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试论中小学体育特色的创建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2022-06-08

朱国阳

摘 要:结合各地方体育特色学校评选的经验和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育训练的相关原理,自然得出学校体育特色创建的目标体系;跟踪体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现状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动向,则可提出学校体育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学校体育;特色;创建;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00

近几年各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先后组织了多批“体育特色学校”的评选,对于学校体育特色的创建给予了很好的鼓励和支持,然而由于缺乏后续的监督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许多获评学校也没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变得保守甚至落后,这就为学校体育特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课题。

1.学校体育特色的含义

综观现有地方“体育特色学校”的评选要求,只是较简单地从学校体育的项目规模、项目水平和学校体育成效等几个方面进行指标评价,而对于学校体育的文化认同、运动项目发展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作用,以及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很少关注。究其原因,一是相关因素的指标提取较为困难,二是对于学校体育特色的概念把握不够全面。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体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和课间操及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等五个主要部分或要素构成。

把这三个概念结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学校体育特色的含义就是学校通过运动项目的教学、活动、竞赛等手段合理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形式。其个别之处来源于学校所具备的场地、器材、师资、学生、课程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约束;其合理性是指合理的项目、时间、活动安排,以及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的完美结合;其有效性则体现在学生体质、心理的良好发展,及运动项目技能、精神的高度传承。

2.学校体育特色创建的目标体系

学校体育特色含义的明确也就为中小学体育特色的创建实施提供了相应的目标体系,它不仅需要涵盖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课程、师资等基本条件的充实,也要包括学校体育活动、管理、文化、及其与德育、美育和智育的融合等内涵的拓展。

2.1 场地、器材的补充

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开展的必备条件,学校体育特色创建需要相对充足的运动场地和器材。但在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下,很多中小学校场地有限、资金欠缺,因而场地、器材的补充就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现有财力和体育课程的设置,合理开发可利用的空间和设施。缺场地的城市学校可以选择学生个体空间需求小,场地利用率高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特色创建的重点以取得运动场地的相对满足;缺器材的乡村学校可以选择器材需求少,设施利用率高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特色创建的重点以获得运动器材的相对满足;场地少的还可以考虑利用教室、走廊等空间来活动,器材少的也可以通过自制、捐赠等方式来补充。

2.2 课程、活动的开发

课程和活动是学校体育的实施载体,更是中小学体育特色创建的基本框架。从广义上来说,体育课程可以包括所有学生参与的校内外体育活动;狭义上来说则主要针对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的校内体育课(包括基础课和拓展课两个方面)。这里谈到的课程指后者,而将其他辅助教学目标实现的课间操(包括早操)、课余竞赛、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统称为活动。换个角度来说,学校体育特色创建中的课程、活动的开发就是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2.1 项目选择合理

中小学体育特色的创建需要以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选择适合在学校场地、器材、师资、财力等基础条件下开展,并有助于中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运动项目,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重点发展一个或多个特色运动项目(根据学校条件,可以选择2-3个),进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要合理利用体育运动项群训练理论,并考虑项目在学生中普及与提高的可行性,尽可能建立能够全面发展学生体质和心理成长的项目组合。比如一个场地有限重点发展跳绳特色的学校,可以根据跳绳运动主要发展学生速度、协调、心肺功能等的特点,选择同样不需要太大运动空间,但能够强化学生力量、灵敏、柔韧的器械体操、武术作为搭配,再辅以心理拓展、团队竞技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提升,同时形成终身体育所需要的运动技能。

2.2.2课程体系完善

中小学校体育课程可分为常规体育课和体育拓展课,课程体系的完善是学校体育特色创建的重中之重。常规体育课是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每周的固定课时落实基础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学习的首要保障,全体学生都要参加;体育拓展课是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从普及走向提高的重要阵地,参与者应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较好的身体素质条件,包含体育兴趣班和运动训练队等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完善的必经之路。常规课要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接触到各类基础运动项目,并重点强化2到3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完成中小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普及任务;拓展课则应着力于体育特色项目的技能水平提升和运动精神体现。常规课要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的学习规律和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按学段逐步推进特色项目的技能学习和文化认同;拓展课则需积极发掘学生在特色项目上的运动潜力,培养学生较全面的项目运动技能和较完备的项目精神素养。

