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KR法脱硅可行性分析

2022-06-09

KR法脱硅可行性分析

李洪卫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阐述了铁水预处理脱硅的必要性,从热、动力学上分析了脱硅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当前主要脱硅方法的工艺现状和特点,分析了KR法脱硅的可行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KR法;脱硅;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F8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47

1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钢铁行业冶炼出更多的优质钢材。因此对钢铁中硫、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由于硅与氧的结合能力远远超过磷与氧的结合能力,所以铁水加入脱磷剂后,硅比磷更容易被优先氧化,形成二氧化硅,从而大大降低了钢渣的碱度。为了减少脱磷剂的用量、提高脱磷率,需要将铁水中的硅进行预氧化处理到一定程度。因此,应在脱磷处理前增加一道脱硅预先处理工序。

当前,铁水有两种脱硅方式。一种是在高炉中进行的,另一种是在高炉外进行的,即高炉铁水沟连续脱硅和在高炉转–炉间的铁水预处理车间进行铁水脱硅。笔者针对以上脱硅方法分析讨论了各自的工艺现状和特点,总结了当前铁水脱硅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搅拌法(KR法)在热动力学上的优势,分析了KR法脱硅的可行性。

2脱硅理论基础

2.1脱硅反应热力学

脱硅剂的有效成分是FeO,其反应式为:

[Si]+2(FeO)=(SiO2)+2[Fe](1)

而此反应可分解为两阶段:

2(FeO)=2[Fe]+2[O]

[Si]+2[O]=(SiO2)(2)

且有:

lnK=33541/T-11.52(3)

由公式(3)可知,当铁水的温度大大低于反应平衡常数K时,对铁水的脱硅有益;同时,为了脱硅时碳不被氧化,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脱硅。随着铁水中的Si原子以二氧化硅进入铁渣中,使脱硅渣碱度下降,脱硅条件恶化,因而限制了对脱硅效率的提高。

2.2脱硅原理机理

根据研究发现,温度对过程中速率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机械搅拌则对过程中进行的速率的影响较大。因此,界面的化学反应,搅拌对过程速率的影响大,当铁液本体的硅通过铁液边界层向反应界面的扩散为渣-铁反应脱硅过程的控制步骤时,脱硅过程的速率由硅在液边界层的扩散速率决定。

3铁水预脱硅的工艺现状

3.1高炉炉内的脱硅技术

在高炉炉内进行的脱硅,既可降低高炉焦比,又可减少炼钢渣。但是低温条件下炉缸只能贮备较少热量,原燃料供应不充足时应该保持铁水较高含硅量。

通过实验,现在已得到在炉体高度方向上硅含量的变化规律:在软熔带下方1450℃左右的铁水中几乎不含硅,风口循环区温度1900℃以上含硅量最高,炉芯部温度较低含硅量也低,两风口循环区之间温度有1800℃左右,焦炭内铁液含硅量高达5%以上。当高硅铁水穿过渣层时离开风口水平落下,会发生脱硅反应。风口平面以下的铁水含硅量不能升高,只能通过风口向炉内喷入脱硅剂进行炉内预脱硅处理。

但是在进行低硅铁冶炼时,应特别注意冶炼条件,不能忽视客观条件和铁水温度去片面追求铁水的过低含硅量,这就是说低硅铁冶炼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有个低限范围。

3.2高炉炉外的预脱硅技术

高炉炉外脱硅可以较灵活地调整硅的含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3.2.1高炉铁水沟连续脱硅

高炉铁水沟脱硅处理的优点是:不占用时间,处理能力大,温降小,铁渣分离方便。缺点是:脱硅反应的氧利用率较低、脱硅含量不易掌握和工作环境条件较恶劣等。

高炉铁沟连续脱硅分为以下几种:①自然投入法;②气体搅拌法;③液面喷吹法。

3.2.2在高炉、转炉铁水预处理车间进行脱硅处理。

从高炉来的铁水注入鱼雷型铁水罐进行脱硅处理。也就是用氮气作载体把粉剂吹入铁水中,用吹氧的办法保持温度的下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脱硅的氧利用率高,环境条件好,硅含量稳定;缺点是:脱硅的处理时间相对较长,温度不易保持,降幅较大。

