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学语文课堂贯彻人文关怀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2-06-08

姜 华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的内在使命,因此,大学语文课堂必然成为教师贯彻人文关怀的重要阵地。教师的人格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师应首先塑造自身师德,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文关怀。同时,教师在课堂以及一切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中,应创设各种条件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优良品格的人。第三,真正以学生为本,从心理层面关怀和帮助学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人文关怀 教学策略

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他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为达到这种教育目标,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采用可以贯彻人文关怀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充分意义上的人。大学语文课程贯彻人文关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注重师德,提高教师本身的人文情怀

教师的工作以德为先。一个在品德上被学生轻视的教师是极其缺乏说服力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许多师范学校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校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育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纯正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品德、人格魅力是教师人文关怀的核心源泉,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师德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以其个人魅力和道德情操无形地激励和引导着学生。这一点,对于教授人文课程的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尤其重要。

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基本观念。同时,应该具备专业精神,即以敬业为支撑的对教师工作持久、旺盛的热情,对所教授的科目真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在教学活动中,有自我实现的体验和快乐。这些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才能塑造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怀的基础是尊重,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施舍。具备这种素质的教师才能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完整性和不可替代性,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重视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教师必须要善于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个体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分析问题,鼓励学生不囿于固有的评判模式,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课堂氛围中的师生关系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格培养和人文情怀塑造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构建充满情感交流的课堂环境。实践表明,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带有一定的情绪化、感情化色彩,对喜欢的教师、喜欢学的课程,能够更投入地听讲。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一方面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同时也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出一种对学生无条件的关心、保护和同理心。在高校中,具备这种人文关怀精神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追捧的,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在学生中口口相传。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取得了学生的情感信任,这种信任会帮助师生之间建立彼此深为信赖的人际关系,使情感教育巨大的能动力量得以充分发挥。

二、结合课程,多角度、全方位贯彻人文关怀

首先,课堂上,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特质,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程感染力。多媒体信息容量大,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静止的画面以及活动影像传达信息,以其丰富性和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传播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任务,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积极使用多媒体,以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逼真的生活场景等生动地再现文本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精神之美,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容纳人文内涵提供助力。

比如,讲《论语》时,可以用水墨画展示孔子形象,用篆刻等各种字体展示文章内容,用孔庙、孔府的图片和视频等激起学生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效果会好得多。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通过播放月夜春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由此同诗人遐思冥想,与诗人一道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理解诗人“哀而不伤”的人生情怀,再现当初盛唐诗坛的灿烂光华,促成学生与文本心灵交流,进一步理解诗之旨趣,使大学语文成为塑造和培养人文的关怀课程。

其次,充分利用课间和课后的时间。课堂并不仅仅局限在上课时间的教室内。课间、课后时间都是课堂的延伸。在课间休息时,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多与学生聊天,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同理心听取他们的疾苦,对意志消沉的学生多鼓励多赞扬,将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上课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终结,课后也同样是课堂的延伸。课堂上教师发现有问题的学生,或者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学生,教师都应该在课后与他们保持联系,可以请学生到自己的家做客、谈心等等,帮助他们理清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与学生线上交流,及时对学生的困惑加以指导。这些虽然并不一定是教师必然的本分,但是如果教师能认真去做,学生会受益匪浅。

第三,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如,组织读书会、图书漂流、国学讲座等积极向上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更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和交往的需要,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

第四,指导学生锻炼交往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格的发展与塑造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集体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健全的人格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要指导大学生扩大良性交往面,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把自己融入社会,从而对自己的人格成长偏误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方面,“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有一套非常好的教材:《YTL青少年生活教育课程系列丛书》,一共有以下几本:《自我形象——他人眼中我为谁?》《应对冲突——如何解决冲突》《男孩女孩——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学会生活学会爱》《人际交往——友谊,我与他人的关系》《预备婚姻——是爱,还是别的什么》。

三、学习心理学知识,并身体力行地帮助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人文关怀的必然落脚点。大学语文教师如能有意识地自学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给学生,则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正确地对待挫折与成功,培养良好的个性,从而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同时,对于能够感觉到的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更要倾注特别的关注。事实上,如果一个教师有足够的责任心和爱心,他是能够发现一些学生明显的心理问题的。尤其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经常性地在课堂上施以人文关怀的话,学生有了问题,一般也会愿意与这样的教师沟通。如果出现这样的实际案例,教师应该首先弄清学生是否有一些实际的困难,如有,可以尽可能给与帮助,或帮助联系学校相关部门来解决。而在纯粹的心理问题的部分,教师可尽量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帮助学生处理情绪方面的问题,如果教师力有不逮,则应该建议或帮助学生联系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人士。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大一新生和贫困学生等一些相对弱势的群体要予以特殊关注。对大一新生来讲,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期也是他们成长的“断乳”期:离开家乡,与父母的沟通相对高中阶段要少一些;新的社交网络一时也没有建立起来。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理解。大一学生面对陌生环境尤其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他们不但需要关心,更希望来自师长的引导。如果缺少一些到位的引导与关怀,一些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同时,对于家境贫困、成绩差、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关爱,为他们营造和谐温馨的成长氛围,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发现、肯定他们的优点,多予以正面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倡导他们与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的理念,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这种关怀并不是大学语文教师独自承担的责任。但是大学语文教师却是责无旁贷,甚至可以说应该首当其冲的。教师如果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细节做起,很多因贫困等引发的自卑、自杀、伤人等事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方位密切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让每一个处在弱势群体的大学生的个性、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实现健康人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林,李春华.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2]张玉能,张弓.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2).

[3]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4]祁小绒.浅论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7).

[5]李瑶曦.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中的功能及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6).

[6]赵江荣,王大桥,袁祺.大学语文与学生文化心灵塑造——大学语文价值取向三人谈[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9).

[7]张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谈[J].江苏高教,2008,(5).

[8]石承斌,黄忠昭.高校课程建设中的的人文素质教育[J].高教探索,2008,(5).

(姜华 辽宁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11602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