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探究

2022-06-08

段世界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摘 要:本文在借鉴前人师德建设领域研究基础之上,结合自己曾经身处高校工作经历,简要概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原因,继续尝试探索加强师德建设的路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师德;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43-03

收稿日期:2014-10-22

作者简介:段世界(1983-),安徽亳州市人,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心里健康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杨永革(1966-),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建设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端技术人才,支撑着改革开放及经济腾飞。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纵向发展,部分教师以资产多否或职位高低作为评价自己是否成功的标杆,以效率经济计算个人成本收益比。这样的人民教师会以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去引导我们的莘莘学子?会有怎样的学术功底去传授专业知识和做科学研究?师德是一个既沉重而又紧迫的话题,说它沉重是因为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兴盛衰败,关系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能否实现。

一、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基本问题

从总体上讲,高校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知识视野广,业务素质过硬,思维敏捷活跃,他们以敬业的精神,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视角,在课堂上演绎了无数次精彩纷呈的瞬间。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同事的敬重,学生的拥戴。大部分教师爱岗敬业,乐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仍有不少部分教师重视业务能力,对个人修养却嗤之以鼻,不予理睬,毅然我行我素。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思想行为偏离了师德原则和规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急功近利,严重关切个人利益,缺乏无私奉献精神。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基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然而部分高校教师却不满足于眼前生活,深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侵蚀,使这些老师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认为教书有许多硬指标,而育人则是虚的东西,全凭个人的良心,认为自己的任务是上好课,讲授自己课程内容设置的知识点,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自己的工作就算结束了。是真的结束了吗?不得而知。很少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在此专业领域有哪些新的创新和进展。因为他们无暇东顾。他们以为市场经济人的价值就是以挣钱的多少来衡量其成就的大小。把我们的人民教师正变成金钱的奴隶,受利益驱使的贪婪者、忘我者。把学校工作当成自己的一个暂定平台,使得有时间和机遇去校外做个人项目,很少备课,给学生上课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教学任务,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关心学生在此领域的奇思妙想,有时针对学生所提问题,作为老师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答。大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意味。

2.无视教师尊严,学术造假频发。大学教师作为我国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然而,在以崇尚学术自由,尊重知识权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有部分科研人员、教师存在剽窃行为,把国外专家在此领域含辛茹苦的最新研究成果拿来放在自己的论文里面,又堂而皇之的经过“加工处理”变成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2014年1月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鼻耳喉科王正敏教授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王正敏在院士申报材料中列入271篇论文中至少有57篇涉嫌造假;王王正敏院士自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人工耳蜗,其实是模仿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产品,属于“山寨货”。诸如此类案例胜不枚举,更有甚者借搞科学研究名义申报科研资金,实际是终饱私囊。作为高校教师不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而巧取豪剽,投机取巧,有辱国家使命,使教师师德严重败坏,是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玷污亵渎。我们大部分高校教师孜孜不倦,苦苦钻研,只因为部分不称职的教师混进培养高等人才的高等学府,平日应付于学校,应付于教学,应付于学生,这样的教师如何培养出我们需要的高等创新人才,如何寄托于我们所交付给他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如何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整天“人在曹营心在汉”,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如何才能前进,更不要说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3.缺乏敬业态度,为人师表意识淡薄。“修身重德,事业之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他的事业高度和认知度。大学教师的从业道德决定了他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如果一个不遵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老师登上“三尺”讲台,他给学生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对教师岗位的敬畏,对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是现在部分老师所欠缺的。作为老师不能以敬业的态度对待教师这一令人崇敬的职业,把教学当做副业,抽出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无心思钻研教学业务,不认真备课,教法呆板缺乏创新。有的老师甚至在准备给学生上课时,向学生问课讲到哪了,自己平时不关心教学,却忙碌于自己学校外业务。如此老师不能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敬业意识,辜负了国家的辛苦栽培。教师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渠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敬业态度、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问题,而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关系到千百万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原因浅析

教师师德问题由来已久,有高校管理体系缺陷,又深受社会大环境不良风气的熏陶,有个人素质修养不高,又有尊师重教宣传不力等因素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教师职业道德滑坡?有哪些因素影响师德建设如此之艰?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1.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打破传统办学思维,转变办学体制,更新办学观念,拓宽办学渠道,由原来精英式教育到现在普通大众式教育,不仅提高了办学质量,而且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可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却不容忽视,它引起了高校教师的思想、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诸多变化。使得老师对教师职业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概念理解产生新的变化,增强了老师的自我意识、主体评价。而社会上分配不公,投机取巧,迅速暴富,专钻法律漏洞的现象,容易使教师产生个人主义思想,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想法。诱发一些老师的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甚至极端的个人主义。这种西方不良思潮时刻渗透、腐蚀着我们的教师队伍。尤其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社会地位低下,工作劳累,收益微薄,而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恶情绪和疲惫心理,有的身在其位实则无心任教。一些教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知识贬值和自卑心理,导致部分教师道德价值观扭曲。

2.社会浮躁风气的助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其他行业的道德建设密切相关,当其他方面的职业道德建设出现浮躁腐化问题时,它会对教师的师德建设产生强烈的冲击。师德建设是普通高校教师工作的生命线,是塑造教师精神文明的重要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观念,转变成人们本原个体的思想行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个负面的信号带给执政党很大的考验,即“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在逐渐减弱,中国社会正在物质化、碎片化。”新的时期高校教师深受为官干部的权钱交易,领导者的徇私舞弊,执法者的贪赃枉法,新闻传媒的虚假有偿报道等负面现象影响,在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下,思想上容易“出轨”,不能坚持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能安心于自己的教育岗位,经常琢磨着如何才能“壮大”自己的腰包,增加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再添几处房产,购置高档轿车。与我们眼下以总书记所勾画“中国梦”宏伟蓝图为主题下开展走群众路线大相径庭,缺乏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而牵强附会于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从中谋得一己之私利。缺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所具有的踏实钻研课题,勇于追求真理高峰,敢于挑战权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甘当人梯之可贵精神。

