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以国际化为抓手促进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2022-06-08

张 羽1,2,赵铁军,1,2,邓胜春1

(1.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面对IT产业和软件产业的未来发展,建立面向行业且具有国际特色的教育体系已经从学术和教育的角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杠杆作用。文章从国际化对软件学院发展的重要性入手,结合本科生、硕士生的教育体系详细阐述国际化的杠杆作用,并对学院十几年的国际化教育成果进行总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教育模式;HIT-NPSS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09-04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第38号(黑教高函[2013]351号)。

第一作者简介:张羽,女,讲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助理,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析、文本挖掘,zhang.yu@hit.edu.cn。

1 背景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显著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具体表现在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其意义在于所有融入这一过程的国家乃至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技术与资源。IT行业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具活力的一个行业,在国际经济、技术与学术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软件产业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渗透在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并以技术更新快、不受空间地域限制、具有高度灵活性等著称。从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软件产业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在经历了学步期、成长期后,如今已逐步进入到稳定期。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不断地在全球开放的市场中学习历练、拓宽国际视野、不断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这几点在软件产业的发展中尤为重要。

高素质的软件人才队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他们是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和研究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素质的软件人才应该对软件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语言及文化等具备国际化的视角能力。这种能力如何获得,必定需要一种符合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多元教育体系来实现。为此,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软件学院针对软件产业的新形式、新要求制订了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2 国内外软件工程培养模式现状

自上个世纪,有一批国际顶尖大学,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都柏林理工学院、都柏林城市大学等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软件人才。

卡内基·梅隆大学在计算机、软件及其他相关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其计算机科学学院( SCS)非常接近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的模式。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教育是由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研究所( SEI)和国际软件研究所( ISI)共同承担。它注重实践,特别是平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将实际的项目运作与课程设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国内软件工程教育的领先单位。学院有12个系共计40个专业方向,以培养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电子与通信工程4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为主体。

如何能够突出自己的办学特点,迎合工业界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一直思考的问题。

哈工大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 HIT-NPSS)建于2000年,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所国家软件示范学院”中的一所。本着“培养适应工业需求的高级工程人才以及高级管理人才”即“培养工程领军人才”的办学目标,学校充分利用综合资源,依托哈工大计算机学科优势,以“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为宗旨,以“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为原则,着力培养软件产业亟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软件人才。

HIT-NPSS的教育方针是:大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方向上进行创新,迎合软件工程国际发展的需求,加强国际化合作,建立一套工业化的培养体系。为了落实“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理念,哈尔滨工业大学HIT-NPSS的首任院长徐晓飞教授开创并建立了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项目。HIT-NPSS积极开拓多层次、多样性的国际合作渠道,在承办国际项目、合作办学、院校合作、师资引进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3 HIT-NPSS面向本科生的国际合作

3.1 HIT-DIT本科联合学士培养项目

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 Dublin Institute ofTechnology,DIT)是爱尔兰工业化人才培养较为成功的高校之一,是爱尔兰最大的一所高等教育机构,拥有两万多在校学生和一千余教师,拥有二年制或三年制大专、三或四年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具有自主的专业设置权和相应的全部学位授予权。DIT是哈工大软件学院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首选伙伴。

自2002年1月开始,经过哈工大和DIT的院、校两级互访,确定了两校包括引进并建立工业化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培训、外教授课、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2003年,哈工大软件学院与DIT建立了HIT-DIT本科联合学士培养项目。该项目采用“1+3”“2+2”“3+1”等多种办学模式。成绩合格的学生毕业可获得中、爱双方学士学位证。截至2009年,该项目共运行7年,招收学生95名,已有92名学生毕业,其中44人在中国毕业,48人在爱尔兰毕业。该项目获得欧盟“Asia-Iink”计划软件工业化教育项目EMERSION的支持。

3.2 学生短期交流项目

2013年哈工大软件学院针对大四学生推出了短期交流项目,以最后一个学期(半年)为期,选拔成绩优异的3~5名学生去国外合作大学进行短期的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到合作大学进行实习的学生要在合作大学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并完成实习的项目,毕业论文的撰写要符合合作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另外,哈工大对有进一步需求的学生可以提供合作校的硕士课程供选修。对学生来讲,半年时间虽不长,但学生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接触国外大学的课堂,聆听国外教授讲课并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感受不同国家的学术及语言氛围。与研究室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共同协作完成一个具体而实用的项目,无疑让学生的性格培养、团队合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在更开阔的环境中独立生活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成熟地规划未来的人生,这些都是从这个短期项目间接得到的效果。目前为止,多数参加短期项目的学生会选择继续去国外深造,参加硕士生双学位项目去国外求学。这个短期计划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了解国际大学的良好机会。

