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菩提树下的轮回史诗——《如梦之梦》

2022-06-09

  【摘要】话剧《如梦之梦》有十二幕戏长达八小时,叙事时间前后跨越八十年,在台北、巴黎、诺曼底、北京和上海五个地方中穿插,在这些交错的时空之中一个梦镶嵌着另一个梦。本文通过分析赖声川史诗般的创作和佛法的哲理思想,揭示出在面对生死轮回时不要执着,要珍惜缘分的人生道理。

  【关键词】梦;生死轮回;戏剧文学;跨媒介叙事;哲学命题

  中国人是喜欢做梦的。当然,外国人也喜欢,只是外国人的梦,被弗洛伊德斥责一番,再旖旎的梦大抵也成了人性的一堆白骨。而中国人的梦却一路瑰丽着,张扬肆意,《如梦之梦》便是如此。如果用最简单的描述来形容这个故事,那就是轮回。而装着轮回这样一个命题的瓶子,就是梦。全剧始于对一个叫“庄如梦”的人的解说。他在梦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世界,并逃遁于其中,从此远逝。弥留之际,他只留下残篇四句:“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于是,幕起——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庄如梦”之名想必化用于庄周梦蝶,但只是个与剧情无关的引子。从此延伸出整部话剧诉尽了人生的梦境,在梦境中,有人渡过了一生。

  一、源起

  1999年11月,赖声川到印度的菩提迦叶参加佛法研习营,这是释加牟尼两千多年前顿悟之地。修行者们在绕塔的情形让他想起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中讲到的那个医生和病人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他灵感的阀门。这是本藏传佛教的“科普”式读物,教人要坦然面对必至的死亡。一位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第一天到大医院上班,结果病房中五位病人当天死掉四位,她惊恐地发现,学校多年来的训练完全没有教她如何真正帮助这些濒临死亡的病人。她从表妹口中得知一种尼泊尔的奇特方法——“自他交换”,这也是藏传佛教的修行法,指通过呼吸将临终者痛苦吸出,换之自己的祥和之气。于是,医生花了很多心思去鼓励“五号病人”说出他的故事,在他如梦境地喃喃细语中,医生和观众共同进入一个个梦中追寻答案,从此开启了这史诗般的旅程。

  《如梦之梦》体现了佛教思想与文学戏剧的跨媒介,这样的跨界创作实属罕见。我更倾向于称之为哲学的命题,轮回的命题本身就是一个死命题:我们找不到开头和结尾。每个人的命运都有交汇点,这是缘分,而在继续前行中,有可能貌合神离、分道扬镳或是殊途同归,人生就在这样不停的轮回和宿命中循环,周而复始直至结束。如五号病人梦到西藏牧羊人的故事,而他又代表着伯爵的转世。戏剧里的每个人物既是主角,又是旁观者,这就是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把晦涩难懂的佛法哲理融入到通俗的戏剧文学当中,便于观众理解,仿佛身临其境。

  二、追寻

  八小时内跨越八十年穿梭于中外五地的不同时空,戏剧的内涵也在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跳跃与转换。中国古典哲学仿佛只是一根线,连接起中间要讲述的西方思想。毫无疑问,西方的思想论争是赖声川要表现的主题,与中国现代话剧的命题不同的是,当代话剧更多地流露出西方色彩。更让人唏嘘的在于法国的伯爵不断讲述庄周梦蝶的庄如梦——中国哲学:庄子。而上海女人顾香兰浸透于西方哲学,如18、19世纪以来的艺术派别——现代、现实、后现代等。

  对于整部话剧而言,其故事根基脱胎于《西藏生死书》,从这本书所解答生命的基本架构出发,希望在八个小时里,让观众去体验主人公的不同命运,进而了解生命本身究竟能带给每个人不一样的价值所在。最终,顾香兰和五号病人临终前的告白解答了医生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每一个观众的存在疑惑,人要惜福,要学会放下,不要执着。

