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诱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2-06-08

张 甜

(盐城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1)

【摘 要】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地位一直处于尴尬与被动的局面。尤其是女生在生理期时,处于一种害羞或怕苦的心理状态,最终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出现厌学或是逃避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成为当前中学教学活动中的研究重点,“诱趣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将中学的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目的是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诱趣教学法;应用

素质教育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尤其是提高了体育在学校教育学科中的地位,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学生心中体育课程的形象,对于体育提不起兴趣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相关工作者将“诱趣教学法”应用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改变了中学体育教学的状况,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提高学生关于体育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学校的体育教学不如数学、语文、英语那样受到重视,在所有学科中也不占有有利地位,但却是学生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在繁忙的课业之余,学生也需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只有身体强壮了才能再次投入到学习中。但是现在阶段的体育教学并不能到到这一目的,它是涉及较多要素的复杂工程,尤其是在体育的教学环节中,如果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就会对整体教学起到制约作用,得不到很好的课堂效果。体育锻炼是培养身体素质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条件,但是我国当前在中学的体育教育仅仅是传授简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没有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目标,我们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师,应该肩负起这个责任,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兴趣爱好是影响学生发挥体育自觉性与持久性的关键,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去参与学习与锻炼,轻松地掌握动作技能。相反,如果学生对于一件事情不感兴趣,仅仅通过纪律以及考核强制性的要求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中学阶段的孩子,厌学心理极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性的运用“诱趣教学法”能够科学的诱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不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增加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指导性与持久性。

2 游戏诱趣法,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不似儿童的贪玩,但依然保持着爱玩的本性,超负荷的学习却将他们爱玩的本性压制住了,恰当的将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中得到减压,还能使学生改变错误的关于体育课的认识,从而激发出学生潜在的热爱体育的兴趣。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游戏,不能一个游戏横贯始终,这样达不到游戏诱趣法的教学目的,同一个游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反而会让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将刚刚建立起来的兴趣再次消失殆尽,让他们觉得体育课相当乏味,比如在进行如何正确投篮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谁是神投手”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加相关体育技能知识,提高对篮球的兴趣。

如在讲解正确的投篮姿势之前,我先进行“谁是神投手”的测试,让每个学生投篮三次,投篮距离不限、投篮姿势不限,看谁投进得多。测试结果发现无论在什么距离、使用什么方式女生投进的球都非常少,而她们所使用的投篮方式大多是“扔、砸”等。男生的测试结果相对较好,但在投篮姿势上仍存在许多错误。然后我对正确的投篮姿势进行了分步讲解及正确示范,而学生对我投进的篮球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5分钟之后开始第二次“谁是神投手”的测试。第二次测试结果女生投入篮球的次数比第一次明显增多,投篮姿势、力度大小等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男生投入的篮球数量虽然没有明显增加,但在投篮姿势的细节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改善。下课之后学生还津津乐道地谈论教学内容,我知道此次教学不仅取得了成功,更让学生对篮球产生了兴趣。

3 比赛诱趣法,树立竞争意识

竞争是人与生俱来所具有的一种意识,也是人在社会当中赖以生存的技能。所以在体育教学当中组织一些恰当的比赛,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我在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时,就融入了比赛元素。

如在讲解耐力赛跑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后,组织了一场名为“耐力王”的耐力跑比赛,比赛分为男女两组,两组同时进行,男生的规定距离为200米赛道15圈,女生为200米赛道8圈,每组的第一名可以获得“耐力王”的称号和体育组所颁发的奖状。比赛一开始,就有学生如离弦的箭冲了出去,有些同学则是慢慢地跟在大部队的后面。赛程过半,比赛开始前加速很猛的学生有的因坚持不了而退出了比赛,有些则被其他同学超越。比赛结束,全班26名男生有15名完成比赛,最好成绩为9分03秒,17名女生有5名完成比赛,最好成绩为5分21秒。之后对完成比赛的学生予以嘉奖,没完成比赛的则给予鼓励,并纠正他们在比赛过程中的错误,让他们谈谈他们的感受。

4 合作诱趣法,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人们生活当中所必备的一种品质,也是在遇到困难、解决问题时最好的办法。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愿意与人合作,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为此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组织一次“愚公移山”的趣味比赛。

学生8人一组,左右脚用绳子分别绑在一起,从操场东侧运石块(道具)到操场西侧,看哪组用时最短。比赛开始后,学生因步调不一致经常出现摔倒的现象。然而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他们变得越来越默契,每一组甚至还选出了一个喊口号的领队,最终竞赛在快乐、和谐的氛围当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趣味比赛,由学生从开始的不会与人合作到后来的主动与人合作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明白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与人合作,进而实现我所预先设计教学目标。

5 语言诱趣法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需要通过语言,所以语言成为诱导法中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教师通过语言表达出课程的内容,学生通过语言反馈教学效果。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性,简练、生动、幽默、形象的语言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利用语言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信赖感与亲近感。再将这种感情有效地转移至体育兴趣上,最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6 结语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始终是新课改下我国教育事业培养学生的指导方针,同时也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中学体育教学是整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的身体锻炼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了。为此,在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时,培养学生具备艰苦耐劳的品质以及掌握较强的技能更为重要。“诱导教学法”在现代体育教学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中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之后,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与道德素质,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来约束自身,言传身教,想学生之所想,学学生之所学,与学生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需要,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真正让他们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卫平.谈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2,36:29. [2]刘会杰.协同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金光辉.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曹明明]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