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简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之教学环节

2022-06-08

何亚琴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中心小学,214405)

新课程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大力改革了过去教材中的“应用题”:不再刻意脱离生活经验、违背实际需要,设置“人为”问题,而是注意联系经验和需要,设置更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避免“分类型、套模式”的解题方法灌输,而突出更一般化的解题策略引导。

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首先在情境中提出并理解问题,然后利用有关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教师的引导、点拨,整理和筛选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感悟和领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价值体验和思维能力。下面,根据这一要求,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为例来说明教学中应该做好几个关键环节。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产生问题和策略的基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课堂教学中,很难让学生亲历现实事件。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现实生活合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理解或观察、发现。

创设隋境时特别要做到返朴归真。如果问题隋境中的信息经过处理,整齐有序、一目了然,那么,学生就不能很好地产生整理、筛选信息的需要。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比较熟悉的、反映生活实际的情境,并尽量保持情境的真实性、自然性,使得其中的信息相对凌乱无序(“从有序到无序”是自然法则,不是人为制造)。这样,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整理、筛选信息的能力。

比如,笔者创设了本班学生订阅报刊的情境(如表1所示)。

此外,创设情境时尽量要做到化静为动。教材呈现给我们的情境往往是静态的画面或文字。这样,有时很难实现让学习情境回归到自然场景的效果,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整理、筛选信息的愿望。教师可以在利用静态图文创设情境的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化静为动,使各种场景、信息生动起来。这样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发现信息,整理、筛选信息,把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能力。

二、提出问题

问题是学生整理、筛选信息和形成策略的动力。常规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教师设计并给出的,导致学生常常迷茫于“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因而,很难获得充分的体验和认同。其实,很多情境因为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学生通过仔细阅读、理解或观察、发现,思想和感情就会自然延伸和流露,从而提出个性化、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整理出自己的表述,把质疑和提问融为一体,由此丰富教学的内涵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比如,笔者呈现了这样一个情境:

在学校运动会上,四(1)班的同学取得了优异成绩(见表2)。为此,家长委员会奖励450元给他们购买奖品(见表3)。

然后,笔者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提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注意购买奖品时“名次越高,价值越高”。通过思考和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个性化、有价值的问题:(1)给第一名每人买一个文曲星,要多少元?还剩下多少元?(2´)给第一名每人买一个文曲星,给第二名每人买一副羽毛球拍,一共要多少元?还剩下多少元?(3)给第一名每人买一个文曲星,给第二名每人买一副羽毛球拍,给第三名每人买一枝钢笔,给鼓励奖每人买一个卷笔刀,450元够吗?(4)可以设计一个恰好用完450元的合理的购买方案吗?

事实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是非本质、非核心且比较简单的,比如上述第一个问题,对此,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互助即时解决。有些是非本质、非核心且比较困难的,对此,可以引导学生做好备忘录,在课后或以后的学习中再解决。有些则是本质、核心的,比如上述后面几个问题,对此,需要引导学生做好记录,组织学生共同探究解决。此外,有时在教师的一再引导下,学生还是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必须呈现预设的问题,引导课堂的走向。

三、整理、筛选信息,形成策略

整理、筛选信息是形成策略的基础,形成策略是整理、筛选信息的目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先独立整理、筛选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并记录下过程和结果;再与同伴协作讨论,从中获得帮助,或找到别人与自己方法、结果的不同,反思自己方法、结果的正误和优劣;接着与同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并由组长做好记录。放手之下,学生整理、筛选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有的学生会对相关信息进行标注;有的学生会将相关信息摘录下来;有的学生还会在摘录的过程中将信息有序排列;还有的学生会进一步利用列表、画线段图等方式,使信息更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中典型的正确或错误案例,并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整理、筛选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过程,从而在倾听、欣赏、补充、争辩中形成相对比较优化的策略。展示和交流是一个互助、共享的过程,能让问题全面、彻底地得到解决;也是一个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过程,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学习的乐趣。

比如,笔者和学生共同形成了如下问题情境:

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用去12元,买5本同样的笔记本要用多少元?28元可以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

有的学生列详表整理数据(如表4所示),有的学生列简表整理数据(如图1所示)。

对第一种方法,笔者问学生:“你是怎样想到这样建表头的?”学生回答:“题目条件中出现的3本是数量,12元是总价,可以求出单价。”笔者又问:“为什么5填在“数量”一栏中,28填在“总价”一栏中?”学生回答:“根据对应关系,5本是数量,28元是总价。”笔者再问:“12÷3=4(本),4可以填在哪几格中?为什么?”学生争着回答:“4是单价,可以填在“单价”下面的三个空格中,因为同样的笔记本单价是一样的。”

四、回顾、反思过程,提升策略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更应该是让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以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也就是说,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是“解决问题”教学的灵魂。

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回顾、反思,是形成数学思想和策略非常关键的一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怎样利用已知信息的?由此,指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反思解题方法的合理性。还可以提问学生:还有其他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容易理解、掌握?由此,指导学生回顾、反思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策略,这些策略中包含了哪些基本的思想,并对此进行加工、提炼,归纳出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升策略是一个巩固提高、迁移发散,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经过反思、归纳而形成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可以实现思维的第二次飞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练习机会:(1)模仿练习,即与例题相近或类似的问题情境。如针对上述例题的模仿练习:王明4天看了28页书,照这样下去,13天可以看多少页书?112页书要看多少天?(2)变式练习,即由例题变化结构的问题情境。如针对上述例题的变式练习:王明看一本书,每天看7页,18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9页,多少天可以看完?(3)拓展练习,即学生小组合作,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情境。如针对上述例题的拓展练习:小明从家到学校有900米,走了12分钟;从学校到电影院要走7分钟,有多少米?从电影院到家有675米,要走多少分钟?如果他每分钟走60米,在路上买东西耽误了3分钟,15分钟能从电影院走到家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拓展的过程是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从实际着手,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解决更高层次问题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延伸。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