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2022-06-09

  内容摘要: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创了豪放一派,自成一家,但他也不乏婉约缠绵之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后一风格的代表。他的这首怀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感情真挚,感人肺腑,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因而其被后人誉为悼亡词中的千古杰作,绝非偶然。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悼亡词 千古杰作 赏析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绘画、音乐等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众所周知,苏轼虽然志向远大且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出仕后的大部分时间均被贬谪为地方官,一生遭遇颇为坎坷。尽管如此,苏轼自始至终都能以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这种人生态度对苏轼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而胡寅在《酒边词序》中也盛称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对于苏轼词,历代评论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总体上看,苏轼词开创了豪放一派,自成一家。但我们应当知道,作为百年一出的文艺天才,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既有“大江东去”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雄迈,也不乏婉约缠绵之作。其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后一风格的代表,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时苏轼知密州。本词所悼者是苏轼的前妻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之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年轻美丽,而且知书达理,聪慧娴静。婚后,每当苏轼读书之时,她总陪伴在旁,终日不去。王弗堪称典型的贤妻良母,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由于苏轼待人真诚,缺乏防人之心,故与各类人打交道时屡屡吃亏。所以每当家里有客人来访,富于识人慧眼的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待客人走后便依据自己的判断告诉苏轼,何人宜交往,何人宜敬而远之,后皆屡屡应验。由于上述原因,苏轼与王弗之间夫唱妇随,十分恩爱。但可悲的是,这样一位可以相濡以沫,陪伴终生的人生伴侣,却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5月亡故,让夫妻情深的苏轼悲痛万分。即使在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对她依然梦萦魂牵,凄苦难忘,于是便有了这首感动过无数后人的悼亡词。

  一

  先看词的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对于人生来说,十年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十年苏轼虽然已经出仕,但由于个性的刚直,以及认理不认人的个性,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新旧党争。本来早年就主张“丰财”、“强兵”、“择吏”,改革积弊的苏轼,由于不不赞同新党的某些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遂与新党不合。在此情况下,苏轼自知在朝中无法立足,遂自请外放,先是通判杭州,后又知密州。可以说,在王弗去世后的十年里,苏轼已经经历了不少的人生波折。在一次次的人生波折中,苏轼对于仕途的风波,人心的险恶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知道,一个人越是感受到了外界的险恶,也就越怀念家的温馨。在此情况下,苏轼怎能不怀念美丽、善良、聪慧的前妻王弗。“茫茫”两字,传达出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而“茫茫”前加一“两”字,意味着不仅传达了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诗人在十年里日夜思念杳无音讯的亡妻,而妻子又怎不日夜思念着同样音讯杳无的丈夫呢?生者和死者虽阴阳相隔,却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词人以实带虚,既写自己长久郁结于心的悲叹,又将无知作有知写,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总遭遇许多失败、许多挫折,当然也会有欢乐与成功。欢乐与成功需要人来分享,失败与挫折也需要人来诉说。可是正如一句格言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虽然人海茫茫,但真正可以诉说的人总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屈指可数。对于饱经挫折的苏轼来说更是如此,他不知有多少心酸、苦闷、挫折需要跟亡妻诉说,可是妻子早已在十年前亡故。或许苏轼可以到妻子的坟上去诉说,可即便这个愿望也难以实现,因为苏轼当时在密州出仕,而亡妻的坟则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相隔着千山万水,路途遥远。虽欲亲临亡妻的坟上诉说凄凉,又谈何容易啊!这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最可悲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苏轼早就由当初那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且志向高远的青年才子变成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了。其实此时苏轼的年龄才三十九岁,根本不算太老,但由于生活的苦难与磨砺,他已经是尘满面,鬓如霜了,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显得苍老多了。以自己的这幅摸样,即使与妻子相见,她也许会一时认不出自己来了。而她如果一旦认出是苏轼,又该是何等心痛与心酸啊。

  二

  再看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人是一种会做梦的动物,许多平时无法实现的愿望,或许在梦中能够如愿以偿。对于苏轼来说就是如此,他与妻子王弗永别已经十年了,由于刻骨铭心的思念,他终于在梦中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久别十年的妻子。妻子王弗依然那么年轻美丽,正在小轩窗前面梳妆打扮,仿佛就像十年前的景象一样。这一景象,苏轼是再熟悉不过了,是多么的温馨啊。唯一可惜的是,这一次相逢是出现在梦中。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跟亲人分别许久,本以为见到亲人后会有千言万语要说,可是真的一旦见面之后,却是百感交集,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苏轼词中也写出了这种世人共有的体验,他和妻子阔别已经十年了,相互有多少话要倾诉啊。可是见面之后,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彼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泪水在无尽奔流。这一细节描写可谓笔力千钧。其实真正相爱的人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泪千行说明了苏轼和妻子彼此恩爱之深,相比之下那些平时山盟海誓,卿卿我我,转眼就各奔东西的恋人们又显得多么浅薄啊。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梦总是要醒的,当苏轼从梦境回到现实中,他应当是思绪万千。作为一个多情乃至痴情之人,苏轼想到每当明月之夜,短松冈上,孤独地长眠地下的妻子王弗,一定也在牵挂着自己,惦记着自己,乃至肝肠寸断了吧?作者苏轼通过换位的方式,设想妻子在坟墓里依然就像在世之时一样,牵挂着自己,关心着自己,依恋着自己,从而在悲痛中也获得了几许安慰,从而进一步升华了悼亡的主题。也使得他与亡妻的爱情更加真挚缠绵,感人肺腑。

  苏轼素以豁达著称,可是却写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样缠绵悱恻、感动千古的悼亡词,让后代读者进一步看到了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苏轼善良痴情的一面。古人云:“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就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真豪杰,他的人格受到了那么多后人的敬仰,他的诗词受到了那么多后人的喜爱,绝对不是偶然的。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