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网络流行体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2022-06-08

王娇娇

摘 要:近年来,诸如“淘宝体”“咆哮体”等一系列网络流行体的频繁出现,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时代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总结归纳网络流行体定义和流行原因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网络流行体 大学生 影响 措施

一、引言

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已达6.32亿,其中学生是最庞大的群体。熬过“黑色七月”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身处异地他乡的漂泊感以及远离父母的孤独感使他们将更多的情感寄托在虚拟、自由的网络世界中。有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空间中使用网络语言。[1](P7~10)在网络语言中最值得研究的当属网络流行语,尤其是网络流行体,因为它既是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可以较为直接、敏锐地反映时代特征和大众文化心理。因此,如何看待网络流行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引导其合理运用,促进其健康成长,已成为教育管理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在介绍网络流行体的特征及其流行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剖析网络流行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几项应对措施。

二、网络流行体的定义及其流行原因

网络流行体是“网络流行语中的一种,是指在网络上被普遍使用的特定句子模式,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具有时效性强、流行面广、生成性强等特点。”[2](P87~91)通过对众多网络流行体搜集、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其能在网络中流行并在大学生中风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网络的日益普及使得身份虚拟和信息互动在科技的支撑下成为了现实,这一技术条件使得网络流行体的传播有了物质基础。第二,大学生既追逐潮流、担心被边缘化,又崇尚自我、极富创造性,这一特性使得网络流行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具备了很强的生成性。第三,网络流行体自身时效性强、诙谐幽默、流行面广等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民众的眼球。

三、网络流行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流行体是一种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而生并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出现和传播为大学生提供了彰显自我、释放压力、表达诉求的平台。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流行体中糟粕的广泛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积极影响

1.满足了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为其提供了彰显自我的平台

相比传统媒体,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自由度更高,只要拥有了电脑和网络,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就可以在这一虚拟平台上表达观点、展现自我。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十足、易于接受和传播新生事物。网络流行体利用语言的类推机制,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模式,在已有的表达形式上不断衍生出新的内容,为网民留足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拿“淘宝体”来说,尽管最早仅仅局限于淘宝卖家对商品的描述,但其亲切腻歪、活泼生动的表达却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于是各式各样的淘宝体广告、通知、提示、启事等纷纷出现。比如南京理工大学采用了淘宝体给学生发送录取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211院校噢!奖学金很丰厚哦!门口就有地铁哦!景色宜人,读书圣地哦!亲,记得9月2日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上网(http://www.ems.com.cn)就可以查到通知书到哪了哦!”这一贴近学生“口味”的淘宝体录取短信,成为最幽默、最别致的祝贺方式。时至今日,“淘宝体”已逐渐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话语标记。

2.有利于释放压力、宣泄情绪,维系群体归属感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广大民众在享受转型带来的各种好处之外,也发现了许多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在高校扩招的大好形势下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象牙塔”,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和接受严峻就业形势的考验。这一巨大压力需要舒缓,而网络流行体的出现则正好为其释放负面情绪提供了渠道。拿“咆哮体”来说,最初源于李可在人人网上发表的一篇《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这篇帖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感叹号和“有木有”这一格式表达了自己学法语过程中的艰辛和苦闷。后来网民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开始将目光转向自己的生活,用一种极度夸张的手法和调侃的语气来描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种种不易,以宣泄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众所周知,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动物,潜意识里会模仿群体中其他成员的主流行为,以获取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当活泼时尚、个性十足的网络流行体被一定量的网友使用并形成一种潮流时,其他可能并不了解这种语体的网民由于害怕被贴上out的标签,也会加入其中,以寻求网络世界中的归属感。

3.有助于表达诉求,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网络流行体”源于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是一种另类的民意表达。尤其是关注社会热点的网络流行体,更是凭着自身的巨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将公众事件变成了代表某种社会现象的抽象符号,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热点舆论,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管理、表达内心诉求的有效方式。这些网络流行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比如,就“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这一热点议题,北大教授在微博上用“校长撑腰体”鼓励人们要勇敢行善。这一宣扬正义、呼唤温情的举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时间各大高校涌现出了各种版本的校长撑腰体。华侨大学的版本是这样的:“你是华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有国务院侨办给你撑腰,港澳台海外校董会捐款捐物帮你打官司;要是败诉了,送你到泰国去当人妖,他们会照顾好你的,泰国公主是华大校友。”

