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探讨不同的呼吸训练方法对老年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

2022-06-08

鹿锦程

山东省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山东泰安 271608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对老年肺陈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稳定期肺陈病患者,年龄范围在58~90岁之间;将112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阻力呼吸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训练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肺功能均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尘肺患者进行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合并阻力呼吸器训练,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满意率,提高患者的老年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呼吸训练;老年;肺陈病;阻力呼吸器;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1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b)-0085-02

[作者简介] 鹿锦程(1976-),男,山东肥城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内科,邮箱:2570985850@qq.com。

我国尘肺疾病在煤矿工人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原因是因人长期吸入粉尘,从而导致出现肺部广泛的结节纤维化病变为主的疾病,其严重影响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无特效药物或者特效治疗方法可完全治愈尘肺,该病属于不可逆转性疾病,因此临床对呼吸训练方法有充分的重视[1]。为了研究分析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对老年肺陈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该研究对该院收治的112例老年尘肺并患者进行不同的呼吸训练,对照组给予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阻力呼吸器训练,对比两组呼吸训练方法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12例稳定期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98例和14例;年龄范围在58~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7.5±5.4)岁;112例患者均为井下采掘工人,接尘史在18~26年不等,平均时间为(19.5±2.4)年;90%以上均为文盲,且排除肺部肿瘤、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影响呼吸锻炼进行的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尘肺病诊断标准》[2];一期尘肺、二期尘肺、三期尘肺患者人数分别为24例、73例、15例。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患者在一个舒适的体位下放松身体,将双手轻方在腹部,将嘴缩成吹笛状,呼气时让气体从小口中慢慢呼出,吸气时将嘴紧闭,缓慢用鼻子吸气,不要着急将体内的气体向外呼出,应进行只当屏气后再进行缩唇呼吸,同时上腹部缓慢回缩,将双手轻压腹部,使之凹陷,呼气时间与吸气时间比例为2∶1,尽量减慢呼吸平率,最好8~10次/min,每次锻炼在15~20 min之间,2~3次/d[3]。对照组在进行训练时应注意,避免出现过度换气现象,护理人员还督促患者进行训练,告知患者需坚持训练6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阻力呼吸器训练,其可使用肺气康复治疗仪进行锻炼,在吸气之前确定吸气容量目标,将吸纳器放在口中,使吸嘴将舌体下压,保持呼吸道及口腔通畅,缓慢用力吸气,吸气的流速可自行调整,开始时流量浮标在透明管内低位,一直到患者感觉到疲惫时结束,拨动标定尺到相同高度,连续锻炼2~5 d,将标定尺向上提高一格,直到顶格位置[4]。尽量的延长吸气时间,使浮标在透明管内高度延长时间,将吸纳器从口中移走,再进行缩唇是呼气训练,进行适当的休息之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练习,训练时间与对照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测量两组患者在训练前后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残气量占肺总量比例、1 s用力呼气容量、一秒率及患者满意情况[5]。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训练前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呼吸训练后,与未训练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训练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训练方法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率及生活质量。在连续进行6个月的训练后,调查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100%(56/56),对照组满意率为89.29%(50/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陈病患者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吸入从而产生粉尘,中等微粒粉尘沉着在支气管、气管或者肺泡中,长时间肺内便会产生结节,肺弹性减弱,可出现慢性非阻塞性疾病、通气改变等,还可降低收缩率[6]。除此之外,长期粉尘沉着会刺激肺泡、支气管及矽结节融合形成,目前,相关研究[6]表明,尘肺疾病是不能够完全治愈的,属于不可逆性疾病。因为起到病变改变较为困难,而呼吸锻炼可使肌肉在一定的神经刺激下产生较大力量,其可利于改善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及活动耐力。

