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面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改革方案

2022-06-08

李启锐,彭志平,李云鹤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开源社区和群体软件已经成为主流软件开发方式,MOOCs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常见学习形式。文章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入手,探讨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改革方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源社区;群体软件;MOOCs;专业改革

基金项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43052)。

第一作者简介:李启锐,男,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技术,liqirui@foxmail.com。

1 背景

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是目前开源社区中最活跃的项目,展示了软件产业的新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三大变化:①软件开发由传统的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②开发人员由专业精英转向大众化;③开发组织由公司走向社区和社群[1]。这种新的软件生产方式被称为群体软件开发,它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与我们的实验课具有天然的相似性[2]。我们要引进“社区”和“社群”,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MOOCs即海量在线开放课程。“海量在线”指允许成千上万的学生同时在线实时观看和聆听一流教授或教学名师上课;“开放”指学生可以免费下载学习这些课程,并参加习题课和讨论课[3]。MOOCs的出现给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改革带了极大的机遇,并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文化多样性和学习的选择性带来了全面挑战。

2 改革的目标

当前,计算机科学前沿理论与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教学内容要调整,教学方法要改进,教学手段要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要创新,教师素养要提高。

改革的目标是立足于计算机学科“开源社区和群体软件”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整体素质的要求,顺应 “计算思维”教育趋势,引进MOOCs教学方式,彰显石油化工特色,密切校企合作,并通过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在培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群体软件”实践应用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当前社会紧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建设方案

3.1 增加“移动终端APP开发”培养方向

移动终端APP是当前开源社区中最活跃的群体软件,在修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移动终端APP方向”,顺应开源社区与群体软件的IT领域发展潮流,为Android Market和App Store开发培养产品设计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工程师及APP产品销售工程师奠定基础,并从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环节相应地进行配套改革。

3.2 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实施方案(试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的精神为指导,我们从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内部培养”的策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紧跟IT发展潮流、兼备较高专业教育素养、适合新时代IT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重点提升教师队伍在开源软件技术教学与研究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1)引进来。

面向国内外引进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博士。优先考虑具有开源社区与群体软件工作背景或具有知名IT公司工作经验的青年人;积极与各类企业建立互动,聘请IT企业相关专家、国内名校计算机专业知名教授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客座教授,尤其欢迎企业中实践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表达能力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教学或技术专题讲座;通过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补充,弥补校内实际产品开发的弱项,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工程技术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走出去。

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相关院校、相关产业、行业部门交流学习;积极参加专题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科研水平和整体素质;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产学研、科技攻关项目,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深入研究的理论优势,将企业产品研发提升到更高水平。

3)内部培养。

让现有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课程进修、学位提升、访问学者、短期培训、出国研修等方式,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特别鼓励教师到知名IT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提高软件工程实践能力;计划让所有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社会生产实践一次。

4)外部提升。

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开源社区与群体软件开发技术相关培训与学习,通过培训与学习,从理论上强化教师队伍开源社区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从实践上掌握群体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与方法;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开源社区相关会议与学术交流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与企业发起的开源社区项目,提升教师队伍在开源社区中开发群体软件的实践应用能力。

3.3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进一步学习与了解计算机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以及工业界的需求,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及评估标准》为基础,借鉴CS2013等国际上最新课程体系,学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法,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并在Android APP开发能力培养方面形成特色。

(1)重视专业基础。保证基础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学时数足够、内容完整;将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让学生对计算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同步社会需求,创新课程体系。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内容。社会已经进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行业正在转变为真正的信息行业,我们将新增信息安全、分布和并行计算、移动计算等课程迎合新时代的需要。

