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产业链演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2-06-08

  一、产业链演进的现状
  1.汽车、摩托车产业链
  重庆的微型汽车和摩托车产业是重庆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从研发、采购、制造、营销到售后服务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围绕构建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链,以花溪工业园区、空港工业园区和北部新区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园区内长安、庆铃、嘉陵、建设等汽摩整车企业为中游核心企业,在万盛、双桥区和万州等工业园区内配备了卡福、三爱海陵、万州汽配二厂、铜梁凌达等上游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配件生产;在茶园新区、北部新区工业园和万盛工业园区内,让金宏电子、雪伦科技、DSI数码模等车载电子和汽车玻璃等零部件制造厂进入其配套体系,生产相关配套产品。
  2.化工产业链
  作为全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之一,重庆的化工产业形成了以长寿、涪陵、万州三地为主的化工产业发展"金三角",其中长寿的化工产业最为典型。重庆以长寿化工园区为依托,基本形成了化学工业、机械制造、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前后关联产业,其化学工业已成为重庆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万州工业园区以盐气化工产业为龙头,同时发展了新型建材和纺织等产业。涪陵化工基地则依托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以重庆建峰化工总厂、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等为核心,主要生产化肥及化工原料。由此可以看出,以三大化工产业基地为基础的化工产业集群也正在重庆形成。
  3.电子信息产业链
  重庆直辖十五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年均30%的增长速度,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笔电、集成电路、软件和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等为重点的产业布局。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建立和发展成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现已有惠普、富士康、广达、微软、IB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园区,基本形成了以惠普重庆电脑生产基地和富士康、英业达等为代表的PC制造产业链,以惠普GDCC、中科院软件所等为代表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链,以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配套产业链的三大产业格局。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5(品牌商)+6(代工商)+500(零部件厂)"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链。
  二、产业链演进的主要问题
  1.产业集中度低
  产业集中度是衡量产业组织规模和经济效率及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由于相对平均的投资安排和重复投资,重庆普遍存在着规模过小和生产分散的问题。这种不能按有效的产业组织规模指导经济发展的作法必然抬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许多园区内虽然集聚了较多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往往是为了享受园区提供的优惠土地、税收等政策因素,由原来地理上的分散状态转变到集聚状态,企业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与合作,这种工业园区仅仅是工业部门的简单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的难度很大。
  2.产业布局不合理
  地区发展不协调,工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主城区大气排放总量受限、三峡库区水环境敏感、渝西地区缺水等现状制约产业发展。工业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由于主城区人口密集,传统工业的废气、废渣排放和噪音影响了生活环境,主城区经济结构亟需优化升级;"一小时经济圈"产业基础薄弱,未形成与主城区工业配套的体系;"两翼"工业空虚明显,企业基础差,产业层次低,缺乏产业支撑,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三峡库区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发展的"瓶颈"较多。
  3.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重庆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普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新产品研发和升级滞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少,知名品牌不多。2011年,重庆全社会R&D支出128.36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28%,低于全国1.83%的平均水平。据统计,重庆两院院士不到四川的1/5,国家级科研机构数量少,没有中科院系统的科研机构,市级科研机构研发能力较弱。从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来看,重庆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技术人才方面,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只有约1/3处在经济发展一线的企业内,其余2/3集中在机关事业部门。而且,在这些技术人才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不足30%,技术人才总量和结构难以满足重庆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因素都间接制约着重庆产业链的发展。
  三、产业链演进的对策建议
  1.加强企业专业化分工,完善产业链
  加强园区内现有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同时还要创造出若干承上启下的产业部门链环,实现断环接续,即在原有产业群体的基础上产生若干新兴产业部门。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不仅可以创造若干劳动力和人才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吸引相应的资本和技术,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加强重庆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
  2.合理布局特色主导产业
  产业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相互在招商引资上无序竞争,是造成产业链难以演进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和适当错位发展的原则,根据重庆的地理环境、经济技术基础和已形成的产业集聚状况,对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进行区域分工和合理布局。同时,应明确各区域的产业定位,构建特色鲜明、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按照区域产业定位,对没有鼓励或允许发展某些产业的区域,应当通过土地、信贷等政策限制其发展。
  3.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产业演进的核心动力,必须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形成自主创新的新机制,明确并加强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重庆要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就要全面提升优势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既要加大R&D投入及相关配套措施,又要加强科研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研究开发产业链一体化创新链条,具体有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专项资金,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和发挥"优势产业研制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带动企业加大对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积极推进企业的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与交流,集中研制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为产业化和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尽快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集中资源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工程中心及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1]李庆.重庆主城区产业布局特征及调整研究[J].经济地理,2005(04).
  [2]朱淑芬.长江上游开发中重庆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西部论坛,2006(06).
  [3]李录青.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01).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