在富有乡村情调的农家也是别具一番滋味,闲适安然,勾勒出了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期”字两度出现,“巴山夜雨涨秋池”、“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两度出现,这在近体诗讲求平仄的音律结构中是罕见的。这样的句式结构,打破了近体诗平仄对仗工整的传统,两个词的使用使得整体上充满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按照传统的做法,读完这首诗后逐字逐句分解诗的字词含义,并没有注意到这首诗在韵律上的与众不同。为此,笔者在教学上做了设计:

  先安排了四个学生,每人读一句诗并用白话讲解,可能这时候学生还是没能发现其中的玄机——过于关注部分的分解而忽视了整体的感知。

  我要求学生关注里面的人称“你”“我”:

  师:“你问我归来的日子,我却说归来的日子遥遥无期。”“你”是谁,“我”又是谁?

  这时学生似有所感悟:这句话好像是夫妻间的对话,都围绕归来的日子上,因此“期”字用了两次!

  师:没错。其他同学再看看这首诗中有没有类似重复的字词?

  生:有!“巴山夜雨”这个词!

师:作者重复用词的用意是什么? 大家反复朗读,体会一下。

  学生多遍诵读,最后豁然发现,重复用词能让诗更有节奏感,更富美感!

  师:确实,这样一个字在一句诗中用两次的情况在近体诗中不多见,作者这里使用,意在形成一种节奏的环绕,情感的回肠荡气,哀婉动人的效果,让思念的情意绵绵无尽。

  这样的教学,不仅启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多从部分与整体两个方面关注文本,还给学生以“美”的启发,一举两得。

  2.写出“美”——感受练字之“美”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穿”一字,而不用“击”“打”,是因为“穿”字显得更有力量感,更有气势;而“拍”字,用得惟妙惟肖,显得更加立体了;用“卷”字不用“掀”,不用“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江水的形态和永恒的生命感。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用其他类似的字换掉词中的“穿”“拍”“卷”字,再让学生按照替换字进行朗读,让其体会使用不同的字对整首词的不同效果。

  在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教师往往会问学生能否将“望”换成“见”,这也是在让学生体会练字之“美”。大词人苏轼这样评价: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 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题跋》)

  “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一字之差,心境的美全然不同:“望”字似乎是有意为之的,是故意的,是没有惊喜的;“见”字则不同,它给人的感觉是无心插柳的,是随意的,是有百无聊赖生活中的惊喜。笔者在教学中则进一步拓展:

  此时,学生们大概有了练字的意识,从多个角度给出了为什么用“望”而不用“见”:

  师:由这一个“见”字,能体会出陶渊明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生:体会出了陶渊明淡薄名利,于清苦的生活中善于发现生活之美、闲适之美的人生境界。

  师:说得好,那你能否说出其他通过一二个字就能把诗词写活的例子呢?

  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两个字把花和鸟写活了,有种活灵活现的感觉。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和“细”……“流光容易把人抛,绿了樱桃,红了芭蕉”……”

  通过激活学生斟酌诗词中练字的能力,再让学生模仿写作诗词,在斟酌用字的能力提高后,可以更好地鉴赏古诗词作品。在鉴赏中教师要做到有敏锐的嗅觉,能瞬间闻到诗词中暗藏的玄机,抓住诗词中传神的点睛之笔。在整体把握诗词轮廓的基础上,逐句逐字“品味”诗词,或许每个字都是诗人或词人精心安排的,这种匠心和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之美,只有在细细品读中才可以掌握,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想出“美”——感受意境之“美”

  怎样才能教给学生快速学会审美,学会鉴赏诗词中的美,这个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诗词有一定量的储备。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学生审美活动的主动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审美范围扩大了,审美能力提高了,这种宏观的审美“灵感”自然而然地会有进步。用“图式理论”来分析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审美的“模板”,也即“图式”,在这个图示的基础上,不断的有新的模板增加到学生的头脑中,从而模板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审美的过程中就会越来越有经验,进而增加了审美的感知。

  我国古代诗词非常强调“意境”,了解并学会把握意境,是学生提高审美感知力的关键。意境是指客观的景象和主观的情感的统一协调,也就是笔者所认为的“自然的人化”。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感官的人化。站在欣赏者的角度,王维的诗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比如他的《山居秋暝》一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呢?是山?是雨?还是“晚来秋”?都是,也都不是。说都是,原因是,诗人确实把山水、夜色、季节等自然景物都写出来了。但如果学生仅仅读到这里就止步不前,而不去思考这其中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那学生的理解不说多么片面,但至少是不懂古诗词的,所谓读懂古诗词,就必须要读懂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另外,诗中分明有“浣女”“渔舟”作者却说是空山,为什么?这是因为山中的植被太过繁茂了,近乎淹没了人的活动痕迹,观察远景“镜头”,发现镜头里空无一人,再把“镜头”拉近,只看到淅淅沥沥的雨水和晚间略感逼人的寒气,没有了白昼山脚下行走的行人,这岂不是像“空山”?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此时的空山怎么描述呢?仿佛只有“世外桃源”能够表明它的空灵洁净了。整首诗所表现的山雨菲菲,万物如洗的初秋傍晚,怎能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如梦如幻般的意境美?

