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肠癌并发肠梗阻一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2-06-08

范红星 倪建勋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外二科,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 目的 探究I期手术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传统II期吻合术,研究组行I期切除吻合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51.46±80.24)min、术后排气(2.68±0.35)d及住院时间(15.78±7.36)d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躯体评分为(93.35±7.13)分、心理评分为(69.24±5.25)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6.37±2.58)分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93.57±8.17)分和1、2年生存率(94.12%/86.2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期手术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疗效确切,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肠癌;肠梗阻;I期切除吻合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061-02

[作者简介] 范红星(1981.9-),男,辽宁阜新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大肠癌患者容易发生肠梗阻等急腹症,传统分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术后并发症和患者二次损伤[1]。因此该研究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的102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探索最佳手术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均符合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相关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研究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46~73岁,平均(60.57±3.28)岁;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61.72±3.35)岁。病理分型:腺癌81例、乳头状腺癌17例、未分化癌4例,病理分期:B期67例、C期27例、D期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保守治疗,病情无缓解后对照组行I期肿瘤切除,远端关闭近端造瘘后行II期造口还纳。研究组根据不同肿瘤部位68例行左半结肠I期切除吻合术,27例行右半结肠I期切除吻合术,7例行直肠癌Melis术,术中均以盐水反复冲洗肠道,且不完全梗阻者给予适量缓泻剂,完全梗阻者禁止灌肠。术后常规扩肛,至患者肠道通气为止。

1.3 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相关时间,包括手术、术后排气、住院时间。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4个维度,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佳[3]。分析两组术后1、2年生存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相关时间

研究组手术、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前后QLQ-C30评分

术后研究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生存率

研究组术后1、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肠梗阻属于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常见类型包括粘连性肠梗阻等,近年来大肠癌引发的肠梗阻发病率已超越粘连性肠梗阻,尤以低位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最为多见。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手术方法,但临床常用传统分期手术,关于I期切除吻合术的报道较少[4-5]。因此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02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II期吻合术治疗,研究组行I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该病最佳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经研究可得两组治疗相关时间、手术前后QLQ-C30评分和术后生存率三项结果,其中分析前者可知,研究组手术、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表明I期切除吻合术可显著缩短入院后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病发时,近端肠管压力显著升高,肠腔扩张明显,肠壁血运较差,容易发生肠道坏死且穿孔[6]。针对该病特性,I期切除吻合手术选择适合吻合口,并借助吻合器,使手术顺利进行。具体来说,较常规II期吻合术,该方法可使吻合口对合整齐,吻合口通畅,且操作便捷,大幅度缩短手术时间,再加上运用封闭式吻合法,可有效减少腹腔感染可能性,从而最大程度缩短住院及康复时间[7]。李峰等[8]研究发现,经I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后,患者在2周内即可出院,这与该研究结果相类似。

同时,分析QLQ-C30评分可知,术后研究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I期切除吻合术可显著加强患者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各方面能力,提升其整体生存质量。另外,分析后者可知,研究组术后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I期切除吻合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经手术治疗后的生存概率。学者普遍认为I期吻合术在操作合规前提下,吻合口漏发生的概率较低,而分期手术由于过程较复杂,治疗时间过长,可能影响术后的化疗效果,加大肿瘤的可能性[9]。赵德胜等[10]研究发现,患者经I期手术治疗后,其长期生存率优于分期手术治疗,这与该研究结果相类似。该研究由于受样本例数、外部环境等因素制约,未对I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深入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I期手术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震,陈文柏.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6):755-756.

[2] 蔺兵虎.大肠癌并发肠梗阻一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4):475-477.

[3] 王正安,张建群,荚从正,等.大肠癌并发低位肠梗阻的一期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2):156-157.

[4] 赵端仪,岳奇俊,林松.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根治的临床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4):267-268.

[5] 谭小强,陈琦菲.4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149-150.

[6] 顾成柱.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手术治疗体会[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10):637.

[7] 王忱,侯学忠,赵东旭,等.老年结肠癌致肠梗阻急诊一期左半结肠切除的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4):369-371.

[8] 李峰,陈炜,周小民.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593-594.

[9] 耿协强,张力峰,谭黄业,等.结直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器吻合效果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2,6(1):66-69.

[10] 赵德胜,韩继光.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27例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6):760-762.

(收稿日期:2014-11-2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