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论郁达夫小说的阅读张力

2022-06-09

  摘 要: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新文本对读者的刺激往往相反相成,形成巨大的张力,进而创造出“第二文本”。郁达夫的小说在人物塑造、场景转换、叙事方式上展示了这种阅读张力的魅力。

  关键词:郁达夫 小说 阅读张力

  “张力”本是物理名词,指“一种与物体伸长或扩张相联系的弹性力”,[1]描述的是物体内部两股力量方向相反又相互作用的运动状态。这一概念先是被新批评派引入诗歌分析,而后在整个文学批评领域应用开来:“一般而论,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2]现有研究多是在创作论和作品论的层面讨论张力,笔者则试图将张力概念牵引至读者接受层面。在阅读中,读者的“期待视野”往往与新文本带来的刺激相反相成,形成“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这就是笔者所谓的“阅读张力”。阅读张力能带领读者突破既有“期待视野”,在“填空”、“对话”等创造性活动中为文本开拓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

  郁达夫的小说,无论是人物塑造、场景转换或叙事方式,都迥异于传统小说。面对《沉沦》等作品,当时的读者一方面想象受挫,另一方面却开阔了审美视野。在这个过程中,郁达夫小说展现出阅读张力的强大魅力。

  一 、人物塑造:扁形人物与圆形人物

  “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是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概念。其区别在于,扁形人物性格比较单一,善恶分明;圆形人物则性格复杂丰富,有较强立体感,更贴近生活真实。圆形人物打破了扁形人物美丑界限分明的局限,更深入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面目,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我国传统小说以塑造扁形人物为主,《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就缺乏丰富性,如诸葛亮的“智”、关羽的“忠”、曹操的“奸”和赵云的“勇”等。与此不同,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却是一个性格多面的典型的圆形人物。

  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出身贫寒,处境窘困,忧郁性格发酵膨胀的同时,北大核心期刊自强的信念也在持续扩张。感情与事业的无望使主人公转向自甘堕落,残余的自强信念却还在负隅顽抗。在这样的内耗中,主人公一步步走向灭亡,最终身心交瘁,非死即病。但作者绝不是为了哀伤而哀伤,而是要在哀伤之音中爆发追求光明的呐喊。“在消沉的表象下隐伏着积极进取的本质因素”,[3]这正是“零余者”形象真实丰满、弹性十足的原因。《沉沦》中的“他”是“零余者”的代表。这个忧郁的支那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感到浓浓的敌意,“他”要报复那些让“他”孤寂、压抑得快要死去的日本人和中国人。窒息的压抑在大自然中得到了缓解,然而大自然的清冷又令“他”感叹起自家的孤苦来。“他”向往纯洁的爱情,同时却又在以变态的方式疏泄自己的原始欲望。在这种种矛盾之中,“他”性格的多重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性格的各面相互牵制,使其形象具有很大的滑动空间,难以简单界定,就此而论,郁达夫超越了《三国演义》式的传统的人物塑造方式。此外,《空虚》中的质夫也是饱受求爱不得的煎熬,神经衰弱的他在压抑了对几位女子的爱慕之后变得愈加虚弱,祖国的破败使他的爱国心也慢慢减弱,整个人如风中断蓬,只有微薄的希望支持着他苟延残喘。在《南迁》、《银灰色的死》、《茫茫夜》、《风铃》中,作者极力强化主人公的心理矛盾,在矛盾最尖锐处透出他们对生活的强烈希望,成功地凸显了“零余者”性格的多重性。

  “零余者”形象面世时虽然饱受争议,但它表现了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损害被压迫的无奈处境,揭示了“五四”这一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典型的“时代病”。总之,“零余者”是兼具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的文学形象经典,是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道风景。

  二、场景转换:渐变转换与突变转换

  传统小说的场景转换多采取渐变方式,力图做到自然过渡、不着痕迹。《西游记》整个故事的场景转换基本是:路上遇阻——师徒斗妖——上天求助——联手伏妖——重新上路,如此循环。才子佳人小说的场景转换也很缓和:谈情说爱——才子赶考(佳人相思)——终成眷属或才子负心。现当代小说基本摒弃了这种平稳的场景转换套路,不仅减弱场景之间的联系,甚至采取突变式的场景转换,造成一种思维跳跃的阅读快感。郁达夫的小说就是如此。

  郁达夫小说的场景转换与主人公的情绪涌动是统一的,主人公的情绪变化无常,场景的转换也就难以预料。场景的急剧转换使人物的自身矛盾更加可感,也推动了读者情绪的波动。《空虚》中的场景转换跳跃性很强,基本由于质夫的情绪主导。小说开始的场景是于质夫在山野中享受宁静,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就将质夫引向繁华、堕落、物质、男女间去了。这两个场景之间的转换是毫无预兆的,它表现出于质夫烦躁的内心状态。小说又由水果店女服侍鲜嫩的手指转向质夫五年前的一场有始无终的艳遇。这场艳遇中的场景转换也是剧烈的:于质夫与少女由纯情的聊天转向质夫欲望的冲动、痛苦的压抑和由求之不得而产生的变态想法(砍掉少女的手臂)。之后,小说又转向他去书店和回到旷野的平和的场景,这一转换体现了于质夫内心的压抑和无法解脱的无奈。后来,场景又转向他的中国朋友回国后的风光和自己回国后的到处碰壁;这个场景的转变与之前的情节似乎毫无联系,但却交代了质夫精神衰弱的部分原因。统观全篇,小说似乎是由一些毫不相关的场景拼接而成的,让人感觉混乱,以至于对小说的情节难以把握,但就是在这种模糊中,我们却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对爱情、事业、祖国复杂而矛盾的感情。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