2.2.3 活动体系健全

中小学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但在目前而言,缺乏系统性、效率低下仍是许多学校的通病,建立健全的体育活动体系有助于化解这一方面的问题。活动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有较多时间保障的长期活动,用以强化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特色项目的基础运动技术,比如早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等;二是在规定时间段举行的短期活动,用以展示学生基础项目与特色项目的运动技能和精神风貌,比如体育节、项目运动会等;三是不定期举行的小团体活动,用以宣传特色项目的文化和价值,如各项评比检查的项目展示,学校非体育类大型活动的竞技表演等;四是上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主办的专项竞赛或检测。活动体系的健全需要把几类活动加以合理规划,针对各学段提出不同要求,让全体学生得以感受、体验和掌握体育特色项目的基础内容,让部分学生领会和体现体育特色项目的典型技术和文化内涵,让少数学生精熟和诠释体育特色项目的技术全貌和精神境界。

2.3 师资、管理的提升

师资和管理是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技术保障,中小学体育特色的创建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和学校管理的制度支持;非体育学科教师对体育特色项目的文化认同状况也会影响到该项目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

2.3.1 师资引进与培训

首先“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的方式配备体育教师。”同时,根据学校体育特色创建和持续发展的需要,重点考察招录教师的特色项目专业素养。第二,加强现有体育师资的在岗培训,让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特色创建的目标与过程和掌握特色项目推广、提升的方法与能力。第三,多组织全员参与的特色项目培训与活动,加强非体育教师的特色项目文化认同和活动参与意识。第四,重视师德教育,培养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和具有主人翁意识的良好合作团队。

2.3.2 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完善

学校体育特色创建需要有相对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作为保障。完善学校体育管理需要把体育课堂、体育活动、运动团队、体育竞赛、体质测试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进行制度化实施,以确保系列计划和活动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评价、公告和奖惩制度,对其他基础制度的落实进行监督。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是学校管理者和行动参与者共同来制定,以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4 学校体育与德育、美育、智育的融合

体育与德育、美育、智育是学校教育的四大方面,学校体育特色的创建需要挖掘特色项目在德、美、智育方面的教育价值,并整理出可行的教育方法,通过课程和活动将他们完美融合。体育以其集体性、表现性、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交往性等特征赋予了“育人”的独特价值,学校体育特色创建不仅仅是体现其作为运动的基本属性,还要在此过程中树立德育、美育和智育目标,并且推动它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常态化落实。

3.学校体育特色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小学校体育特色的创建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大力投入、 较迅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要把学校体育特色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学校文化内涵,除了更加完善特色创建目标体系的各项内容,还需要落实其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策略。

3.1切实促进学生体质和特色成绩良好发展

学生体质良好发展是学校体育开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检验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特色成绩的提升是特色项目发展效果的基本体现。要积极推进体育特色项目促进学生体质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围绕学生体质发展改进体育特色项目的课程、活动与管理,针对性补充特色项目对学生体质促进方面的短板;要分层次推进特色项目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开展,不断培养能代表项目更高水平的队员、教练和裁判。

3.2稳步提升师生特色项目文化认同

全体师生对于特色项目的文化认同是学校体育特色之所以为“特色”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特色项目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参与面广,整体水平高,项目精神集体体现突出,才能支撑特色项目长久不衰。虽然学校教师人员变动相对较小,但学生更替速度很快,体育特色形成后的宣传、培训、活动仍然需要保持常态化,坚持不辍。

3.3长期落实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动力,也是特色项目活动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强有力支撑。政策支持不仅包括校内管理对特色项目的倾斜,还应包括向上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争取相应的政策扶持,以获取更多的特色项目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而且这种支持是长期的、持续的,配合良好的资金保障的支持。

3.4积极推进特色项目技能推广和项目建设帮扶

学校体育特色的持续发展需要较好的社会认可,而社会认可需要通过特色成效的宣传和区域辐射的影响来推进。要加大力度对学校体育特色建设取得的成绩进行宣传和推广,使其创建和维持的策略和方法得到相关运动项目联盟的认可和支持;要加强与区域范围内兄弟学校或者体育特色相近学校的交流与沟通,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促进特色项目建设的效率与资源互补。

4.结论与建议

学校体育特色的创建需要在明确其概念含义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场地与器材补充、课程与活动开发、师资与管理提升、体育与德美智融合的目标体系,并一一达成。而学校体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在创建目标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切实促进学生体质改善和特色项目普及、提高的成效,稳步提升全校师生对体育特色项目的文化认同,争取学校和上级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以及推进特色项目的宣传、推广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艳,王冬冬.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89-92.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19-40.

[3]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518106)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