4KR法脱硅的优势

KR机械搅拌法:是将十字搅拌头,插入一定深度熔池的铁水中进行漩涡搅拌,同时不断将加入熔剂,与铁水进行混合、反应的一种方法。近年来,不少国内外企业开始将机械搅拌法应用于铁水预处理脱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1动力学上的优势

从脱硅反应动力学角度分析,提高脱硅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搅拌。而混匀时间反映了熔池中的混合搅拌效率。在同一搅拌能下,KR法比喷吹法的混匀时间短,表明KR搅拌机械能传递效果要比喷吹法好。这是由于KR法使铁水在圆周方向上的旋转流动,等同于复合涡流流动。这种流动是对流扩散、涡流扩散和分子扩散综合作用的结果。

4.2KR法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由于粉剂加入的溜槽并不插入到铁水中,因而属于常规大气压下的气体粉料输送系统,电气传动及控制系统也同样是最普遍的控制和传动系统,在系统的机、电、仪、液等方面都是应用成熟的技术。建设投资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项目建设形式不同,管理运作水平不同,最终决算方式和准确程度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KR法设备重量大且较复杂,带来的一次性投资费用要高于喷吹法,根据有关推算,KR法在前期所高出的投资,一般能在3~5年即可收回。

4.3KR法脱硅效果

目前,国内外少数钢铁厂采用的高炉前铁水沟上置法、顶喷法脱硅以及铁水罐喷吹法脱硅,虽然能达到一定的脱硅效果,但起泡问题严重,脱硅有效氧利用率较低,渣中残余FeO含量较高。而采用机械搅拌法进行铁水预处理脱硅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炉前铁水沟进行了工业试验和生产,结果表明,机械搅拌法脱硅在脱硅效率、脱硅渣起泡和脱硅有效氧利用率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顶喷脱硅方法。

实验证明,加入相同的脱硅量,高炉出铁过脱硅效率明显不及KR法脱硅效果。

4.4KR法脱硅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KR机械搅拌法在脱硅动力学、脱硅效率、脱硅渣起泡和脱硅有效氧利用率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同时将KR法应用于铁水预处理脱硅上,还得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脱硅过程的温降;②脱硅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采用KR法进行铁水预处理脱硫时,由于搅拌能远强于喷吹法。因此,KR法对罐体耐火材料的侵蚀速度也远大于喷吹法。铁水预脱硅与铁水预脱硫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熔渣的强氧化性,对浇注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铁水预脱硅的粉剂用量远远超过预脱硫,必须相应扩大喷吹系统的能力。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耐高温铁水又耐氧化渣侵蚀的搅拌头材质。

5结语

(1)从脱硅反应动力学角度分析,提高脱硅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搅拌。在这点上KR法要比其它脱硅方法的优势明显。

(2)当前,主要的脱硅方法都存在着脱硅过程起泡严重,脱硅有效氧利用率低,渣中残余FeO含量高等缺点,而KR机械搅拌法能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但KR法要在铁水预处理脱硅中得到应用,需亟待解决脱硅过程温降和脱硅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等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远明,李安东,郑皓宇,等.铁水预脱磷中竞争氧化问题的理论分析与生产实践[J].上海金属,2007(3)

2赵沛.炉外精炼及铁水预处理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3金国范.铁水脱硅技术的发展[J].炼铁,1987(1)

4王庆祥.铁水脱硅动力学研究[J].钢铁,1998(12)

5倪冰,刘浏,庄辉,等.喷吹法与KR法水模型搅拌能和混匀时间的关系[J].钢铁研究学报,2014(3)

(责任编辑要毅)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