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文本逻辑的阐释力度

2022-06-09

  摘要:商伟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一书,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献考证和文化分析的方法,探寻《儒林外史》的文本逻辑,指出该书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从把整顿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礼”到对“礼”产生怀疑的心路历程,其基本特点是“无边的怀疑”,属于一种“开放性写作”,对《儒林外史》在当时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作出了准确定位,并循此思路对《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叙事方式以及第五十六回的真伪问题作出了新的解释和分析,是《儒林外史》研究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关键词:商伟;《儒林外史》; 文本逻辑;开放式写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1-0017-005
  在几部著名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是一部相对小众化的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经历了漫长的世代累积过程,故事滚雪球般逐渐丰富,融汇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广大人群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因此在反映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思想和社会现实方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高度的典型性。《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都属于作家个人创作的作品。但《红楼梦》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中心,描写大家族内部的生活;《金瓶梅》以一个商人家庭内部的生活为中心,描写市井百态,故事性都较强,仍然有比较广的读者群。《儒林外史》主要描写社会上一小部分读书人或曰“士大夫”的生活和思想,只有很少的人有兴趣关注并理解这种内容,因此对《儒林外史》的评价出现了很大落差:知识分子一般都把它奉为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并列的一流小说,但在中国普通民众中它的知名度并不高。
  当然,就像任何物品的消费者的多少并不是判断该物品价值的唯一标准一样,《儒林外史》的读者相对较少无碍于它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个重大区别。这个群体对上决定朝政的兴衰,对下决定民众的苦乐,还充当整个社会道德楷模的角色,影响整个世风的善恶。因此,《儒林外史》重点描写的是士大夫群体,它的意义并不限于这个群体,毋宁说它选择了关注中国古代整个社会治乱善恶的一个关键角度。更重要的是,《儒林外史》在观察和呈现十八世纪上半叶士大夫群体的真实状况、思考这个群体堕落的根本原因、探讨这个群体的出路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吴敬梓不愧为高明的讽刺艺术大师,描摹世态人情,情伪毕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使《儒林外史》饶有趣味。但吴敬梓似乎并无意于通过设置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等手段取悦读者,他更关注的是他的独立思考,这使他的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作品的特质,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也引得当时及后代的评论者孜孜不倦地挖掘这部小说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商伟教授的新著《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同样侧重于探讨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及其文化史意义,就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历史永远处于流动之中。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十八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知识界以至整个社会,已先后经历过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盛行的时期。宋代理学的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强调通过对客观世界万事万物中存在的“理”的观察和体认,领悟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从而自觉遵守它,结果是造就了大量能熟练陈说伦理道德规范教条,主观实际行为却完全与此脱节甚至背离的“假道学”。有鉴于此,明代阳明心学强调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良知”,并按照这种“良知”行动,实际上是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内化为主观先天具有的本性,希望人们主动自然地去践行它,达到言行一致,结果却是引起许多人以顺应自然本性为理据,突破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自由放荡,无所不为。事实证明这两种伦理设计都存在严重缺陷,难以实现促进个人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的目标。十七世纪中叶明清鼎革的重大历史事件,更刺激有识之士认真思考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出路何在。由于当时缺乏新的思想资源,人们仍然只能回过头去,在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体系等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答案。许多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儒家曾经大力倡导的“礼”,认为具有血缘基础和实践品格的“礼”可能是恢复和重建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以至整个社会秩序的可靠依托。于是考证古礼、倡行礼仪成为士大夫群体的热门话题,当时蓬勃兴起的乾嘉考据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礼学研究。
  吴敬梓就是当时热衷于探究和倡导“礼”的士大夫群体中的一员,他的《儒林外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思想潮流的产物。这部小说描绘了各种口谈道义而行若狗彘的人物的各种表现,以显现过去的种种伦理道德设计的无效和有害,以及探索伦理道德建设新出路即恢复和倡行“礼”的紧迫性。商伟教授借鉴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关于儒家礼仪二元结构或双重结构的概念,以观察《儒林外史》对士大夫群体道德堕落种种情形的描写。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一方面是一种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社会政治秩序,代表权力和利益。由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具有这种双重性,倡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很可能导致一些人以这种伦理道德规范为理据谋取各种权力和利益,于是倡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结果就走到了其初衷的反面[1]87。本来应充当社会伦理道德楷模的士大夫群体,在掌握儒家伦理道德话语方面具有优势,他们可能谋取的权力和利益也更多,因此他们以伦理道德为外衣而实际谋取种种不当权力和利益的行为就会更突出,他们的言说和行动之间、言行的外表与内在实质之间的反差也就更加夸张。在商伟教授看来,吴敬梓对当时士大夫群体种种可笑可鄙荒谬丑陋行径的描写,就触及了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这一内在矛盾或曰本质。本书的这一逻辑建构有助于人们把握《儒林外史》所描绘的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败坏种种情形的内在机理,认识《儒林外史》生动艺术描写中蕴含的思想的深刻性。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