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葫芦意象的生殖功能及其衍化

2022-06-09

  摘 要:葫芦作为具有生殖寓意的意象,经常出现在民间文学中。远古时期的创生神话,就含有葫芦这一意象。这里的创生神话指的就是葫芦生人神话,由于葫芦与母体具有相似性,人们常常以葫芦代指女性,葫芦也就具有了女性所特有的生殖功能,成为一种生殖意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含有葫芦这一意象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越来越多,葫芦在故事中所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救世功能、避世功能、新生功能等等,但是这些功能无一例外,都是从葫芦的生殖功能中衍生出来的,与其生殖寓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关键词:葫芦 生殖 民间文学

  在中国民间文学,尤其是神话传说中,葫芦是个经常出现的意象,因与母胎具有相似性而被公认为具有生殖寓意。在民间故事中,葫芦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托生与保护,即常说的葫芦救世创生神话,包括葫芦生人神话和洪水神话,体现了葫芦的生殖功能与救世功能。事实上,葫芦的救世功能是生殖功能的一种衍化,是葫芦生人神话与洪水神话相结合的产物。除了救世功能外,生殖功能还衍生出其他许多新的功能,如避世功能、新生功能等。

  一、葫芦的生殖功能

  葫芦生人神话在各地各民族间均有流传。德昂族的《葫芦与人》神话,就是关于葫芦生人的。相传,天王曾到天宫去寻找粮食种子。他从天上带回包谷、稻子、大豆、小麦、瓜果、葫芦等种子,分别种在地上、山坡上和海边。种在海边的葫芦,它的藤却长在海中心,后来结出一个葫芦,浮在海面中央,它长得如大山,里面还有人在闹。有一天,突然来了一阵暴雨,电闪雷鸣,劈开了这个葫芦,里面一共有一百零三人,有男有女,此外还有一些动物。这些人乘葫芦来到陆地后便各走东西,他们便是汉、傣、回、傈僳、景颇、阿昌、白等民族的祖先。①这则神话是较典型的葫芦生人神话,解释了汉族以及各个少数民族的起源。此外,河北秦皇岛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体现了葫芦生人的因素。传说有户姓孟的人家,在自家院子里种了许多葫芦。其中有一个特别大的葫芦爬上了墙头,位于孟姜两户人家之间,瓜熟之日,葫芦生出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由于这女娃生于孟姜两户人家之间,便取名孟姜女。

  这些葫芦生人的神话传说都充分体现了葫芦的生殖功能。尤其是远古创生神话,体现了远古初民对于生殖神秘性的一种崇拜。人类开始认识自身,但对于自身却又不甚了解,这就加深了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向往与崇拜。祈殖仪式与性巫术就充分体现了初民们的生殖崇拜心理。另外,中国上古时代,存在一个以葫芦为主要包装容器来贮存采集到的谷物和其他果实的漫长历史时期,我们称之为“葫芦容器时代”。由于采集是女性亦即母亲们的专职,保存食物与播种、栽培谷物活动等,长期以妇女为主体,社会结构以母系氏族血缘家庭为基本单位,因此形成“母体崇拜”。②而葫芦与女性之间的共同之处使得初民们将葫芦作为生殖的载体,成为生人神话中的母体。女性破身与葫芦破瓜相似,因而女性新婚之夜又叫作破瓜之夜。葫芦形态与高高隆起的浑圆的母腹相似,这些都使原始先民们形成“剖韶崇拜”或“葫芦崇拜”。葫芦成为了神话传说中具有创生功能的神圣意象,不仅在当时有重要作用,对后世的宗教、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生殖功能的衍化

  女性的生命力与繁殖力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力旺盛的女性通常会有较强的生殖能力,而生殖力强盛往往证明了该女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与母体具有相似性的葫芦,是生殖力的象征,也就拥有了赋予生命力这一神圣的职责。葫芦的生殖功能发展至后来,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被人为赋予了新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与葫芦最初的生殖力都是离不开的。

  1.救世功能 葫芦的救世功能与生殖功能是分不开的,即与葫芦生人神话息息相关。葫芦的救世功能是葫芦生人神话与洪水神话不断融合的产物。神话传说中,洪水神话的母题通常是,突然降至人间的洪水吞噬了一切,只有躲在葫芦里或乘坐葫芦的人才能得以逃生。洪水给了葫芦得以救世的契机,在这里,葫芦担负着保存人种,使人类再生的重要职责。瑶族洪水神话《伏羲兄妹》中说,洪水到来后,兄妹俩躲进以雷公牙为种子结成的大葫芦中而安然无恙,而大圣藏身于水上漂着的猪槽中则被大水淹死。{3}藏身于猪槽或其他工具的人都纷纷被洪水淹死,只有躲藏在葫芦里的伏羲和女娲得以逃生,成为幸存者。世界上只剩下兄妹二人,于是兄妹成婚,开始繁衍新的人类。很多民族中都流传着这样的神话传说,伏羲和女娲也被多个民族奉为始祖。在这些神话传说中,葫芦的功能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生人工具发展成为了在洪水中承载人类逃生的工具,也成了挽救人类的救世工具。事实上,葫芦承载人类逃生,与葫芦的生殖寓意也是分不开的。葫芦之所以能够保护人类,就是因为它具有生殖功能,是繁殖人类的母体。葫芦的生殖力使得它具有赋予人类新生的功能,人类只有依靠葫芦才能得以重生。所以说,葫芦的救世功能是从其生殖功能衍化而来的。