  从故事本身而言,不同人生里的人物,虽然各自互相独立,但都有着医生的这条线去串联起来。主演话剧的演员阵容庞大,有的甚至需要两个人去完成一个角色,如许晴、史可共同饰演的顾香兰,她们都在各自的篇章里完成了使命。而穿针引线的那位医生则由李宇春饰演,这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她不仅承受起八个小时里几段故事的架构,还扮演观众本身,带领我们进入不同的时空、不同人物的命运里,共同感受这错综复杂情感的喜怒哀乐。

  三、领悟

  《如梦之梦》所有的故事,都是在一张张病床边展开的,有不知名的怪病、有衰老、有癌症。或许疾病才能让人停下来,思考一下生命和命运的神秘。有的病人会恐惧或绝望;但也有的人,会像剧中的五号病人,忍不住去思考、去寻找生命或疾病蕴含的某种意义。
 

  其实,疾病给予人们的,何尝不是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些疼痛和发烧,也在表达生命和自然的真实需求。戏剧通过对疾病的沉思与演绎,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只有放弃生命中那些不重要的东西,生命才能进入一个更自由的空间。戏剧传达出一个道理,人都在追求自由,但人不太懂什么是自由,不太懂该付出什么代价。人在自由里,未必能做到自在。赖导借顾香兰之口说出了剧中之意,顾香兰想从旧中国中飞出来,没想到去了法国后实质上是进入了一个看似自由、开放、艺术的牢笼里。其实无论是在上海的天仙阁还是巴黎的街头,顾香兰还是那只逃离不了牢笼束缚的金丝雀。既然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就应该放下执着和成见。

  然而,不仅顾香兰,我们很多人面对着自己的欲望和执着。看戏仿佛照镜子,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一方面,我们对自己说,这一切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必为自己心中的欲望而感到羞耻,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见不得人的东西。况且每个人到最后都会消失,包括这个世界,最后也要消失。因此任何的欲望,还有任何因为欲望而感到的羞耻,终究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我们的内心始终惴惴不安,对于自己正在跟什么东西背道而驰。我们心知肚明,对未来的恐惧来自于不确定性,如果背道而驰的结果是走投无路,要背负的不仅是失败,那不可怕,因为失败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可怕的是不得不做出忏悔,这意味着我们自己被从头到脚地否定了。

  一切戏剧性都来源于类似这样双重人格形式的矛盾和挣扎。总的来说就是演员和观众在心理上的投影上的交错,演员是执着者,观众则是对此执着的反观者。人总是被夹在执着和对执着的反观之间。导演赖声川对此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佛法,要我们觉悟、超脱,去追求真正的“智慧”的生存。

  四、话剧现场

  如果说《如梦之梦》缘起一场梦,讲述了梦中梦,那这部剧本身就是一场梦,而且一做就是13年。从2000年搬上台北的舞台到如今2013年改编后的亚洲巡回版。

  它的看台和舞台设计是话剧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壮举——改变传统的舞台形式,打造360度的环形舞台,包含八个方位,三个楼层,穿越时间(民国初年、现代)与空间(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

  令人惊艳的是,舞台上的那些美丽奢华的道具,真实地还原出民国初年上海风貌和诺曼底那幽深古堡的故事。

  最佳观影位置莫过于座椅可以360度旋转的莲花池了。莲花池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意象,而观众置身于池中,当演员在环形舞台上站成一圈,观众会有明显的压迫感。舞台被前所未有地利用,最置身事外的观众也会被感染,对自己的命运有一点探究和反省。而当舞台两侧都有表演时,观众需要左右不停地转动椅子来看看,这种的形式感带来的不仅仅是观演双方的心理刺激,也实际上让观众充分地参与到剧情中来,感受生死轮回的魅力。

  《如梦之梦》把每位观众的生命体验呈现在近八小时八十年的戏剧步履之中。尽管我们无法抓住前世也预料不了来世,但我们有能力把这辈子的每一步走好,保持对生命的敬畏,这样就能从容面对死亡了。

  【参考文献】

  [1]赖声川.如梦之梦剧本[Z].台北.2000.

  [2]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叶匡政.《如梦之梦》的诗意空间[N].华夏时报,2013-4-1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