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王鼎钧论写作创新之法

2022-06-08

■ 王茂华

长期以来,缺乏创新性,模仿因袭、胡编乱造、程式老套俨然成了中学生写作的标签。写作贵乎创新,最忌因袭与守旧。关键是如何才能创新,有没有方法可资借鉴?同仁为此进行了一些研究,不过都是一些“立意要新”、“命题要新”、“角度要新”之类司空见惯的隔靴搔痒,缺乏方法论上的实际指导。台湾散文家王鼎钧曾著文探讨写作创新之法,虽然其指涉的是小说与散文,不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何谓创新

创新是写作的基本特征之一。李渔《闲情偶寄》中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写作就是要避开前人窠臼,另辟蹊径,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表达独特的情思与心志。这里的“新”,在王鼎钧看来,既不能说“写出来的东西都是旧的”,也不能言“没有模仿过的东西才是新的”。尚未创造出来的东西,自然没有新旧之说,写出的东西若能“左右文风”、“冠领风骚”同样是创新。对于学生而言,有创新性思维只能表明具备了写作转化的思维能力,其不过是写作这一系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非全部。只有在其作用下,借助独特的表现方式,将独到的情感体验与生活体验以成品的形式呈现,创新性作品才能说完工。所以说,尚未写出来的作品不能等值创新。同理,写出来的作品若能“脱套去陈”,说他人未说之话,发他人未发之声,用他人未用之法,这照样是创新。

王鼎钧所论述的“新”,前提是指业已创作完成的作品。没有作品,无从比较;空口创新,无异于纸上谈兵。我们说王鼎钧的散文“完成对现代散文传统的革新”,是基于其创作成品中出现的文体互涉与技法混搭。所以,王鼎钧认为考辨作品之新,不在于别人是否模仿了它,而在于它是否模仿了别人。就作品来说,与之比较的只能是前人之作,而非后来之作。正是因为不断有后来者与前人比较,创新才会犹如河流,绵远不绝。对于写作者而言,就会“努力摆脱因袭,跳出模仿”,在旧作品的参照下推陈出新。当然,写作者心中已有作品作为参照,不能胸中无墨、脑中无物。另外,创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总有失败的可能。失败有助于写作者从中获得经验教训,从不成熟的写作中得到启发,进而走向成功,王鼎钧称之为“因新得新”。

无论是推陈出新,还是因新得新,都有可能造成写作时的混乱。肆意求新,可能让学生和老师陷入学与教的迷茫困境中。所以,王鼎钧认为,写作是创新的活动,确是有法可依的创新活动。并非天马行空,胡编乱造。

二、创新之法

王鼎钧说过,写作要“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尽人之性”指内容题材,“尽物之性”指媒介工具和形式结构。什么样的内容题材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关键在一个“尽”字。这里的“尽”依凭的就是摈弃了“依傍与模仿”的写作之法,因为马克思说过,专事模仿的诗人们除了形式上的光泽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一是增加法 王鼎钧的“增加法”,实际上包括纯粹意义上添加,以及他所谓的“延长法”与“合并法”。“增加法”的前提条件是写作者熟知已有的作品或事例,然后经过作者的加工成为新作品。“添加”法,是写作者在原有的故事或事例基础上,平添新的故事元素,丰富了原有的故事内容,成为新的故事。为此,王鼎钧举了《十日谈》中“善意杀鹰”的故事与欧·亨利《圣诞礼物》,前者的善意的单方面的,后者的善意是双向的,对于前者而言,后者添加了一个善意行为。“延长法”依照原文进行改写,有意去掉原文结束方式,另外加续一段,使之具有画龙点睛之效,原文也就有了新的生命。“合并法”实则是从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作品各抽取一部分,“加以融合”,写成新的作品。当然,能够“合并”的作品,必然在形式或内容方面具有共通性,这样接榫起来也就容易一些。对于中学生而言,“增加法”的优势在于大量的课文阅读,积累了相当多的故事和事例,这样能有效解决学生社会体验不足之弊端;关键在于,写作时,能够准确定位,信手拈来,拈之能用。

二是变造法 “增加法”是依据旧作的躯体进行的改造,通过增加或归并,形成新的作品,新旧作品依然可以清晰分辨。“变造法”在王鼎钧看来,“特别偏重旧有作品的‘神’,所以说更接近创造。”也就是说,在原有主题框架下,运用新的故事或事件来演绎,彻底更换原有故事形骸。这种创造性写作转化,实际上就是文学理论上所说的“置换”——作家“为使故事令人信服、契机合乎情理或道德上为人接受——总之,为求栩栩如生,所运用的创作技巧”。“置换”的新意在于,原有主题内涵可能是多元的,经过“置换”编造后的作品可能只会承继其中某一方面。寻求不同主题内涵的演绎,写出来的文章不应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这对于写作者而言,需要强调的是写自己能适应、驾驭的主题之一方面,否则,就容易文不对题。

三是倒置法 所谓“倒置”,即为改变业已形成的顺序。其实,就叙述方法而言,古人已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总结,关键是在写作中要灵活运用,调换叙述之法,给人新奇错位的感觉。时空不可倒置,本是自然铁律。写作确是可以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时间颠倒、空间挪移,打破思维定势与阅读常规。只有突破僵化的思维定势,创新写作才有可能。

四是荒谬法 荒谬就是离谱,突破惯性。王鼎钧认为“荒谬法”可能创新,在于日常写作过于要求“入情入理”,以致于“受情理局限,难免演为陈套”。“荒谬法”运用于写作中,可作两个方面的处理:一为“作品内容超出日常行为规范”。这里并非否定“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底线,而是用一种陌生化的处理,以此获得新的阅读震撼。加缪《局外人》可谓典型,作品中主人公的行径与常理常态大相径庭,却最为准确地诠释了“人与世界的分离”。二为“手法超出自然律”。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其演进规律,人类是不可能执拗自然律。王鼎钧认为写作可以超越自然律,让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中学生喜欢看的玄怪、穿越、神话等故事,皆是此种类型。当然,对于中学生写作来说,无论内容上的“荒谬”,还是“手法”上的荒谬,其根本红线在于不脱离主旨范畴。

五是新解释 王鼎钧认为作家取材于人生,经过加工,又还之于人生。初级写作涉及的是个体的问题,中级写作涉及的是群体的问题,高级写作涉及的是人类的问题。人生中的现象总有类似之处,写作者的不同解释,必然能产生不同的文章。这里所谓的新解释,实则是充分考虑到写作者的个人性,限于学识素养、知识水平、民族文化、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写作者解释人生、表达人生的路径不尽相同。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也可能面貌各异,姿态万千。其对于中学生而言,价值很大,可以超越既定思维的局限,发散想象,多面开花,写作出形式新颖的作品来。

写作千变万化,创新之法,惟有付诸于实践方能经得起检验。并且,写作的创新之法亦可能在具体写作中不断被总结出来,这符合写作的规律,也符合现实生活的复杂与丰腴。

人生丰富,丰富人生,创新的写作自然会喷薄而出。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市黄州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