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周啸虹短篇小说的平凡人生价值

2022-06-09

  摘 要:周啸虹短篇小说中有两种主要的类型:一是描写乡愁的归乡小说;一是描写台湾普通人物悲欢离合的小说。在这两种小说中,作者以一个作家的自觉和责任从两岸当代文化的不同视野探求着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小说中不乏生命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周啸虹小说;普通人;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4-0001-01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周啸虹的作品鲜明地体现了探讨人生意义依归的方向性,就像专门从事台港澳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专家黎湘萍所指出的,“周啸虹写的是小人物的大悲欢,又是大历史的小注脚,他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文学的见证”①,周啸虹正是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小人物的悲喜故事来寻找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皈依。 

 

  一、以凡人的悲欢生存探寻人生的价值 

 

  综观周啸虹先生的短篇小说,其中大多数写的都是社会上的普通人物,没有英雄到拯救国家,也少有被社会欺压到被吞噬地步的最底层群体,他所写的离生活很近,大体便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映照,所探讨的也是平凡的人生价值。而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不无相关,他祖籍江苏扬州,1949年时因战乱赴台,那时啸虹才17岁,后来在新闻界任职达40年之久。因为当过兵,又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于是先生更有机会看到人世间各色各样的人物,了解到凡尘占多数的平凡人的各种各样的悲苦和喜乐,他把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灌注进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生经历中,发酵酝酿成一个个满含深意的故事,并在这深重的字里行间为这些社会最大众的普通人物找寻着人生意义。 

 

  首先,作为一个离开大陆赴台的作家,乡愁不可避免地成为其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愁作为战乱时代赴台群体“集体记忆的郁结”,核心期刊查询在周啸虹的作品中更加明显。从写作心理来看,这是一种“反放逐的生命挣扎”②,他笔下的人物成为他内心思念情感的最贴切的代言人,寄予了他最深沉的悲悯情怀。《遗恨》中那个盼了四十年终于可以回大陆探亲的黄先生,却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作者笔端倾注的是难以言说的遗憾;《补天》中那个分隔四十年后终于回到大陆故乡的孙志文,看到已嫁为人妇的昔日恋人,难免产生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其次,这种乡愁的显示与现代台湾作家的乡愁小说还有所区别,在啸虹先生的作品中,乡愁已经从久居台湾不得而回转移到了两岸解冻后游子得以回归时的各种物是人非,这是台海两岸解冻互通社会背景下题材的变化。就像古继堂《从乡愁到回归》中,在论述秦岳诗歌题材演变时所提及的,海峡尚未解冻之前,所有的台湾同胞均为乡愁所苦,“海峡解冻之后,台湾的诗人们纷纷回到祖国大陆探亲”,“无限的渴盼和思念化作了团聚时的热泪和欢欣”③,自然,回归大陆探亲的也包括所有赴台的普通人物。于是,一代人为政治因素隔离所产生的离愁别绪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成为两岸乡愁文学的特殊内涵,而在这种背景下,作者的着力点便放在了大陆与台湾的对照,放在了过去与现在的对照,并在这种对照中探求人生价值的皈依。对游子来说,对久居台湾或者久离台湾的广大民众来说,乡愁,便成为他们生存下去的最重要的意义支撑,“家”便成为漂泊无定性的人们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眷恋,惟其有了这种眷恋,他们才得以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中坚持地走下去、坚定地笑着面对所有悲欢苦难。 

 

  第三,啸虹先生的作品中涉及较多的还是社会最普通人物的小情怀,作家特别擅长在这种小情怀中发掘出小人物最伟大的胸襟和精神。《长明灯》里紧守无人小岛上的灯塔三十多年的阿元伯,他不是不想回家乡基隆,只是他的职责要求他要为着海上的行船点亮灯塔、守住灯塔,为了行船人的安全坚守岗位,这便是全部生命意义的支撑,是他坚持三十多年还要继续坚守下去的动力,那是他的人生价值的皈依。《恋》中的阿旺伯在各种逼迫下卖掉了自己的土地,那份怅然若失是连与之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伴儿都不能够理解的,尽管手握几百万成为新一任的富翁,阿旺伯终究还是随着那土地的消失而郁郁寡欢。人生总得有所寄托,总得知道这人生的价值皈依,在这几百万与土地之间的比对中,阿旺伯很明确地把他的精神价值指向了他的几百平土地上,没有这些,他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他的生命也就没有了继续昂扬的理由。 