3.高校管理的缺位。高校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个人修养及道德觉悟,作为知识的主体,不但承担着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引导着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即辛苦劳累又获益较少,而高校管理人员则工作清闲,且薪水较高,给教师带来心理的不公与失衡,重行政轻教学,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给教师的道德建设蒙了一层灰沙。“官本位”意识浓厚而高校内机构的设置基本等同于行政机构,所以高校教师想获得较高待遇只能从提高自身职称上下功夫。因为职称评定跟工资、住房、福利密切相关,使得教师在道德建设方面置若罔闻,而不分昼夜努力“搞”“学术成果”,在这种追求物质利益的指引下,做出的“学术成果”质量如何可想而知。高校领导频于应付上级或忙碌于“考察”学习,对学校既定模式有心改变则无力扭转,这正是中国高校官僚化的可悲之处。高校分工管理相对清晰明确,对教职员工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却无人问津。令人欣慰的是有的大学虽已制定出台《师德建设规划纲要》和《教师师德建设规范》,但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并未转化为行动实践,更不用提举办了“教师师德培训”,开展了“教师调查问卷”了。因此,我们应加强在师德建设方面的投入和研究。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探讨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实现中国梦之教育梦的重大部署。教育的发展主要靠教师,为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们的高校教师无疑要承担起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素质无疑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呢?我认为应从理论学习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上入手,在道德塑造上下功夫,在行为“内化“上多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师德考核和监督。高校人事流动由于体制原因,进了高校工作如同进了保险箱。对于贤才、庸才,不管其学术、工作责任心、道德修养等情况如何,是极难清退的。在当下正值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时期,高校必须在教师管理和考核方面大胆改革,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制定师德建设的相关规范细则和师德考核标准,补充一些可供考察的项目,如对学生同事态度、言谈行为举止、衣帽着装等。加强对师德建设的考评,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置,比如以表格调查打分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任教老师的考察,以考察结果为基础,结合党委匿名客观评价打分,最后得出对教师的综合测评。舆论监督也是促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并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保证,我们应鼓励广大师生参与进来,为推动教师师德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师德建设属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但与教师具体业务工作相比,不容易量化考核。而依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系,师德考评主要是通过职称评审,学期末工作考评等来进行的。由于在职称评定、学期末工作考核中对广大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教书育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规定和要求,可是与教师工作量、发表论文多少等业务“硬指标”相比,这些师德考评方面指标显得比较空泛,在教师考核中带来操作不便,影响了考评的可信度和实际效果,往往成了“软指标”。无形当中这在不同程度上致使教师在学校中重教学科研业务、轻视师德建设方面问题的产生。这种状况若得不到转变,高校师德建设的整体水平就难以提高到新的高度。

2.建立师德教育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很少专门建立旨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制度,有关师德教育也只是在举办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上提到,其余主要靠院党委开会时才会详细说说。而在当今社会上随着小初老师屡屡打破作为人民教师的道德底线,无疑师德又成为当下舆论瞩目的焦点之一。教育部紧随其后下发通知,旨在加强防范和提高老师的道德修养。然而作为普通高校,我们更需要深思,更要切实建立相关制度法规,为师德建设做到制度的保证。制度对于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全国上下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社会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望,同时,教师也殷切希望自己得到社会的最终和认可。因此,在建立师德教育机制时,更应该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所需的经费划拨专款,以保证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结合高校本身,考虑到教师愿望基础之上,采取教师喜闻乐见和易于接收的方式,制定相符的规章制度。坚持用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师德师风、教学纪律约束等来规范教师行为举止。在以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座谈会等为基础,通过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教师自觉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榜样作用,大力进行模范教师真人事迹的宣传,开展师德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表扬先进,督促后劲,从整体上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基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开展经常性的师德教育和培训。

3.转变高校教师管理方式。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管理理所应当,特别是担当起培养高等人才的主体。目前高校对教师的“填鸭式”管理,使他们倍感身心疲惫,比如在科研方面,强调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做出科研成果。教师在这种上级“命令”式压力下挤破脑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做出的科研成果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我们必须在教师管理方式方法上作出改变,让我们的高等教师从分派“任务”中“解放”出来,使教师能静下心来钻研于教学与科研,更加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为人师表的道理。学生以老师为典范榜样,行为举止深受教师的影响。高等教师的示范效应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连带的精神共鸣,这种示范效应反馈给老师的结果就是教师以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知识素养投身于教学和研究。再如职称评定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事关教师自身利益,但职称评定往往有“指针”限制,僧多粥少,评定过程充满矛盾和斗争。高校必须转变这种名额限制,给教师“松绑”,避免教师心力憔悴整日纠缠于“职称评定”等类似消耗教资事情上。进一步转变教师管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变“管你”为“服务”。高校高层领导的一言一行,对于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有很大影响,另外也都是师德规范的倡导者、学习者、实践者和维护者。师德建设要求高校内各部门工作的同志要从点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避免官僚作风,增强服务育人意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高校老师的师德建设.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2006

[2] 编写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 胡雪峰.高校师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4] 李璞 马正言 赵朝秀 陈念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

(责任编辑:赵媛)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