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2-06-09

  一、引言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会计研究生是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以学术活动为抓手,培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更加重视举办学术活动,活跃校内学术氛围。长期以来,与其他学科相比,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比较不受重视。通过校内外学术活动的引导、激励,激发会计学研究生对学术活动的热爱,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增进师生情谊,培养团队意识。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指导,大都是老师业余时间的辛苦付出,在指导活动中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参加学术活动的研究生们互相帮助、鼓励、合作,有助于增进同学情谊,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催生学术成果,提高自信心及知名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把握学术前沿,激发创新思维,鼓足学术干劲,积极撰写发表论文,参与科研课题,从而催生研究生学术成果。通过参加学术活动,尤其是取得发表学术论文等成绩后,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更容易激发上进。发表论文、获得科研奖励等,可以使研究生很快成为周围学生的“学术明星”,提高知名度。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同城或异地校际间开展学术活动,有助于增进校级间的友谊、交流与合作。取得学术成果丰硕的学校,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更容易找到科研合作伙伴。通过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开展,培养科研意识,引导并指导其参加学术活动与科研课题,从而培养了其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高层次会计人才。

 

  二、文献回顾

 

  (一)国内文献国内众多学者从科研能力的内涵、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学术活动形式及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参考,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状况的改善,提高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形成独特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科研能力是科学研究能力的简称,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之一。高希言、张五洲(2000)认为,科研能力主要是指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科研设计,以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操作和创造性劳动的技能。田新强(2000)认为,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黄忠仕(2004)认为,科研能力是指属于各学科领域研究者共同具备的一种能力,主要指从事具体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可见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研究生知识面、视野狭窄,缺乏学科前沿知识及研究方法,从而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李玉娥(2005)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大学的开放程度与国外大学相比还远远不够。这种封闭的、自成体系的格局不仅束缚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而且限制了研究生在更大范围内吸取新的思想,获得新的需求,掌握新的发展。学术活动是一个研究生展现自己研究方向、科研能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舞台,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缺陷。吴照云(2007)分析了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上存在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缺乏学术创新所必备的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跨学科知识以及研究论文写作知识等缺陷,进而得出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必须具备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结论。杨玉良(2008)认为,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研究生拓展视野、开阔眼界。他主张通过让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建立定期的研究讨论报告会制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项本武(2008)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测度,主要探讨了研究生自身的主体因素:具有创新意识、把握学科研究前沿、提出或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具有敏锐感知能力和理论抽象能力。他认为在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论文写作、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都应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培养和造就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将“研究性”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夏泉(1999)基于暨南大学学研会开展学术活动的主要做法,得出了如下结论:学术活动利于研究生培养,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学术活动还可以锻炼研究生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倡导新学风。宋梅(2003)提出要将研究生学术活动制度化——要计划性、经常性的开展学术交流。通过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健全组织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建立考核评估制度等途径,大力提升研究生学术活动效果。辛英(2003)指出学术活动可以增进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的各种能力、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在学术活动的作用下,研究生必然会更具创造性。夏阳、屈晓婷(2004)认为通过加强对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指导,分享成功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可以促使研究生学术活动更加有效。最终,能够为研究生营造创新氛围,开发其创造思维和潜能,从而塑造创新人格。陈艳、吴永明(2006)针对研究生自发学术活动进行研究。他们指出:由于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存在诸多限制,不利于双向学术交流。因此,应当激发研究生进行自发学术活动。同时他们还认为研究生自发学术活动还应当处于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三方的共同组织管理之下。温志桃、邹波(2007)认为构建创新型的学术氛围可以促进跨学科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促使研究生更加及时的了解学术前沿,能够活跃研究生的思想、激发学术创新。他们指出学术活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来增强研究生的参与程度。另外,加强校际交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也是提升和构建创新型学术氛围的重要方式。翟丽霞、孙岩梅(2008)着重研究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她们通过将跨学科研究应用于英语教学,得出如下结论:跨学科研究有利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术素质提高,科研兴趣的激发和学术活动的丰富。刘晓岚(2009)指出多层次的学术活动可以激励学术创新和跨学科专业性交流。而且,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借以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徐贵宝、范文辉、王泰鹏(2009)认为,研究生学术活动可以起到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拓宽研究生知识范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作用。闫杰(2009)从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研究生学术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利用激励理论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通过激励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研究生培养。高博、张博(2010)利用自组织和他组织理论对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组织工作进行分析。他们指出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国外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具有常态化、功能性和开放性,因而其自组织特征更为显著。我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由于发展尚不健全,目前仍呈现出他组织的特征,所以研究生学术论坛应当从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张月玲、陈红丽(2008)将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意识因素、责任制度与激励机制、环境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创新培养。张月玲、刘梅月、刘超(2008)探讨了课程设置改革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指出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程设置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又起着基石性和原本性的作用,作者在分析了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张月玲、王静、戴金川(2009)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影响,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提供科研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动手能力等积极作用。针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主观及客观影响因素,提出了规范研究生导师制度、建立有效的导师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主要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新型指导方式、注重导师的科研创造和创新能力以及师生关系中导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四个方面的建议。张月玲(2010)提出从校内校外两个层面为本科生、研究生搭建各种平台,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学科文化氛围。校内第二课堂形式有:成立教师层面的学术组织、成立学生层面的社团组织、以学院、学校团委为依托,搭建竞争竞赛平台、原创发明平台;校外第二课堂形式有:建立实践与科研基地、参加省乃至全国的比赛或竞赛、参加名牌高校举办的暑期学校或参加专题学习班、参加学术交流。

