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2022-06-08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农场学校 何 芹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就是诗歌教学,我国的诗歌文化灿烂悠久,不同年代的诗歌不仅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还体现了诗人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歌不仅题材广泛、博取名篇,而且通俗易懂、语言优美、图文结合,有助于加深理解,非常适合低年龄学生。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传统教学观念等的影响,诗歌教学的现状目标并不乐观,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诗歌教学;图文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49-02

作为我国古老的文学体载之一,诗歌语言和谐精练,节奏鲜明,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将社会生活集中地反映出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与道德修养,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能够继承并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必须认识到教材中诗歌教学的特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诗歌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特点

1.题材广泛,博取名篇。我国的诗歌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多个朝代交替而经久不衰,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的诗歌均是古人所传颂的经典诗歌,涉及送别诗、思想诗、讽刺诗、爱国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丰富多样的题材,学生通过了解不同题材的诗作,能够充分体会到我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所蕴含的魅力。虽然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诗歌本身感情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读、了解后仿佛融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体会诗中透出的美感。

2.图文结合,方便理解。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获取认知时通常需要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入手,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十分常见,特别是中低年级的诗歌内容,基本上每首诗歌都有预期相配的插图。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其快速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含义。例如,《江雪》(柳宗元)一文中就配有栩栩如生的插图,学生们目睹大雪虽已下完,但是却覆盖了万物,所有生物的踪迹都灭绝了,自然就理解了诗文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而只有一只孤舟停留在江面上,一个人在上面独自垂钓的画面则让人联想到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单从文字中难以发现的诗人悲凉与孤寂的心情。

3.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识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的大部分诗歌都比较浅显易懂,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村居》(高鼎)描写了放学后孩子们在村旁放风筝的画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两句先交代了季节和天气,并描写了村子的美丽景色,贴近自然,“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则与生活相贴近,学生仿佛可以看到一群孩子在愉快地玩耍,通过自读自悟产生联想,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教学策略

1.全面介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诗歌虽然精短,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却极其丰富,每一首诗歌几乎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心情等,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平时的生活方式与诗人有着天壤之别,若对于诗人的时代和写作背景缺乏了解,那么深入理解诗歌就会具有很大难度,更加无法把握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对诗歌的题材等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例如,讲解《示儿》(陆游)时,诗文不仅是绝笔,而且还是诗人的遗嘱。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诗人有感而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是他唯一的遗憾,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对儿子的叮嘱:“家祭”时一定要告诉他国家统一的日子,诗人对国家深厚的爱很容易感染读者,使人感慨万千。教师在讲解前首先介绍诗歌的题材、背景和作者,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介绍有关背景资料时,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引入方法,为课堂增加趣味性。又如,教授《赠汪伦》时,首先介绍汪伦的资料,接着介绍其和李白间的渊源以及汪伦对李白的崇敬之情,最后再引入诗歌,学生自然会感到情趣盎然,体会到二人间深厚的友谊。

2.多感并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相比,诗歌似乎已经过于“古老”,而且语言比较精练,“文约而意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开始还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但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诗歌的兴趣,处于暂时抑制大脑皮层的状态。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灵活教学,细心观察学生情感、态度、心理的辩护,通过想画面、配音乐、赏图片、放录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学习兴趣得以维持,并激发其想象能力。例如,讲解《春夜喜雨》(杜甫)时,学生大致了解诗文内容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诗中哪些风景的画面最为优美,待其表达完意见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风景录像,并配上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

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诗文中所配的插图,使学生对诗中的美景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充分培养其想象能力、例如,讲解《游园不值》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欣赏插图,鼓励学生描述插图内容,自己构思一个完整的小故事。画面中主人家满园的景色透出机气勃勃的春天的气息,可能唯恐满园春色被客人破坏,所以主人才久久不开门,但还是无法阻止客人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看,墙外有一只伸出的红杏呢!此时再介绍诗文,学生自然很快就能理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意境深远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节奏感强,语言简练,感情丰富,因此我国自古以来诗歌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就是诵读,学生反复、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把握诗歌的形式、韵律和语言,逐渐将诗歌语言向自己的语言进行转换,仿佛身临其境。而融入诗歌的情境后,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就不再是单纯地识记词句,而是对诗歌意境加以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得多了,自然对诗文的理解也会逐渐加深。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播放适合的背景音乐营造气氛,诵读不同的诗歌时,提出的要求也要相应做出变化,以正确地引导学生。例如,当诗歌主要是写人时,学生诵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从诗中描写的人物出发和思考,感受诗中情感;当诗歌主要是叙事时,学生诵读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握诗人记事记人的技巧;当诗歌主要是描写景色时,应要求学生在体会美好的景物之外,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情景。

除了引导学生融入诗歌情境,理解意境与情感之外,通读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的技巧,学生对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进行反复诵读后,对于全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描写新绿的春日美景外,还抒发了诗人深深的乡愁;“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则将活泼调皮、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小儿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应多引导学生诵读这一类的语句。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认识到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并灵活运用教材中的资源,以自身教学能力、学生实际情况与诗歌固有特点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教师不仅应向学生传授诗歌的文化与精华,还需要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其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积极性,使其热爱学习中华古典文化,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创造生活美——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教学[J].美与时代,2014,(3):95-96.

[2]刘春.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主题类型与教学策略研究——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74-77.

[3]王玉玺.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教学策略——以儿童诗《我想》教学为例[J].儿童发展研究,2012,(12):46-48.

(编辑:杨迪)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