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创新时代的商业活动中创新管理发展研究

2022-06-09

陈 涛 张 焱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创新时代,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创新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创新是商业活动中最有前途的方法,对创新的纬度与范围进行了新的诠释,并对创新管理的非线性和共同发展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管理;商业活动;纬度;范围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03

作者简介:陈涛(1976-),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张焱(1962-),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创新管理。

收稿日期:2015-04-16

0 引言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20世纪50-60年代是讲求管理效率的时代,70-80年代是重视质量管理的时期,80-90年代追求的是弹性工作制,进入20世纪则处于一个创新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把中国也推向了创新时代的潮流中,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得不面对21世纪的创新时代。本文从创新管理的角度,阐述创新的纬度与范畴,创新管理的非线性和共同发展的特点。

1 创新是商业活动中最有前途的方法

(1)创新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创新”一词被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教授定义为:基于新材料及其组成部分、新的工艺方法、新市场的开拓和新组织形式这几方面引入应用的所有全新组合的商业化过程。根据这一定义,创新的实质涉及到技术范畴与商业范围两个领域的结合。在仅仅出现一种技术性的转变时,熊彼特教授称其为“发明”,只有当这种转变与商业相联系时,它才能被称为一项“创新”。

创新按其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小的创新、渐进性创新、大的创新、突破性创新、根本性创新以及模式型和结构型创新。按照熊彼特教授的说法,创新可以被视为一个事件在商业系统中对新事物或新工艺过程的引用,一项创新将会引发其它的创新。技术的改进导致新产品的诞生,从而大规模引发了与其相关联的商业组织的变革,而新的产品最终将导致新市场的建立。通常情况下,一些小的创新引发突破性变革,最终形成了根本性创新。例如: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加州,它是很多年轻人合作的产物,其实,当时能够生产微机的零部件已经全部存在,甚至在一般的商店都能买到,所以这项发明创新实际上开始于对已有零件的组装工作。Rebeca Henderson(1990)把这种组装式的创新称作结构型创新。当然,新产品开拓了新市场,而市场进一步发展后,市场需求也会提高,因此,就需要更新的零件来组成更先进的产品以满足新的市场容量。从短期角度来看,一种新兴的产业就会应运而生。以上过程向我们说明了如何利用新技术组合带来新的产品,从而去发现新的市场,而新市场又怎样促进那些朝阳产业或组织的出现,反过来又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些新的技术。

(2)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从战略的观点来看,要想在价格、质量或顾客服务等方面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要么从那些已拥有某种新技术的公司手中购买,要么自己开发。统计显示,公司的并购风险性颇大,而且失败的机率也很高,通常并不像并购者想象和许诺的那样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持久的创新能力对大多数企业都会意味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达到创新的持久性,企业拥有相关的知识是必要的,知识管理是创新管理方法最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些在创新管理方面最具洞察力或在此方面具备更高技巧的人士将会比他的竞争对手取得更大的成绩。

通常认为,创新是建立一个成长型、有前景的公司的最佳途径,通过创新,即运用新的技术(T)、新的生产和服务形式的实施(A)、新市场的开拓(M)、新型组织形式的引入(O)(简称TAMO)来提高客户的购买力和忠实度;以通过开拓或扩展的商业领域来换取额外的现金流量,提高股东的收益;股东收益的增长反过来又能带来更多的资金,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生产工艺水平。以上几点如同一个紧密相连的环,见图1。

这个环的逻辑起点是简单的,也成为当今大多数人的共识,并导致许多公司都将资金投向新产品与新商业领域的开拓。然而,它也导致了一种“创新悖论”,因为当大家都具有同样的战略选择时,这种选择的有效度与吸引力也就减弱了。过多的创新努力带来的压力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整个周期,有时候这种开发同期已低于5年前的一半(Smith,1998),然而,开发周期的缩短是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为代价的,因此,这种付出的代价反过来又抵消了新产品带来的收益。这一现象将导致了:“你必须竭尽全力以使自已保持原地不动。”此情况的出现类似于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与前苏联的军备竞赛,结果证明:更聪明、更能理解战争、更具技术和武器优势以及更有耐心的一方将会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创新始终是商业活动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但仅仅是创新还是不够的,你还要做到比你的竞争对手对创新过程更具洞察力、更能理解商场如战场的意义。特别重要的是,你同时还需对商业领域即将发生的事件以及采取如何的创新方法拥有前瞻性眼光。

2 创新纬度与创新范畴

(1)创新就是将许多新事物进行商业化的过程,这些新事物应包括上面讲到的TAM0,即:技术、应用、市场细分或客户群体、组织。这四个方面定义了创新的范畴。企业可以通过这四方面的构成情况加以定位。企业或公司定位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或是这种创新的结果。当我们依据时间顺序考察某一特定的组织形式时便可获得创新的轨迹曲线,能够描述已有的轨迹曲线或者计划将来的发展轨迹,这一曲线的变化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图2表示出了创新的范畴。创新的范畴不仅定义了创新的内容,而且也指明了创新战略和创新活动的范围。

从图2来看,TAMO四方面好像是相互独立的,但实际上TAMO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是互相依赖的,这就意味着特定的专业技术只适用于有限的范围,也说明了由TAMO组成的四维空间上的点并非全部有效,这里存在某些特定的约束使其中一些TAMO组合比另一些更可行,而有部分组合则是不可能出现的。

