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

2022-06-08

  【内容提要】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共识,但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却不统一。本文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低碳转型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制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等多种驱动因素。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在概念上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低碳实践必须消除对低碳经济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关键词:低碳经济,消费排放,碳生产力,人文发展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虽然各国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对于什么是低碳经济在认识上并不统一。全球如火如荼的低碳经济实践,不仅需要解决方案,更需要理论指导,当务之急是在概念上达成共识。只有从科学的概念出发,才能寻求有效的实现路径。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内涵

  低碳经济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科学证据显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气候变化对各国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在国际气候制度层面,国际社会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等相关文件,确认了“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内政策层面,许多国家已经积极展开减排行动,认识到必须扭转传统经济体系对于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在低碳排放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低碳经济的术语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就曾出现,但其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英国在其《能源白皮书》中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Stern)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后,其所包含的科学结论已经不容否认地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话语:人类必须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早采取行动越经济可行。IPCC报告特别指出,全球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取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随着“巴厘路线图”的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希望低碳经济理念能够迅速成为各级决策者的共识。哥本哈根会议各方虽然未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但它却是推进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开始。

  英国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英国外交部自2003年以来开展的“战略计划基金”(StrategicProgrammeFund,先前称之为“全球机遇基金”)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全球经济的低碳高增长(LowCarbon-HighGrowth)。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英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庄贵阳利用碳排放弹性作为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特征,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阶段性特征。[1]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3]何建坤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碳的生产力——每排放单位二氧化碳,要产生更多的GDP。”实际上,上述概念都部分地把握到了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即“低碳排放”、“高碳生产力”和“阶段性特征”,并且都指出了低碳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等等。但是,上述概念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方面,对于低碳排放的含义及其与实现人文发展目标的关系未作具体深入的阐释;另一方面,对于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未作深入剖析。

  目前,在国际气候制度和气候变化的学术研究中,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一是基于国际公平原则,从国家总量上承担减排义务,因此低碳排放应当是一国排放总量的绝对减少;二是基于人际公平原则,认为碳排放是国家或个人实现人文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主张降低发达国家的奢侈浪费碳排放,保障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需求的碳排放;三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将碳作为一种隐含在能源和物质产品中的要素投入,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小于经济产出的增量,则可称为低碳排放。

  碳生产力是每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碳排放的倒数,一般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由于碳生产力取决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两个指标,所以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碳生产力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2005年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是挪威,为5656美元/吨(二氧化碳),美国为2104美元/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为1998美元/吨,中国为956美元/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常贫穷的小国的碳生产力达到107527美元/吨,为全球最高。阿富汗和马里分别排在世界第二和第三位。可见,作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之一,碳生产力指标比较适合经济发展水平(或人文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对比。此外,碳生产力指标无法考量一个国家(经济体)的人文发展水平以及奢侈排放情况。

  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阶段性特征可以用碳排放弹性指标(碳排放增长速度和GDP增长率的比值)来表示。由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因此碳排放弹性主要考察的是在经济增长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增长速度下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程度。研究分析发现,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欧盟27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强脱钩(碳排放弹性小于0)和弱脱钩(碳排放弹性小于0.8)为主要特征,其中英国最为突出,一直呈现强脱钩特征。虽然某些发展中国家在某个时段碳排放弹性出现小于0的情况,但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经济波动引起的,因为经济增长率为负,显然不属于我们对低碳经济的预期。虽然发展中国家也出现弱脱钩(即碳排放弹性在0和0.8之间),但还没有成为主流趋势,一般处于扩张连接阶段(碳排放弹性大于0.8小于1.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条理想轨迹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降低。潘家华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Globalsharedvision)。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CO2排放所产出的GDP,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人文发展(humandevelopment)意味着在经济能力、健康、教育、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人文尺度(humandimensions)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概念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对于人文发展施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其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未刻意区分绝对或相对的低碳排放,但是,从短期来看,可以在不改变其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产出效率,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够借助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一国碳排放总量的绝对下降。

  上述有关低碳经济的概念讨论表明,低碳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重要的是要保障人文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农业社会,几乎没有化石能源的消费和碳排放,社会生产力并不高,但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可能非常高。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低下,显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寻求的低碳经济。而在另一方面,工业化进程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虽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对人类长远未来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实际上,对于低碳经济概念认识上的分歧,也存在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概念的混淆使用现象,其实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互补关系。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模式。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的竞争表现为低碳技术的竞争,着眼点是低碳产品和低碳产业的长期竞争力。

  低碳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作为低碳发展的核心内涵,低碳排放可以是相对意义上的,也可以是绝对意义上的,关键是区分发展阶段和减排义务。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因此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促进碳排放的相对下降就可被视为低碳发展;对于已经实现高人文发展目标的发达国家而言,面对未来日益有限的全球排放空间,应当履行减排义务,在维持高人文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

