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让语文课堂充满想象的乐趣——叶云房子曳教学例谈

2022-06-08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 祁鸣

【摘 要】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时机,只要采用适当的手段进行长时期的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阐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努力发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以充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109-02

人的一生最具有想象力的就是孩童时期,每个幼儿都是一位伟大的幻想家,当他们纵情于自己的想象世界中时,所有的事物都会充满着奇异的色彩,这些奇思妙想经常让成年人都感到震惊。可以说,学生们的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语文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可以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天性,翱翔在广阔的语文课堂中,让语文课堂充满想象的欢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活动,以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幻化为生动鲜活、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陶冶学生的情趣,完善其人格。下面笔者就结合一次授课案例——《云房子》,来谈谈对于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想象能力的几点理解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想象的产生需要一定情境的引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低年级学生是最天真、单纯、爱幻想的,但是毕竟受年龄限制,对于课文中的情感他们往往难以完全领会,因此,教师就应帮助学生,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

1.引入情境。《云房子》这篇课文就是很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的一篇文章,学生通过发挥想象,慢慢促使其提高说话和写作的能力,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看、听、说、写”的能力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低年级阶段的语文侧重于学生看图想象说话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看、听、说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不管是生字教学还是文本教学都需要进行看、听、说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教学《云房子》这篇充满童趣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大胆创设情境,配上生动的图片,把学生带入美丽的遐想空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情境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因素,给学生创设一个与课文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发展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唤醒学生真挚的情感。依据教材的特点,笔者把整堂课设计成学生跟随小鸟飞上蓝天,去欣赏云房子、动手造云房子的过程,在蓝天上遨游,在白云间穿梭,使文字还原为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观察、表达、想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如课文伊始,笔者先播放了一段下雨的视频,让学生知道“云”房子是何时产生的,并且让学生说说当自己看到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有什么感觉,让他们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天空。这时,学生早已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争先恐后地说“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等等,那些平时让学生背得乏味的词语终于能现学现用了,学生很高兴,笔者教得也很愉快。

2.角色互换。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语文课本中有好多课文都具有拟人性,如《云房子》就是一篇很鲜明的童话故事。这就让学生有了一个很好的想象、展示的平台,如“天空变晴朗,天空出现了白云后,如此漂亮的天空把谁吸引来了?”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文本中,当笔者问到:“看到这样的天空时,小鸟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小鸟的角色中,纷纷带着惊喜、惊讶、迫不及待的情绪将文中小鸟的话读了出来,学生跟随小鸟飞上蓝天,去欣赏云房子,动手造云房子的过程,在蓝天上遨游,在白云间穿梭,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表演和想象能力。这样使学生慢慢融入到了小鸟的角色中,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使教学慢慢进入了高潮。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活跃性、创造性、敏捷性等多种品质,但思维和想象是相辅相成的,想象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反之,思维越活跃,想象力也就越强。语文教学要以读为基本,在读中领会,在图中感悟。如在教学“小鸟造云房子”这一部分时,笔者先让学生找一找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再让他们读一读,然后以“你最想先去哪幢云房子?”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云房子并说说喜爱的云房子的特点,然后逐一出示了五幢云房子的图片,学生一下子直观地感受到了云房子的形象,似乎明白了用云造出来的房子应该是什么形态的。在充分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云房子的美以后,笔者紧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天空中的小鸟,你会造一座什么样的云房子?通过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云图片“我们的云房子有的像( )那样( ),有的像( )那样( ),还有的像( )那样( )”,充分唤醒学生思维,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说一说,从而更好地感悟文章,并使其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利用图片,加强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精华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很明显,这句话说出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力是思维的信使,为学生撑起一片思维的天空。

当课文中的小鸟们正沉浸在造云房子的乐趣之中时,突然吹来了一阵风,“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此时学生的情绪由快乐变成疑惑,很多学生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丝困惑的表情,此时,笔者抓准这一契机,在学生还沉浸在云房子不见的这一刻,再次加强学生的想象力,问到“你知道云房子到底去哪了吗?”让学生再次打开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被风吹走了”,有的说“被太阳全都收回去了,”这让笔者很惊喜,原来学生学习这么具有连贯性——能够联系课文开始是云朵产生的这一桥段进行联想。由此可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四、转换角度,保留想象

小学生充满着好奇,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他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是美好而永恒的。作为老师,一定不要破坏了学生的这份天真与无邪,而《云房子》这篇课文的结尾也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结尾,令整堂课从头到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学习探究,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得到自由发展。但在本课的结尾,当学生还沉浸在造云房子的快乐中时,云房子的消失可能会带给他们一些失望的情绪,所以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变得尤为明显了。为此,笔者让学生再仔细看看没有了云房子的天空是怎么样的,让学生感受云散后的天空,并说说此时天空带来的是什么感觉。呼应课文的开始,最后再给学生一次想象的契机,学生不失时机地说出了“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等词语,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美丽,这才是课文所有告诉学生的真正涵义,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爱上大自然,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要求,更是唤醒学生阅读意识、培养语感、激发创新精神、提升感悟的重要源泉。作为教师,要培养的绝对不是墨守成规、只知道照本宣科的书虫,而是能够举一反三,不断有自己的新思想的新时代的骄子。这就更需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尽可能多地保留他们的童心、童趣,为他们将来健康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董永利.青年文学家[J].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2009,(10):59-61.

(编辑:朱泽玲)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