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有效利用文本注重情感教育

2022-06-08

◆江苏省昆山市华城美地小学 黄良娣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情感色彩,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纽带,具有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能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利用文本注重情感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导入;品析;朗读;拓展;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64-01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观察事物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其情感倾向也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情感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利用好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升华呢?

一、新课导入要激情

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教师要最大化地运用这一点,在上课伊始,让他们带着丰富的情感走进课堂。所谓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一段优美的导语、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段视频,等等。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为了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有一个直观、全面、形象的认识,在开始上课时,笔者播放了黄果树瀑布的一段动态视频为导入。当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象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这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黄果树,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又如,教学《最后的姿势》时这样导入:孩子们,在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使得汶川地区成了人间地狱。但在这短短的十多秒里发生了很多的感人事迹,谭千秋老师用他最悲壮的姿势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大爱,用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六课《最后的姿势》。在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语中,学生内心那强烈的崇敬之情完全被调动起来,投入了读课文、识英雄、敬英雄的学习中去了。

二、文本品析要悟情

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后,教师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如《安塞腰鼓》,全文通篇灌注一个“情”字,作家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词语来直抒胸臆。“黄土高原上,爆发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作家把黄土高原的元气和魂魄一下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词激昂,如大河滔滔,一泻千里。透过这些抒情,学生就能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挚爱”既表现为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的生命的赞美,又表现为我们这个从沉醉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赞美。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很多,如《九寨沟》、《庐山的雨雾》等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无不是凸显作者对祖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品,深深悟,这样才使语文学习更有语文味。

三、课文朗读要含情

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因此说“三分诗,七分读”。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内化成自己的情感。因此,课堂上老师不能停留于对文章被“字词句”图解,寡然乏味,而要多一点感情指导,只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就能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师生自然陶醉于美丽的大草原中。所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以及学生的感情朗读,促使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可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四、阅读拓展要寄情

语文学科情感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大地扩展情感的空间,这就要加强课外的情感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寄托。要将课堂情感经验扩展到课外的阅读与写作上来,通过比较广泛而经常的课外读写,使学生不断强化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比如,组织课外读写小组,写日记、周记,开展心得经验交流,批阅课外读书笔记,指导课外读写审美方法等。应定期组织学生举行一些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但可以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的美学探讨,以及有关唐诗宋词中各种情感的专题探讨等。在教室里利用黑板报、墙报、简报等形式,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情感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使学生能够经常得到情感的熏陶。除此之外,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竞赛、古诗文背诵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以及辩论赛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而且通过对诗文的诵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游览名胜古迹,英雄纪念馆等,使学生直接受到情感的熏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的日益科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的发展要全面。教育不仅要培养聪明能干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富有情感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文本,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等教学的各个层面来加强语文情感教育,将语文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小平.文本与心灵的对话——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情感交流[J].读写算,2014,(11).

[2]乔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激发与体验[J].天津教育,2009,(5).

[3]王俊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发情感浪花[J].语文天地,2008,(18).

(编辑:杨迪)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