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精设巧问,点亮高中政治课堂

2022-06-08

文/刘道宇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个课第一框是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涉及到全部经济生活研究开展的两个最重要概念:商品和货币。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的知识有,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商品交换,货币的含义、产生发展过程等。考虑学生刚接触高中课堂,不宜推进太快,而本课知识重点在于对商品和货币含义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所以,笔者把本课作为两个课时处理,围绕帮助学生突破这两个重要基础概念设计设问。尤其是商品这一整个经济生活最为重要的基础概念,帮助学生准确透彻的理解商品相关知识,对于调动学生研究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兴趣,顺利开展以后的学习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一、提出新颖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探究热情

学习商品的含义后,我请学生列举你所认为的商品有哪些?学生分别列举诸如书本、牙刷等。但我的结论是:这些都不一定是商品。为什么呢?很多同学表露出惊讶的神情,接下来学生们进入思考。很快他们发现问题出在“用于交换”上。发现了老师设问的陷阱后,学生开始注意表达的严谨性了,再让他们举例“摆在超市货架上的”、“买来的蔬菜”是商品、“自家种植自家吃的蔬菜不是商品”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好奇心是学习者第一美德,有了好奇心,学生的思维就会像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向前推进。

二、提出开放性问题,促成学生思维的课堂生成,推动学生思维深度发展

准确把握商品含义的外延,需要理清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关系。我没有就“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本身做过多文字上的讲述。而是在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就是用于交换。那么我们判断是不是商品就有了标准:有没有交换,能不能交换。以此为依据请列举哪些不是商品?问题的宽度决定思维的宽度,因为问题的开放性,使学生课堂上有了大量的自觉生成。有没有交换问题上,学生除了上述自产自用的蔬菜,还想到了赠送的礼物,向灾区捐赠的物品等。在能不能交换问题上,更是放出了思维的火花,一些问题我提前预想到,一些我根本没想到,都被学生拿到了课堂讨论中。比较典型的是,有学生提出枪不能买卖,不能成为商品。但立刻有学生反驳,在美国居民可以持有枪支,可以买卖的。这就有了极大的讨论价值。我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考争论,结合另一个事例,人体器官也不能买卖,学生讨论中得出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能买卖不能成为商品。既然有了新的具体判断标准了,那就继续探究下去,继续举例还有哪些不可以作为商品买卖。一个学生冒出一句“死猪肉不应该买卖。”这下热闹了,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了,“三鹿奶粉”、“毒大蒜”等等,案例越来越多。这时候我让他们总结概括一下这些事例的共性,得出结论:假冒伪劣产品不应该作为商品买卖,因为它们不具有应该有的使用价值,而且损害消费者利益,触犯法律。

三、提出“点睛”问题,问在关键处,化解教学难点

每一课、每一框教学,尤其是重点基础知识章节都会有必须突破的教学难点,否则形成夹生饭,就会成为学生以后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硬伤、死结。如何突破难点?通过巧妙设问,带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究,无疑是有效手段之一。

商品的含义及其外延的准确把握是本课教学难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实践中对于使用价值越大,是不是价值就越大这个问题经常理解错误。如何突破这个问题呢?我颇费一番脑筋。

教学中我没有提出“是不是一商品使用价值越大,价值就越高呢?”这样理论性问题。而是拿出两款手机,一款非常普通的手机,一款最新款苹果6。然后让学生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关知识评价这两款手机。学生几乎不假思索的得出结论:使用价值越大,商品的价值越高。我又拿出一个汽车模型,说明这是一辆真实的桑塔纳轿车,与苹果6放在一起,还是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知识评价这两种商品。学生们再一次感觉到掉入了思维陷阱,开始思考如何应答我这个刁难式发问。经过小组的合作探究交流,学生们开始逐步阐述得出“同一种商品使用价值越大,价值可能越高”、“不同种类商品,使用价值不同,不能比较”、“笼统的说商品使用价值越大、价值越高是不对的”等结论。这些是顺着学生自然认知发展产生的结论,这时再提出,太阳使用价值大不大?有没有价值?学生才意识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所以使用价值越大,价值越大是错误结论。问就必须问在关键处,一问触及学生思维敏感区,马上能诱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如果所提问题空洞无聊,或者泛泛而谈,或者照本宣科,答案一目了然,学生根本没兴趣,又或者太生涩抽象,学生难以适从,学生就会失去兴趣。那么不仅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对教学有害。

四、课堂设问应把握的几个注意点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有所思,才有所问。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心中有学生,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有价值的设问一定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认真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从而营造一个善思、乐思、进取的课堂氛围。

(二)设问的目的必须明确、合理、科学。科学合理的设问应当以追求培养学生生成性思维、多元化思考的个性思维、质疑品质为方向的。出发点决定结果和效果。为了完成教学进度,纯粹的知识问答式设问,必然味同嚼蜡、索然无味,造成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局面。

(三)设问应当方式多样,尺度、深度合理。设问方式灵活多样才能促使学生多元思考,思维立体发展。设问还必须把握尺度,坚持由浅入深原则,讲求层层推进,既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可能。同时注重个性思维培养,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探究。

在强调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今天,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讲师”角色,变成课堂“主持人”,通过“妙问连珠”实现学生“妙语连珠”、“妙思连珠”,把精彩还给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