(3)增加以Android APP为中心的教学内容。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计算机软件行业正在从桌面应用程序为主转变为以移动终端程序为主,软件也将以APP应用为中心,尤其是Android APP的应用目前非常热门。因此,移动终端APP开发方向方面的教学内容要逐步增加。

a. 面向对象原理与Java实践:Java作为目前最为成功的开源语言之一,是Android等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基础语言,要进行Android APP的开发,必须拥有扎实的Java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b.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在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加入开源社区群体软件开发方面的知识。

c. Android系统开发:Android是目前最主流的移动终端APP应用开发平台,掌握Android的二次开发技术和原理,是进行APP应用开发的关键。

d. Android系统综合实训:该课程是为学生在学习完成Android系统开发基本理论知识后设计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实际的APP应用实例开发锻炼和提高学生的Android系统开发技术水平。

e. 信息安全与隐私:数据安全将是一个重大挑战。我们将新增信息安全课程,加入手机终端数据安全与隐私方面的内容。

3.4 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融合学校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建设期内开展和完善教学课件资源库、核心课程教学视频资源库、优秀课程设计成果库、毕业设计案例库、教学改革项目库、精品教材库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给专业教师和学生使用;积极收集优秀的MOOCs课程资源,尝试建立自己的MOOCs资源库;积累优秀的教学资源,有效用于教学活动中,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3.5 创新教学方法

学校探索一系列适应计算机学科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师制教学方法、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式学习方法、创新小社区“沙龙”教学方法等。

(1)导师制教学方法。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教师不仅承担本科教学,还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该途径切实增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提高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与老师的“双主体”作用。

(2)互联网教学方法。微信、微博等新型网络通信软件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我们可以将部分课堂讨论、课内练习等教学内容通过这类软件与学生互动,打破了教学的界限,将课堂讨论延伸到网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并可替代部分选修课学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创新小社区“沙龙”教学法。计算机涉及的专业方向较多,如机器人、数据挖掘、网络管理、移动计算、erp等,由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建立技术创新小社区,开放给有兴趣的学生,以研究该方向的最新技术为目的,定期举行技术“沙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拥有某计算机领域的特长。

3.5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学校优化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条件,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以研带赛,以赛促学”,在试行“3+1”培养模式方面形成特色。

(1)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应正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差异,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符合认知规律,从低到高逐步提升,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步渐进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不同级别的实验形式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减弱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基础较强学生对课程的新奇心,为后继实践能力训练打好铺垫。

(2)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创新实验室的教学条件、工作条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创新培养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现有各级大学生创新基金的基础上,由专业设定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创新项目,给更多的学生带来实践的机会。

(3)以研带赛,以赛促学。我们吸纳一部分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能够获得更前沿的学术指导;积极指导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的各级大学生计算机专业技术比赛,从中培养、验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专业技术比赛的历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

(4)实行“3+1”培养模式。参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学校规划3年“专业能力进阶式”项目化实践环节和1年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系统化实践环节,实行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该培养模式顺利实施。

3.6 建立教学管理体系

学校全面建立、调整、完善系一级教学管理办法,规范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执行程序,加强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规范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借鉴国内同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成功办学的经验,完善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要以人为本,本着方便教师,服务教学的原则,允许教师有个性化地实施方案,也允许学生有个性化地选择方案。

(2)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执行程序。在学校、学院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下,学校对系一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执行程序进行改革,建立系一级专业教学指导小组,教学指导小组利用听课、教案检查、学生座谈、现场操作考查等多种手段,全面监控人才培养质量。

(3)加强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教学部分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例如,建立课程设计管理系统,实现在线使用教学文档、在线阅读设计要求、在线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在线讨论和答疑等;建立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使出题、选题,答疑、任务书下达、中期检查、答辩记录等全过程实现网络系统管理。

4 结语

方案是全系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共同探讨并提出的,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们以本方案向学校申请了2014年的质量工程项目,并得到学校的立项资助。我们将按照既定方案认真实施,争取经过3年的建设,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我们将及时总结与分享改革的成果,为同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改革提供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未. 全面提高计算机类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机遇[J]. 计算机教育, 2013(20): 2-4.

[2] 李未. 关于提高计算机本科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10(1): 4-6.

[3] 李冠峰, 王红艺, 普杰信.一种面向就业的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改革方案[J]. 计算机教育, 2007(4): 32-34.

(编辑:孙怡铭)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