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2-06-08

王阿雄

摘 要:培育初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优化课程目标意识,坚守学科的核心价值;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判断和选择;设计课堂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核心价值观;发挥师德示范作用,传递和增强人生正能量;加强课外拓展活动,深化和升华学生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生动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核心价值观 教育

作者简介:王阿雄,男,福建省南靖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是破解转型期思想问题的导航灯,要在大中小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在中学生中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初中阶段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新修订的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课标,在课程性质的“思想性”特征、“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方面多次强调思想品德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一、优化课程目标意识,坚守学科的核心价值

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可塑性强,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属于德育课,教学中要正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和思想性特征,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做到立德树人;在教学目标确定过程中,要防止仅从考试出发,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做法,深入挖掘和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核心,做到育人为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重点,从更深层次上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

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备课,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灵活应用不同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中传递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创建新集体”时,课前要结合学生实际,分析课标和教材,将“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作为本课的核心目标。课上要针对七年级新生的特点,将核心目标细化,让学生回顾身边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与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合作探究:你最期望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如何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通过这些问题,让每个学生各尽所能,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教师围绕价值观教育目标,准确把握教育的时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强化团结、协作、和谐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判断和选择

人的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功能特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念,只有在学生自主接受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和思维主动性,需要靠教师去诱发,如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使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学生自己的心理需求,在具体而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自主选择和判断。

为此,思想品德的每一课,都应该尽量提供生动的材料、创设情境和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活动,在活动中置身于情境之中进行自主体验和感悟,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如在进行“难报三春晖”这一框的教学时,首先可向学生们展示《父亲》之歌及与歌词内容相对应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回想自己被父母呵护、关爱而健康成长的经历,理解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体会父母抚养自己而付出的辛劳,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其次可通过“孝亲故事知多少”竞赛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古今“孝亲”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从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还可以进行爱的践行活动:围绕“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这一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搭建学生展示才干的平台,明确孝敬父母应该落实为具体行动,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应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设计课堂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核心价值观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通过照本宣科就能达到的,课堂上要摒弃喊口号、贴标签的做法,应该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主题活动。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思想问题开展合作探究,用鲜活的情景和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加强正确的价值引导,将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人教学活动全过程。

例如,在上八年级“难报三春晖”时,教师特意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活动:感知父母——交流父母亲一天的工作生活;感悟父母之爱——讲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故事;感恩父母——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引导学生体验亲子关系和培养孝敬之心。这样的活动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又如在九年级“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时,教师精心开展“放飞青春与梦想”的主题探究活动,课堂先由诗歌朗诵人手,展示名人伟人的理想,接着由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上台畅谈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途径。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引导,使学生明确爱国、敬业等价值标准的具体内涵,学会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发挥师德示范作用,传递和增强人生正能量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教学必须以爱心来培育爱心,用人格来影响人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不容小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教师责无旁贷,应当不断唤醒自己的示范意识,调动自己的经验经历,改善自己的言行举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人师表,做出榜样。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与本质,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热爱学生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公平;热爱学生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就是要全面地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学习、生活与健康,保护学生安全,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够对我们敞开心扉,我们的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只有让爱在课堂上涌动,才能唤醒学生的和善、仁爱之心,促进积极情感的养成。

其次,要多途径地传递正能量。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把崇尚真、善、美的东西展现给人生观还未确立的学生。面对生活中消极、负面的社会现象,不应停留在指责、猜疑的表面,而应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地加以批判。如有教师在“诚信是金”的教学设计上,突出了正面的案例。从古代“一诺千金”、“立木取信”等成语故事,引导学生领悟“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从“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兑现承诺、生死接力的事迹中,引导学生体会承诺的分量,在感动的同时领悟“既然做出承诺就要兑现承诺”的重要性;从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厂长贝兆汉怎样通过信守承诺使一个只有四口铜锅的制药车间发展到涉足多行业的企业集团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领悟“信守承诺会有回报”。从这些正面的有积极意义的案例中,学生能够总结信守承诺的重要意义,从课堂上汲取正能量。当然,有的教师并没有回避社会上不讲信用的现象,而是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这些反面现象,进行批判性反思,感受失信的后果和代价,让学生明确不信守承诺会遭受心灵的拷问、道义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因此,面对社会上的负面事件,教师应“负面正用”,充分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以良好的价值导向。

五、加强课外拓展活动,巩固和升华学生的价值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既离不开对生活的认识,又离不开体验和践行。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大特征。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明确指出“道德实践”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将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课内课外结合,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和领悟,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获得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这节课时,有教师在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相关知识后,组织学生走上街头上现场课,疏导路口交通、清除路面垃圾和街面“小广告”;有教师则组织全班同学到镇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活动,大家用省下的零花钱购买日常用品送给老人,陪老人谈心,帮老人打扫卫生。在亲身参与公益活动中,学生们用汗水和付出感受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意义,更加透彻地理解了书本上提到的“给”永远比“拿”快乐的道理,认识到了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更好地树立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思想意识。

总之,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在发展学生道德认知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积极、乐观地体察社会,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用道德的力量启迪、感染学生,循序渐进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

(责任编辑:罗松涛)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