(2)创新是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新市场和新组织管理形式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是以上诸多因素相互渗透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各因素之间本身就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整个系统也是一个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过程。简言之,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由许多小事件组合在一起以螺旋式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很难判断出哪一时刻产生的创新的结果或哪个个别因素造成了创新的成功。这意味着,当考察一个新业务时,不应孤立对待业务的缘由,参加的组织以及投资者等因素,而要作为一个整体去分析。

3 创新管理的非线性和共同发展特点

3.1 新产品开发与新商务开发的非线性特点

非线性系统的评估比起线性系统评估来讲要困难的多,而且往往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有限的时间段内作出定性的估计。创新管理中的新产品开发(New Product Development 简称NPD)和新商务开发(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简称NBD)都具有非线性特点。对此特点在创新管理中采用“路径相关性”原理,全面系统考虑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现以20世纪80年代对录象机消费市场的错误评估为例说明。当时市场上有3种录象机格式:索尼公司的Betamax系统、菲利浦的Video2000系统以及日本JVC公司的VHS系统,虽然多数专家都更看好技术领先的索尼公司和菲利浦电子公司的系统,但最终JVC公司却取得了胜利。斯坦福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Brian Arthur(1994)对这一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其结论是:录像带资源的丰富与否是这一商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JVC公司认识到“录象机”是产品的核心部分,而“录象片”则是产品的外延部分,市场对录象片资源的需求又进一步促进了录象机的需求,两者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例子说明在NPD和NBD过程中的几个基本特点是:①必须对整个开发作全盘考虑,市场的诸多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关系;②市场份额或市场占有率不仅影响本公司的地位,也影响其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这最终导致了索尼公司与菲利浦公司被迫购买了JVC公司的系统使用权);③开始阶段的任何一个小事件都将影响事件发展的结果,所以,对当前孤立事件的研究并不能够决定事件的最终结果(在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路径相关性原理”)。

3.2 技术、应用、产品、市场和组织的进化与共同发展特点

因为创新发展的TAMO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在进行NBD研究时,应将它们通盘考虑,并首先掌握决定这一联系的基本原则。对此,不同的作者提出了他们的看法,Piet Bolwijn(1990)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主要的管理方法已从重视效率转向了重视质量、从重视灵活性最后转向了重视创新的观点上来,这种转变的外因就是市场和顾客要求的变化。Philip Roussel(1991)描述了三个时代的不同管理模式。它们之所以不同,其主要原因与技术机会的减少、资金来源的短缺、顾客要求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等众多因素有关。Roy Rethwell(1992)甚至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出现将导致第四代和第五代管理模式的出现。这些作者都清楚地看到,管理模式的进化就是技术、市场和竞争发展的结果。但他们没有指明的是:管理体制的改变也会改变原有的竞争、市场和行业组织形式的规则,换言之,商业活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使其共同发展,而这种联系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又导致NDP与NBD内部过程的变化。当研究NPD与NBD过程投入与产出所需条件的变化时,就会发现这些过程本身的性质及其在管理方面具有的共同发展特点。

在今天的创新时代,时间是重要的稀有资源,公司对其NPD活动的作用和着重点应有所调整。在NPD早期阶段,由于时间因素而使从顾客那里得到反馈环的时间变短;另外,还可以采取外包或外购的办法来缩短时间;其次,在NPD过程中更趋向于将客户与供应商进行整合,并注重在与其他公司的经营网络中创新。除了客户要求的增加、竞争激烈外,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使多种学科的专门型人才参加到某一新产品的开发中来(如产品设计、市场调查、生产能力、后勤保障、心理学等诸多因素都会对产品开发起作用),这些人有着不同的背景、价值观、目标、年龄,所以,这些研究小组的组成方式和功能是值得创新管理过程中关注的问题。由于组成方式是NPD过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专业化管理尤为重要,这种趋势见图3。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创新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风险投资人的数量都在增加,同时NPD和NBD过程的关联性更复杂,因此研发管理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企业管理更加开放,对外部更加透明,见图4。管理方式的变化是公司生存的要求,研发管理也应从以前的对科研人员个体及研发创意的管理变为对整个项目的管理,研发管理并入公司总体管理并强调管理的知识性。

4 结论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管理已从对效率管理的重视、对产品与服务质量的重视发展到对创新和管理范例学的研究。本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①从对管理个别因素,如研发(R&D)、市场等环节的研究到对整个商业组织和不同功能整合的重视;②从对管理结构的重视到对管理过程及管理方法的重视;③越来越意识到创新和商业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发展过程;④虽然不能准确预测个别事件,但可用管理知识对出现在公司内部或外部的事件作出判断;⑤运用专家系统是不可靠的,对新商务的开发尤其如此,而对知识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则更可行。

当管理者掌握了这些NPD与NBD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及主导这些过程的规律后,便能对当前所作决策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和预测,也能保证其创新的成功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Donald G. Marquis. The anatomy of Successful innovation[J]. Innovation,Vol.26(1),2005.

2 Deborah Dougherty. Interpretive barriers to successful product innovation in large firms[J]. Organization Science,Vol.3(2).2012

3 理查德·詹姆斯[英].创新的前沿[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

4 康德瓦拉[印].创新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梁 工)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