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新城建设中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2022-06-08

  文献综述 

 

  自产城融合的概念诞生以来,学术界对其就掀起了研究热潮。目前对于产城融合的概念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许多学者对产城融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道刚(2011)认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没有产业的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而产业没有城市的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许建(2012)认为,产城融合最终表现为城镇核心功能提升、人口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人文生态协调发展。刘明(2011)认为产城融合的本质就是产业和城镇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李文彬和陈浩(2012)对产城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产城融合的理解应该着眼于人本导向、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三个方面,是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刘瑾、耿谦、王艳(2012)将产城融合界定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就是建设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现代产业体系为驱动、生产性和生活服务融合、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发展模式。林华(2011)则认为产城融合应该是居住与就业的融合,核心是使产业结构符合城市发展的定位。 

 

  产城融合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是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协同发展,使产业依附于城市,城市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李学杰,2012)。目前关于新城建设产城融合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研究新城建设中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为今后评价新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新城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业化发展方面 

 

  1.产业发展。产城融合讲究的是产业和城市之间的互促、协调发展,就是二者之间要相互匹配。目前,一些城市郊区新城中规划设计的产业入驻门槛较低,仍旧有些产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水准等也都低于市区标准。这样,郊区新城的产业发展,就无法吸引劳动力前来就业,不仅对于企业来说难以招到创新型的人才,带动新城人气的提升,而且与市区也无法形成良性的产业互动。 

 

  2.产业性质。郊区新城产业的选择对产城融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一些高新科技企业,可以提升郊区新城整体产业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入驻郊区新城,可以在新城内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带动新城的产业升级,提升产城融合的程度。但是目前多数新城建设中,缺乏可以吸引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入驻的良好条件,新城政府层面未能制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来引导先进企业入驻,新城发展缺乏高端产业的引进。 

 

  (二)城市化建设方面 

 

  1.城市规划的分裂。由于过分强调工业集聚和土地利用的统一,以前工业园区的规划和新城总体规划是分别独立编制的,空间形态和主要功能各不相同,从规划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潘斌等,2013)。在空间布局方面,各工业园区虽然按照规划引进了若干产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许多企业并没有按照事先规定的区域落户,造成园区内用地混乱,各种类型的企业混杂分布;在工业用地方面,各个工业园区主要以工业和仓储用地为主,再加上对外的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等,基本没有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造成了各工业园区内用地分配不合理。所以,新城建设缺乏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规划,使其在产城融合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基础设施的欠缺。由于郊区新城是新规划的区域,一般都是产业先行,然后才有人口的导入,这就带来了新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欠缺的问题。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工业园区最明显,园区基本没有考虑商业、学校以及医院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内部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等也都是按照工业生产规划设计的,难以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需要。这势必会影响新城的发展,导致新城里只有产业的发展,却没有人口数量的提升。另外,联系新城和工业园区的公共交通车辆和发车密度都偏低,交通不便也使得许多企业员工不愿意住在新城,使得新城缺乏人气。 

 

  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解释及体系框架 

 

  (一)指标构建原则 

 

  评价郊区新城产城融合时,指标建立要满足以下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即在指标体系内的各项指标能够组成一个系统,反映的都应该是系统某一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整体;第二,相关性原则,即各项指标都与郊区新城的产城融合评价相关,在此基础上各个指标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第三,可测性原则,即各项指标是可以量化的,通过这些指标的数值计算可以用于测度新城的产城融合程度;第四,可控性原则,即各个指标是可以控制的,当新城产城融合度较低时,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行动改变指标的数值,从而提升新城产城融合程度;第五,实用性原则,就是各个指标是可行的,数据容易获取和简化。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影响因素,本文从产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两个方面提取产城融合的指标,每个指标又可以细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选择如表1所示。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新城的产城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除了可以量化的众多指标之外,对郊区新城产城融合的评价还有城市产业布局、新城规划用地布局、商业配套、制度措施和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功能定位等方面,这些可以作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时的辅助指标,从定性的方面对郊区新城的产城融合程度进行评价。 

 

  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指标赋权 

 

  通常情况下,在运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应该根据具体指标对目标层的重要程度,对各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使得评价结构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这就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赋权方法对各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目前,对指标赋予权重的方法有个人判断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其中,前两种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层次分析法则结合了主观和客观情况,对结果的分析比较正确,因而运用较广泛。所以,在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时,运用层次分析法清晰、明确,计算过程简单,所需定量数据较少,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另外,可以将层次分析法与别的方法结合使用,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二)定量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虽然各个指标可以定量化处理,但是由于各指标的单位都不同,不能直接比较。所以,在进行评价之前,需要对不同量纲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正向指标(越大越好)、反向指标(越小越好)和适度型指标(指标越接近于某固定值越好),不同的指标需要不同的标准化方法。 北大核心期刊

 

  (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利用该评价体系进行评价时,应对郊区新城在产城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同的新城在产业和城市融合方面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些新城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城市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导致新城出现了“有业无城”的窘境;有些新城则更加重视城市建设,将城市的配套设施等都建设良好,但是城区内没有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相关产业,这就出现了“有城无业”的现象;有些新城产业和城市建设虽齐步走,但是二者互动较少。所以,针对不同的新城发展情况,应该制定不同的策略来促进产城融合,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结论 

 

  本文分析了新城建设中影响产城融合的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城融合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建立了一套系统的郊区新城产城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指出了在利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郊区新城产业和城市融合程度进行测度的第一步,只有在认识到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在应用该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对新城建设中的产城融合现状有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认识,而且对于今后的新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构建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数据不易收集的指标没有列入体系,对评价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该指标体系不断完善,争取建立一套更加系统、有影响力的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新城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并且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