该次试验中两组患者均使用了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该训练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而本次试验中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观察组略差,究其原因发现患者在进行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的时候,患者呼气时通过缩唇进行,提高气道内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使肺内残气更加容易排出,减缓呼吸频率,延长呼气时间和吸气时间,利于在下一次吸气时吸入更多新鲜空气,排出体内的废气浊气量,增加飞牌换气和气量,改善其内缺氧现象。但是因为患者训练容量目标无法给出具体数值,加之各人的掌握和配合程度没有准确的界定规范,从而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呼吸训练的有效性,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法联合阻力呼吸器训练法充分的克服了这一临床缺陷。观察组患者使用的训练方法是将耐力训练、容量锻炼、缩唇呼气、阻力吸气融合成一体的锻炼方法,患者可通过阻力呼吸器加缩唇呼气训练,其可有效的将少残气量、提高最大通气量、呼吸肌耐力及改善肺活量。该次试验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法联合阻力呼吸器训练法优点包括:①该方法简单方便,容易被患者及患者家属接受,还可利于患者长期坚持锻炼;②进行阻力呼吸锻炼期间,应限定容量目标,让患者在练习期间务必达到制定的限定容量,从而可完全保证了呼吸锻炼的有效性;③减少呼吸方式及吸气流量的影响,让呼吸肌得到了自由的真正的锻炼,能代偿尘肺肺间质纤维化所致的吸气、呼气功能受限的缺陷,明显的提高了此类患者的通气量[7]。

从该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经过3、6个月训练后肺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两组患者在训练前、训练后3个月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了6个月的呼吸训练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经过6个月训练后肺功能效果均优于训练3个月时的肺功能。因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呼吸训练方法长期锻炼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因此应改善老年尘肺患者的呼吸肌耐力及肺功能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锻炼。该次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经过了长达6个月的训练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可以看出缩唇呼吸配合人工阻力呼吸器训练可改善尘肺患者的肺功能。究其原因可发现观察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将患者的呼吸模式调解到最佳的状态,使呼吸伸长缓慢,增加了呼气和吸气肌耐力,从而使原来闭合的底部气道和肺泡最大限度的开放,减少无效腔通气,还可有效地提高呼吸效率。有研究资料同样进行了同样呼吸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呼吸训练对老年煤工尘肺患者残气量值改变不明显,其可能与老年煤工尘肺患者肺间质尘性纤维化有关,残气量值随着性别不同、年龄增长,临床表现也有不同差异,且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8]。

给予老年煤工尘肺患者来说进行呼吸训练,其可从耐受的低负荷开始,训练强度由轻到强逐渐过渡开始训练,从而逐渐让呼吸肌得到锻炼和协调。长时间进行锻炼,呼吸肌功能不断的提高和改善,在训练过程中及时调整训练阻力负荷,有节奏性的增强患者锻炼耐受力。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对尘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此类患者患病时间长,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体质较差,在进行呼吸肌训练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如和正确掌握锻炼要领、动作,除此之外,还应在锻炼过程中遵循3个原则,可逆性、针对性、负荷性[9]。还应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防止回到感染发生,不过过度换气和用力呼气,使呼吸肌疲劳,应呼吸轻缓[10]。

经过该次研究发现,给予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合并阻力呼吸器训练可有效的改善老年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相关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效果,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充分证明了该理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杜素芝.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37-239.

[2]胡翠侠,杜素芝,李萍,等.督导呼吸训练对煤工尘肺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19-621.

[3]赖桂兰,黎宛笑,梁月贞,等.督导呼吸训练在尘肺患者呼吸功能中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7-9.

[4]杜素芝,夏梅,胡楠,等.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对老年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02-803.

[5]曹晓枫.探讨不同的呼吸训练方法对老年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下旬刊):5348-5349.

[6]张慧萍.呼吸训练在尘肺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9):108-109.

[7]孙天宝,方璐,胡佛生,等.综合康复治疗改善尘肺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中旬刊):16-17.

[8]陈娟,何梅花.护理干预对煤工尘肺患者康复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9,25(8):811-811.

[9]王艳辉,赵艳.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73.

[10]张慧萍,王福英,房桂荣,等.呼吸训练在尘肺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C]//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职业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黄山: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2011:173-177.

(收稿日期:2013-12-2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