  2.避世功能 葫芦的救世功能发展至后来,衍变为避世功能。葫芦的避世功能是指葫芦为人类提供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而这些世外桃源往往是以“壶天”的形式出现的。所谓 “壶天”,就是以葫芦为母本,与葫芦形状相似的地方,也是救治世人心灵的避世之所。《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中记载,传说东汉费长房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后即以“壶天”谓仙境或胜境。

  《拾遗记》卷一中,蓬莱三山作壶形,“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壶器”即葫芦)。{4}仙山以葫芦的形式出现,于是葫芦也具有了隐逸的神仙之所的寓意。神仙地所代表的逍遥、清净的状态与在母胎之中那种无欲无求的状态极为相似,因而神仙地也就成了母胎的一种象征。人们对神仙地的向往也就寓意着对生命本初的怀念。“壶中别有日月天”,道教产生以后,“壶天”为道教所用,成了道士生活宫观、洞天、园林或仙境的代称,仅华山的道教石洞就有朝元洞、无上洞、莲花洞、迎阳洞、玉皇洞、碧天洞、梅花洞等多处。{5}“壶天”被修道之人作为自己修道的场所,使道士们远离世俗的污秽,享受内心的清净,追求自我的真正理想,符合道家的出世思想。进入“壶天”同时也象征着对母胎的一种回归,回归到生命本初的清净与纯洁,这就与葫芦的生殖寓意不谋而合了。人们对“仙山”与“壶天”的追求都象征着对母胎的回归,这样就与葫芦的生殖寓意相暗合,也就能够说明葫芦的避世功能是从生殖功能衍化而来的了。

  3.新生功能 “壶天”通常是修仙之人的洞天福地,在“壶天”之中修仙,凡人仙化的过程,也就象征着人在母胎之中重新孕育并得以新生的过程。这是葫芦生殖功能的一种强化。

  在道教中,葫芦是用以炼制丹药的。西游故事里,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就是葫芦状的。孙悟空被老君困在炼丹炉中,却得以练就火眼金睛,体现了在母胎中重生之意。仙话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列仙传》中就称西王母曾居石室中,其内焕若神宫,状如壶形 。早期的仙话中西王母处壶形仙境中,葫芦的救世创生置换变形为壶,具有保持生命力的神功。{6}葫芦具有保持生命力的神功与它的生殖功能是分不开的。西王母处于“壶天”之中,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取“壶天”(葫芦)旺盛的生命力与繁殖力,才能保持不老之形态。所以说,“壶天”与葫芦的生殖寓意也是相契合的。

  4.宝物功能 葫芦在民间故事或传说流传的过程中,也成为了一种宝物的象征。或者是能够源源不断地给人们带来福祉,或者是能够降妖除魔。葫芦中生出福祉象征着葫芦旺盛的生殖力,降妖除魔象征回归母胎与生命的轮回,都与其生殖功能相暗合。

  在河南流传着葫芦姑娘的故事,货郎偶救小鸟,小鸟衔来葫芦,连叫三声要啥有啥,即飞走。货郎想要媳妇,葫芦里便走出一位姑娘,与货郎结为夫妻。{7}在很多其他的故事中,也有葫芦能够聚宝或者不断吐出财富的例子。这些都是葫芦生殖功能的变体,代表了民众对葫芦生殖能力的崇拜,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希望葫芦生殖范围扩大化的一种愿望。有许多民间故事,都表现了这种意愿。宝葫芦或者能够生出飞禽走兽保护主人,或者能够喷火烧灼敌人,或者能够发大水淹没坏人。民间流传的西游故事中,这类葫芦作为宝物出现的情节尤为多。另外,在八仙传说中,葫芦也是作为宝物出现的。葫芦作为铁拐李的宝物,传统的暗八仙之一,具有炼制丹药、普济众生的作用。赞之者日:“葫芦中岂止存五福。”葫芦中存在的不止是五福,而是无穷无尽的福祉,这恰恰代表了葫芦旺盛的生殖力。除了衍生财富外,葫芦还可以用来降妖除魔:将妖魔纳入葫芦之中,使其困于葫芦中,或者化为血水。这一过程相当于重新回归母胎之中,生于斯,死于斯,代表着一种轮回。由以上可以看出,葫芦的宝物功能也是由其生殖功能衍化而来的。

  三、结语

  作为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传统意象,葫芦具有多层内涵,这里所探讨的经济学论文生殖寓意不过是葫芦寓意的一个层面。《红楼梦》中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明清小说《醋葫芦》,佐拉·尼尔·赫斯顿的长篇小说《乔纳的葫芦蔓》都采用了葫芦的不同寓意。葫芦作为民间文学中的一个意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①{3} 向柏松:《洪水神话的原型与建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5月,第25卷第3期。

  ② 刘志一:《伏羲新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5月,第22卷第3期。

  {4}{5}{6} 李永平、高慧:《晚唐曹唐游仙诗中的仙洞原型——兼及历史演进中的乌托邦定势》,《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5月,第3 期(总第136 期)。

  {7} 罗宏杰:《中国葫芦民俗的符号学阐释》,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7—200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