 

  二、从艺术的对比中阐述生命的意义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叙事文体中,对比的含义比较宽泛,大凡将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者意义、或者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来进行比较描写,从而更加突出作品所要表现的意义。反观周啸虹先生的作品,他是要在小人物身上表现大悲欢,要从宏观方面为大历史作出小注脚,这本身便是一种对比的展现;微观方面,在啸虹先生力图展现他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意义时,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对比来强化他对人生意义的阐释。自然,这种阐释因为被放置在了对比的映照中,其价值取向和意义指向就更加鲜明。 

 

  其一,在表现乡愁的归乡题材作品中,不论是赴台回大陆的抑或离台后归乡的人,这一“归乡”主题本身便带有了对比性;然而,啸虹先生并不止步于这种内存的对比,而是在人物或悲或喜的经历中加入了对比的因子。《遗恨》中没能满足回家探亲愿望的黄先生和带着他的满心期望代替他回乡的黄太太,以及不远千万里跋山涉水回到先生故乡的黄太太和黄先生的前任妻子与女儿之间,都是某种对比,而在这些对比中作者想要努力阐释的,却都是没能回家的黄先生内心深沉的思念,而这种思念又恰恰是黄先生在台湾漂流中得以生活的支撑——所谓亲情,所谓故土,所谓祖国。 

 

  其二,啸虹先生喜欢写简单的人和事,并将之放在某种对比映照中,然后在这种对比中找寻人性的闪光。这便是沈庆利教授所说的啸虹小说中所具有的浓重的德性品质。正是这种德性品质构成了啸虹笔下人物支撑人生的价值所在。啸虹先生笔下的这类人物多写台湾本土的普通大众,他把这些普通大众放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在一些或者明显或者内隐的对比中阐释出这些平凡人的人生价值。 

 

  《票友传奇》当是作者利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作品之一,也是他通过对比表达出明显的价值取向的一篇小说。宋先生与宋太太的选择差异,一个是紧守本分靠扎实努力赢来的精神富足与生活安宁,一个是在现代的利益驱使下牺牲了平静换来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生活的杂乱无章,就只在这种对比的字里行间,作者就已经清楚地阐释了他的价值取向。片面的物质的富足,带来的是家庭的破裂,买到的是儿女的误入歧途;而宋先生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工作以及他甘于平静的生活态度恰恰带来了精神的无悔无恨和富足,并能够拯救儿女于堕落的悬崖边缘。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所弘扬的,是那些经过几千年时光流刷却依然熠熠闪闪的传统美德;所刻意挖掘的是那些尚未被都市文明和市场经济所玷污的、人性中固有的善良与单纯;所抨击与揭露的,也是人性中的卑劣、贪婪等劣根性因素”④。而正是这种传统美德,正是这种内在的纯善才是人生在世的意义依归,没有了这些美德,便找寻不到心灵的平静与精神的充实。 

 

  三、结语 

 

  通读周啸虹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出,啸虹先生笔下的人物故事大多比较简单,在社会历史的大潮中他笔下的人物不过是一朵朵小小的浪花,但这小朵的浪花中却蕴含着作者满腹的悲悯情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大多强调“道德文章”,因此又有“文品如人品”之说,文章要承载作家的道德性便体现在“表现德性化的人格,而不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观事物”⑤,这是古往今来伟大作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并用笔墨形成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内心渴望。周啸虹小说中的这种“德性”品质,是留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特质。 

 

  啸虹先生立足于平凡的人生,不管是写到远离故土家园隐现着乡愁的归乡小说,还是写到台湾本土普通的小人物,他都从中国文化丰厚的积淀中,找寻到了他们立足于社会、坚强地生存着的人生价值支撑点,找到了平凡人生命中的闪光点,这也是啸虹小说给予当代读者的丰腴馈赠。 

 

  注释: 

 

  ①周啸虹著.周啸虹短篇小说选.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版,第197页. 

 

  ②杨匡汉主编.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③古继堂著.台湾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406页. 

 

  ④沈庆利.周啸虹小说的德性品质.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2期. 

 

  ⑤杨匡汉主编.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