 

  国内学者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术活动和跨学科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学术活动参与程度的方法和建议,这些意见均为各高校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目前针对研究生学术活动形式的建议多集中在校内和校际,比如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读书会、合作科研、学术社团、学术活动节和网上学术沙龙等形式,这些学术活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校内,而其中的一小部分则是涉及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校内和校际的学术活动虽然可以满足研究生之间对理论的探讨和交流,但是却很难满足研究生接触更高层次的理论交流和理论应用。研究生与社会应用型专家和理论研究型专家进行深层理论探讨,或者仅仅是作为专家的讨论听众都有助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

 

  (二)国外文献回顾创新这一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他把创新定义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而明确地将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终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技术创新定义范围中。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有关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厄特巴克(J.M.Utterback)在70年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著名学者弗里曼(Freeman)把创新对象基本上限定为规范化的重要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创新。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只是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现在创新的内涵已经延伸到社会领域,欧盟(1995)创新是指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可能。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2010.05)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指出,比广博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有能力去接受知识,运用知识重新评估已有的结论并得出新的结论。国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开展得较早,也比较深入。克拉克(Clark.B.R,1994)就美、英、法、德、日五国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全面介绍和比较研究,并就各国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赫伯(D·O·Hebb)(1966)认为,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教师如何发挥这种作用却大有学问。德莱蒙特等(S.Delamnotetal,1997)及皮纳德等(Peluehette,J,.V,et.al,1996)则论证了集体指导在提高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兰森(E·G·Lanser)(2000)就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指导双方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是一种合作关系,导师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走独立思考、刻意创新的学习、研究之道。国外学者还主张,对研究生来说,从导师那里学习专业或学科知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做学问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文菲尔德(Winfield)委员会通过调查认为,应该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并提出了有关建议。史密笔(Smeby)(2000)提出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是极其重要的科研训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以批判性的方式处理问题。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学徒式,其主要以“导师制”为核心,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德国研究生教育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坚持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德国的高等院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探究的过程中是科研伙伴,他们充分利用讲座、讨论、实验室这些基本的科研手段进行科学研究。英国实行宽口径综合课程教学,重视多学科交叉训练。英国教育理念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批判式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英国研究生教育将课程教学氛围选课式和研究式两种。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秉承创新这一主旨,重视研究生独立思维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大学的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招生、师资、课程、教育方法等多种途径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招生时双向选择,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研究潜力,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优秀生源;导师集体指导和个别化指导相结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授课很少采用制式教材;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学习更富有主动性。其研究生教育既重视基础又关注前沿,大力训练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科研精神。法国创新教育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多科性”和“多面性”是法国教育的特点。法国的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关注。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将德国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糅合。这种教育方式更为凸显了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创新协作,由企业同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促进科研创新。同时,各高校还积极寻求各种科研合作。国外学者深入探讨了创新的含义,将创新从技术经济的角度逐步拓展到社会的范畴,认为创新是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上述学者普遍认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导师和研究生双方的作用:导师要着重训练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研究生也要主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批判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通过研究德、英、美、法、日等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发现,各国的研究生培养均强调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精神,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国外的研究普遍强调了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且通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