(二)消极影响

1.语言形式畸变,违背传统语法,影响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有些网络流行体个性过于张扬,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比如经常用“偶”代表“我”,用“稀饭”代表“喜欢”, 用“ 有木有” 代表“ 有没有” 等等。[ 3 ](P 2 4~2 5 )拿“蜜糖体”来说,总是故意把“是”写成“素”,把“了”写成“鸟”,把“的”和“地”写成“滴”,把“这样子”说成“酱紫”,把“非常”说成“灰常”等等。除此以外,“蜜糖体”还经常在表达中夹杂英文、数字和QQ表情符号,比如用“daddy、mammy”代替“爸爸、妈妈”,用“5555……”表示“呜呜”,用“O(∩_∩)O”“o(>﹏<)o”“(⊙o⊙)”等表情表示喜怒惊愕等情感。再比如被称为“火星文”的“脑残体”,则更是极度扭曲了汉字和汉语言的规范性。拿“皁巳绝朢旳僾凊,bú淔淂畱恋”这句典型的“脑残体”来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整句话中却只有两个字是规范的,其他的要么是已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要么是日文汉字,要么是一些乱码字、错别字。诸如此类的网络流行体,其书写形式违反了汉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影响了信息的正常传递和准确理解,从而失去了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的价值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语言内容失范,助长了消极情绪和低级趣味,侵蚀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有些网络流行体内容肤浅空洞,情感浅薄低俗,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比如“下午去买了瓶矿泉水和纸巾,然后喝了一口,擦擦嘴,开始考虑一会是去地下商场买那条12元的大裤衩还是13元的呢?”这句话用“装B体”是这样说的:“下午的时候,觉得有些渴了,就去买了Robust的纯净水。轻轻地喝一口,味道的确比Wahaha的要好些。看来我最钟爱的牌子,果然是没错的。用Pure的Handkerchief擦了擦嘴角以后,我开始在两个同样钟爱的品牌中摇摆不定。TMD,是去买佳侬新出的Wolfboy限量版呢,还是选择Keaoor的呢?”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装B体”在形式上热衷使用英文来描述商品的产地和牌子,且习惯滥用无实际意义的书面语和形容词;在内容上比较浅薄空洞,主要目的是通过卖弄以达到自我欺骗,从而填补内心的空虚寂寞。这种无病呻吟、空洞低俗的网络流行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得“虚无论”占据了人们的心灵。长此以往,有的大学生逐渐滋生了游戏一切、娱乐至死的生活态度。“神马都是浮云”的人生观使得他们对自己和他人都满不在乎、漠不关心,这无疑淹没了理性和积极的声音,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国家的良性发展。

四、教育管理者应对网络流行体的策略

1.密切关注网络流行体,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

网络因其匿名性和虚拟性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是他们认知世界、了解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载体。[4](P19~22)在众多网络语言中极具时效性和生成性的网络流行体在其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态度。他们通过模仿生成各种极具个性色彩的网络流行体,并借之抒发情感、表达观点、彰显诉求。因此,教育管理者若能密切关注网络流行体,不仅能开阔自身视野、提升教师的亲和力,而且还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波动,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年轻人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

2.恰当使用网络流行体,增进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交流

在网络流行体迅速流行的今天,教育管理者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网络语言阵营里,以网友的身份去接近学生,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魅力,在适当的场合(如个人微博、QQ空间、校园贴吧、主题论坛等)选择一些内容健康积极、格调高雅向上、风格活泼幽默的网络流行体(如“撑腰体”“纺纱体”“凡客体”等)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这样,既能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又能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另外,教育管理者也可不耻下问,向学生询问某些网络流行体的来源和特征,并把自身感受分享给学生,让其逐步明白哪些网络流行体是积极的可倡导使用的,哪些是低俗的应该摒弃的。

3.加强思想和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翻转课堂”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网络语言,尤其是网络流行体对本科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塑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教育管理者也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地向网络领域拓展思想道德教育。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建立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时政热点、校园文化以及新闻快报等内容的讨论。在这些交流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并对其直接愿望和间接诉求进行总结和梳理,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及时有效地减少网络流行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

4.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督管理力度,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络交流平台(如BBS、微博公众平台、校园主题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场所。然而,这些场所使用的网络流行体夹杂着许多糟粕,它们有的形式异化、过度求炫;有的内容浅薄、缺乏内涵;还有的情感淡漠、态度消极。因此学校的相关部门还应从技术层面上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安全监管力度,定期清理那些形式畸变、内容失范、态度消极的网络流行体,过滤并屏蔽那些的风格极度异化、形式过度求炫的不规范网络用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体是社会的风向标,具有时效性强、诙谐幽默、流行面广等特点。教育管理者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流行体的影响,既要看到其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侵蚀健康积极校园文化生活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其有助于彰显自我、宣泄情绪、表达诉求的正面作用。总之,教育管理者应当密切关注并恰当使用网络流行体,通过合理的网络监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了解学生动态、增进沟通交流、营造健康积极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2013年校级课题“网络流行体的多视角研究”[2013-2014,13D04]。)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军军.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泛化”的归因与应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3,(5).

[2]王娇娇.网络流行体成因、特征与影响[J].宜宾学院学报,2013,(3).

[3]高岩.网络流行语言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J].语文建设,2013,(3).

[4]张宝君,张骊睆.论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重庆高教研究,2013,(7).

(王娇娇 四川南充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63700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