  第二,情欲的人化。这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塑造或者陶冶,这和人是具有感性欲望的个体存在是密不可分的。人为什么成为人而获得了社会性,从而有了“爱”这个伟大的名词,但动物始终不能像人一样具有“爱”呢?就是因为这种生物性的欲望中积淀了理性的因素,从而具有了超越生物属性的特质。正如弗洛伊德讲的“艺术就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说到:“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人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换句话说,审美,或者美感的培养,就是培养这种超生物属性的需要和享受能力。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边塞诗,道出了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在自然的“我”和社会的“我”之间找到了一种变渺小为伟岸的平衡点;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在这首诗中悉数被调动起来,简洁而大方,温柔而隽永,在读者琅琅读出这首诗之前已经被它的“色”“香“味”所倾倒,这就是人的超自然属性的满足和升华。

  三、古诗词“美感”课堂的三个阶段

  1.初阶:悦耳悦目——抓住学生的感官

  要在古诗词教学上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需要在教师、课程资源、学生三方面下功夫。在不改变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笔者认为,需要从刺激学生的感官世界着手,在耳濡目染的积累之中影响学生,进而培养其对诗词的敏感和鉴赏能力。学生感官的愉悦,即从“听”和“看”两方面获得真实的美的享受,包括天马行空的想象、正确的理解、情感的感知三方面的提高和进步。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词作品中,新词丽句,独特比喻,拟人夸张,容易唤起学生新鲜的感知、想象和情感。所以,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主张写诗要选择与日常语言不符合的、破坏日常规范化的语法、词汇和句子,使人产生“陌生感”,才会受欢迎,从美感的角度看,也可说是抓住了人的感官需要新的变异,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想象、理解和情感的变异这个审美特点的。

  2.中阶:悦心悦意——陶冶学生的心灵

  除了生理感官的满足和兴奋外,审美的愉快还应该有从悦耳悦目走向心灵的过程,这种升华就是悦心悦意。从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想到的不只是黄河水和人的头发,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看到的也不只是杯中的葡萄美酒,你还看到了他们崇高浪漫的诗人情怀,悲天悯人的沉重感悟。

  心灵的愉悦是审美经验最常见、最大量、最普遍的形态,大部分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都呈现和创造着这种审美形态。相较而言,耳目愉悦受感官心理的制约,心意的范围和内容要宽广很多。它的“精神性”显得更为突出,它的 “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更明显。于是这变化着的、富有让人捉摸不定的性质的美的感受,更加令人回味无穷,仿若春雨后春泥的芳香一般沁人心脾。

  3.高阶:悦志悦神——升华学生的境界

  如果说,耳目之悦带给学生生理上的美的激发和愉悦,带给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心意之悦带给学生的是情感心意上的洗礼与享受,带给学生对于美的感悟,那么,所谓“悦志”是学生所应具备的最高级的审美能力,是对某种崇高的道德理念的追求和满足,也是对人的意志、志趣的陶冶和培养。

  所谓“悦神”,与道德有关,即是建立在一般道德之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超越道德并非排斥道德,而是“戴着镣铐跳舞”,不逾越道德的底线,而又不受道德控制,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乐记》讲,大乐与天地同和;庄子讲“勿听于耳,而听之于心;勿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都是在讲这一层次的审美,即人与自然达到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所谓“至乐”“至美”的感受。在中国的诗学体验中,“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的蓬勃向上,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通过艰苦的自我提升和进取,人和宇宙的规律融为一体,“从道家气功到佛学坐禅中所达到的种种经验,以及宋明理学所宣讲的‘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都指的是这种不离感性又超感性的悦志悦神的审美形态”。而从文学上来看,从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到《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志”与“神”跃然纸上,“情”与“理”水乳交融,读到深情处,如身临其境,满目泪花,岂不是对真性情的极致升华?

  在古诗词教学中构建具有“美感”的课堂,需要师生一齐营造美感,分享智慧,感悟生活,这本是一件至美之事。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彻底感受这种凝固在书本上的美,而不是在应试的道路上错过诗词的美,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值得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去共同探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