  二、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根据以上低碳经济的定义,低碳经济目标不可避免地要与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努力联系在一起。无可争议的是,成功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必须支持两方面的目标: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并保持经济的增长。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低碳化进程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这取决于资源禀赋,也取决于资金和技术能力;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由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和采取节能措施,碳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低碳化进程也就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是,碳生产力高并不表明必然是一种低碳经济。这是因为,奢侈和浪费性的消费,完全可以抵消碳生产力的改进,使得社会总排放居高不下。一个显然的例子是,发达国家的碳生产力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但其排放水平也数倍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水平。

  根据前述概念解析,低碳经济应该包涵四个核心要素:发展阶段、低碳技术、消费模式、资源禀赋。低碳经济可用如下概念模型表示:LCE=f(E,R,T,C)。其中,E代表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等方面;R代表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显然,此处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也包含人力资源,没有人力和资本的投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不可能得到高效利用;T代表技术因素,指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通常情况下,技术水平是发展阶段的产物,但对低碳经济来说不一定如此,一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超越许多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C代表消费模式,主要指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

  (一)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资源禀赋涉及广泛的内容,包括: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资金和技术资源等等,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投入要素。除了大家熟知的能源资源和碳汇之外,还应当包括能够调节大气和水文循环、影响人居环境的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源。自然地理条件是否宜居,会影响到居民衣食住行及社会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可见,低碳资源丰富,对于低碳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碳排放来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广泛产生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递减,绿色植物是碳中性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属于清洁的零碳能源。其中能源资源禀赋可以从能源结构(即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来分析。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数字越大,表明其化石能源结构越不清洁。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2005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刚果的单位能源碳排放因子为4.36tCO2/toe(每吨油当量排放4.36吨二氧化碳),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中澳大利亚为3.13tCO2/toe,美国为2.52tCO2/toe,欧盟27国平均为2.26tCO2/toe,日本为2.35tCO2/toe,德国为2.40tCO2/toe;发展中国家中印度为2.27tCO2/toe,中国为3.25tCO2/toe,巴西为1.68tCO2/toe。为了优化和清洁能源结构,各国非常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在《国家可再生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0%和15%。欧盟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要占终端能源消费的20%。各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除了资源禀赋之外,还取决于各国资金和技术的实力。

  森林碳汇就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因此,恢复和保护森林成为低成本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IPCC在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

  (二)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因素对低碳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技术进步能够从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的进程,包括:能源效率、低碳技术发展水平(如碳捕获技术等)、管理效率、能源结构等。一般所说的低碳技术主要针对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重点能耗部门,既包括对现有技术的应用,近期可商业化的技术,也包括远期可能应用的技术。例如,从现阶段来看,能源部门的低碳技术涉及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等领域的减排新技术。以中国为例,近年来中国风电发展迅速,一方面得益于《可再生能源法》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实施带来了国外先进的风电技术引进。《斯特恩报告》预测,到2050年,CCS可为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做出20%的贡献,而能效提高技术对减排的贡献可能达到50%以上。

  中国的产品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以燃煤电站的煤耗为例,2005年,中国电力工业全国平均供电煤耗为374g/kWh,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甚大。如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999年的供电煤耗为320g/kWh;法国电力公司1999年的供电煤耗为331.6g/kWh;德国巴伐利亚电力公司1999年的供电煤耗为332.1g/kWh。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电力工业的平均供电煤耗与世界国际经济评论先进水平(1999年)相差约50g/kWh。[1]从具体情况看,在中国电力工业中,大型机组与国外同类型机组的效率水平相比差距并不大,整体发电机组能效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大量小火电机组的存在。再以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为例,欧盟已经于2006年实施了欧IV标准,而北京于2005年、中国于2007年才开始实施欧Ⅲ标准。欧盟计划于2011年实施欧V标准,而中国计划在2010年实施欧IV标准。

  技术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未来加速技术进步,中国一方面要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国际技术研发合作,加快技术引进、消化的速度。虽然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实施技术标准指标可能会带来技术或贸易壁垒及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会促进企业淘汰落后技术,加快低碳技术投资和研发。

  (三)消费模式

  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最终都要体现为现实或未来的消费活动,因而一切能源消耗及其排放在根本上都受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随着经济发展,人的消费欲望与需求不断增加,厂家也千方百计满足人们的各种消费需求,提供各种便利。可见,20世纪70年代,一个典型英国家庭只有15种家用电器,但到了2006年,拥有的家用电器多达51种。

  研究表明,由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际上,消费排放除了受到自然气候条件、人均收入水平、文化习俗、资源禀赋的影响之外,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对于排放的影响不可小估。例如,美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人均GDP均超过了3万美元,在消费排放上却存在较大差距。以家庭部门的交通排放为例,由于对私人汽车的依赖,美国家庭人均出行排放约4吨左右,是其他国家的2倍。美国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全球第一,高于人均GDP水平相当的欧盟国家和日本。此外,全球化导致的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分离,使得一国真实的消费排放被国际贸易中的转移排放问题所掩盖。假定各国碳排放强度相同,则一国消费的对外依赖度越高,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也越多。因此,从消费侧而非生产侧角度,探讨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有助于采取更加公平的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

  (四)经济发展阶段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