4 HIT-NPSS面向硕士生的“MSE+X”项目

在与都柏林理工学院成功合作的基础上,HIT-NPSS建立了一个名为“MSE +X”的项目,即软件工程双硕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它是软件工程加X专业计划的国际双硕士项目,吸取了所有合作院校的办学优势;它是整合了多元文化、多国经验和国际竞争力而构建的面向全球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教育体系,它为所有的IT行业伙伴乃至全世界输送精英人才。

4.1 “MSE+X”项目的优势

(1)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MSE+X”中的“X”不仅仅意味着不同的合作大学,还包括在这些大学让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第二专业。在IT行业,软件工程师应该熟悉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应用领域的软件。最重要的软件应用领域包括管理、服务、流程化、自动化、通信、网络、信息、社会、媒体、艺术、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等,这些都是“X”应该出现的东西。这意味着MSE教育计划应该是专业的化合物。

(2)大多数中国大学的联合办学项目都是单向输出的方案——中国大学只派遣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融人的国际氛围。而“MSE+X”项目中的P2P(点对点)计划创造真正的双向社区,它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构建了自己的国际圈。在国际上的同行业中,这些学生将更紧密、更有效地合作。高校在硕士层面上的教育合作,将促进高校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包括文化交流等,并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

(3)每一个国家均存在软件工程师全球化的趋势,因此需要他们具有国际经验和国际竞争力。这意味着MSE教育体系应该作出努力,提供这种国际经验或同等知识。通过“MSE +X”方案,学生可以在国外进行工业实习,通过更广阔的信息渠道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熟悉当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掌握最尖端的行业技术、积累最先进的国际行业经验,最终使自己获得更具竞争力的高级职位。

这样的国际“MSE +X”方案将把伙伴大学连接在一起,联合招生、组班和实习督导,将该行业在国内外的合作伙伴连接在一起。这一计划的目的是,不仅要培养具有适应需求的高素质和高竞争力的研究生,同时也作为欧洲和亚洲IT企业间相互合作的促进剂。此外,跨学科的方式将会推动共同研究成果的发表并赋予高等教育中一些领域的新定义。如合作校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它的实验室有充足的项目资源(意大利政府项目、企业项目等),并与各大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能迅速消化、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大大地加速研究成果的产出。同时,变化多样的应用场景也推动了软件学院教学改革的需求。

4.2 “MSE+X”项目办学模式及特点

“MSE+X”计划采用“1+1”和“P2P”(点对点)的执行模型,即:2年的硕士学习将被分为4~5个为期半年的学期,表示为“0.5+0.5+0.5+0.5”或“0.5+0.5+0.5+1”,最后一个阶段可灵活设置为半年或一年,以对应不同伙伴大学的要求。这意味着第一年的计划是MSE导向,第二年的计划是面向专业和项目。把2年的学习分成2个对等的部分:各方学生将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一年的学习并且在伙伴学校进行至少一个学期的学习。顺利完成该项目的学生可以分别获得两所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

“MSE+X”方案于2006年实施,哈工大最早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合作,截至目前参与项目中的共有来自7个国家的8位合作伙伴,见表1。同时,哈工大软件学院与国外另外几所大学的合作正在具体细节的洽谈中。

图1给出了自2006年以来在每个合作伙伴大学项目下的招生情况。自2006年以来的统计总共有208学生参与“MSE+X”项目,其中包括57名外国学生。

5 结语

软件学院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已开创出独特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国际合作渠道,与众多海外知名大学紧密合作,特别是在本科生层面与都柏林工业大学建立的具有灵活性强的“2+2”“3+1”和“1+3”的合作方式,为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国际氛围并成为学院国际合作的开篇之作。2006年学院进入多国合作的新阶段,建立了硕士生层面的“MSE +X”多文化和多学科的国际双硕士项目。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示范性软件学院办学验收中,HIT-NPSS被评为优秀。

国际合作在哈工大软件学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与国外大学之间的合作,开阔了软件工程教育方向的国际视野,学院学习并吸收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有效利用海外的教学资源,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对软件工业人才进行培养。一方面,学生通过海外留学的经历,获得国外企业实习的经验并体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教育氛围,在国际工作经验和沟通能力上得到提高,成为优秀的具备超强综合能力的软件工程人才。另一方面,与国际知名大学的紧密合作,也为中国大学和国际大学之间建立起沟通交互的桥梁,为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间搭建了高级人才管道,并为中国的研究机构以及国际研究机构之间通过高级人才的培养连接了共同的研究渠道,从而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大学、产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发展。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来自国外合作大学的一致好评,他们对哈工大学生的素质给予了积极肯定,也对软件学院强调培养工业化、国际化、高速度、高质量的培养方针给与了认同,使得哈工大软件学院能够在国际化的路上越行越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东,李海峰.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保证教学质量的经验[Jl.计算机教育,2008(15): 142-143.

[2] Li H,Xu X,Huang H.Multi-culture and multi-discipline MSE educational programme between HIT and UBI[C]. 3rd CEIS-SIO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ftware Industry - Oriented Education, Feb 2007, Dublin, Ireland: 2007: 128-130.

(编辑:彭远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